
很久沒看電影了,周末休息時間,打開白薇老師發在群裡的電影《隐入塵煙》看了起來。這部電影曾入圍第72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不但評分很高好評如潮,而且催人淚下引人深思,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是對心靈的一次洗滌和淨化。
電影由大齡窮困男馬有鐵和自卑殘疾女曹貴英裸婚展開。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兩個被命運嘲弄的人被月老綁在了一起。一個有房有車,房是别人家閑置不住的破房,車是一頭會埋頭拉車的驢;一個身病心也病,長期拖着一條瘸了的腿走路,而且小便失禁,不分場合地尿褲子。長期被虐待,怯怯的,弱弱的,頭總是低低的,眼睛也不敢擡起來看人。這對被親人嫌棄的苦命人,搭夥過上了日子。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悲劇,所謂的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有鐵和貴英的婚姻是悲劇,他們個人的命運也是悲劇。然而悲劇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萬物皆有縫隙,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保持靈魂的良好狀态
劇中的馬有鐵是個了不起的小人物。雖然生活困頓,家徒四壁,但是内心非常富足。有鐵很害怕去醫院害怕打針,但還是答應給富人張永福獻出熊貓血,張永福的兒子給有鐵買了兩件衣裳,他本可以理所當然的要,而且可以要得更多,但是他說,之後再還,最後有鐵在賣糧食的時候都一起折價還回去了。有鐵在蓋房子的時候,跟朋友借了些草蓋頂,最後有鐵收成的時候,裝了兩大袋土豆堆在鄰居的牆角。有鐵跟阿婆借了10個雞蛋,貴英的死讓他萬念俱灰,他仍然把10個雞蛋還給了阿婆。雖然都是很小很小的事,但是折射的都是馬有鐵樸實誠信的本質。這種優秀的秉性,融化在了他的血液裡,曆經時代變遷,曆經人生風雨,處處閃着光芒。

仍然可以相信愛情
劇中的曹貴英是個幸福的女人。人生像一個不規則有缺口的半圓,隻有遇到對的那個人才能修得圓滿。貴英從小在哥嫂的打罵中度日,住在木棚裡被風吹日曬雨淋,駝背、瘸腿、尿失禁,沒有生育能力,一身的病,最後被安排跟馬有鐵結婚。然後,婚後的貴英,遇到了愛情,遇到了那個另一個半圓,修得了圓滿。馬有鐵家雖窮,但是他忠厚老實,是個“好人”。馬有鐵滿足了桂英多層次的需要。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說 ,人的需要層次可以看成是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從底端往上依次是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嫁給馬有鐵後,有吃的,有鐵都是先讓貴英吃。穿的,也緊着給貴英買長大衣。住的,自從兩次從别人的閑置房退出後,有鐵用一抔一抔土築起了自己的房。行的,也總是放桂英坐在驢車上。
什麼是愛情呢?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桂英因為被愛,所以心裡生出了愛。她怕有鐵凍着,在寒風中等待去拉車的有鐵回來,兩次回家換水,就為了讓有鐵黑夜回來能喝上熱水。她跟有鐵一起到田間勞作,春天勻田播種,秋天割麥收成,一起共度晨昏,相互扶持。最讓我感動的畫面,應該是他們一起在暴風雨中搶救那些土塊了。為了建造自己的房子,有鐵頂着太陽每天都在做土塊,為了保護這些土塊不被雨淋濕,他們兩人在黑夜裡大雨中一起搬運堆積遮蓋土塊的情景,讓人動容。愛情,就是在風雨中經受考驗。好的愛情,是在對方眼裡看到了更好的自己。有鐵愛着貴英,所以認真努力生活,想給他愛的人更好的生活。築愛巢、孵小雞、養豬,種莊稼……貴英愛着有鐵,所以大方地回饋有鐵她雪藏的愛。暖水、送飯、用草編織驢,用麥子印梅花,縱是最後她的死,也是死在去給愛人送飯的途中……
好的愛情,是在無常的生活裡不離不棄。馬有鐵曾說,自己的媳婦自己疼。多麼樸實的話,有鐵把媳婦栓在褲腰帶上 ,怕貴英從房頂掉下去。出門不忘給貴英買衣服,冬夏各一件長大衣,不僅能禦寒,重要的是維護常尿褲子的貴英的自尊。真正的被照顧,不單單是物質上的照顧,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肯定和鼓勵,有了愛情的滋潤和彼此的照亮,自然不會在乎外人的眼光,不會在乎世間的殘冷。人情冷暖論到極緻,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一個情字。有鐵和貴英,是有情飲水飽啊。

敬畏自然法則敬畏生命
生命中出現的每個人每件事,都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在你的生命中。如果發生的是不好的,一定是來拓寬你的格局和磨練你的心性的,如果是好的,一定是來回饋你的良善鼓勵你繼續前行的。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依循宇宙本性運行,遵循自然規則生長。
敬畏自然,敬畏承載我們的土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土地沒有區别地承載着萬物,植物新生破土而出,動物死亡後歸于塵土。誠如劇中馬有鐵撿起沾滿塵土的馍馍繼續吃時說的,“土地是幹淨的的。 不管你有錢,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隻要種一袋麥子,它就能給你十幾袋麥子,二十幾袋麥子。”誕生于土地的事物,必然回歸于土地的懷抱。從神聖的種子萌發而成的,必将重返天堂。所以土地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物産,優美的自然風光,五彩斑斓的視界,感恩腳下每一片土地的承載,我們得以挺直脊梁,内省心靈,像孕育我們的土地一般,具包容性更具承載性的。
敬畏生死,敬畏每一個生命。人生世間,惟死生為重。一個生命的誕生,并不是偶然,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馬有鐵和曹貴英在生活中,不被親人鄰裡待見。然而,正是因為備受冷眼和薄情,才更珍視出現在生命中的所有。面對拆除空置房屋時轟鳴的挖掘機,有鐵趕走了嗷嗷待哺的一窩燕子。面對舀水灌溉時被一起帶上的小蝌蚪,有鐵小心翼翼地撈起來重新把它們放回水溝裡。面對十個借來的雞蛋,有鐵接通了電源給予光照的溫暖,迎接破殼而出的每一個小雞娃子。面對拉了一輩子車默默付出的驢,有鐵解開了套着它的籠,讓它重歸自由。萬物本有情,因無情心而無情。萬物本無情,因有情心而有情。
敬畏規則,敬畏命運的安排。劇中貴英不小心把麥苗鏟掉了,有鐵不慌不忙,說道,“鏟掉了就給别的麥子當肥料吧”。這是一種淡然,也是對命運的臣服。“對鐮刀,麥子能說個啥,對啄它的麻雀兒,麥子它能說個啥,對磨,麥子她能說個啥,被當成種子,麥子又能說個啥。”麥子有麥子的命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數,加到每個人身上的,都是最适合他自己的,都是最好的安排。誰也不能擺脫命運的安排,要對已成定局的事物和命中注定的所得欣然接受。如果能夠做到對自己命裡所得的份額知足,就很好。

生命輪轉,我們最終都将塵歸塵,土歸土。而天道輪回,我們最終都将面臨靈魂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