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三國演義》,原來三兄弟結義,是張飛先貢獻出一塊豬肉,才迎來了著名的桃園三結義。
這話從何說起?
你瞧,三兄弟初相識是在何時?
正是黃巾軍起義,地方豪強各自招募義兵,張飛和劉備都看到了官府發的布告。
這時,大哥劉備正擔着草鞋,遠處觀看,等待時機。
二哥關羽,默默賣他的綠豆,不知看沒看到布告。
三弟屠夫張飛,看到招兵布告,先出招了。
他用一塊上好的豬肉懸挂井中,就引來了大哥和二哥。這是怎麼回事呢?
且聽我來和你聊聊其中的門道。
...
...1 “大丈夫歎什麼氣”張飛急性子,劉備慢悠悠
剛看到官府布告的時候,張飛就遇見了劉備。
隻見那張飛熱血沸騰,正想着如何投軍。
卻聽到,不遠處劉備在歎氣。
急性子張飛耐不住,“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歎?”
劉備搖搖頭不說話走了。
張飛急性子魯莽,不知道人家為何歎氣就斥責。
劉備慢性子深沉,不愛随意和人說自己的想法。
再看後面一段,三人相識,說起投軍,劉備又長歎一聲。
張飛直說,你這人,就是這樣不爽快。
張飛這性子,喜歡的人覺得他爽氣,不喜歡的人會覺得他道德綁架。
畢竟他也不知道人家的經曆和想法。
這是電視劇裡的情節,原著裡張飛和劉備在這裡相談甚歡,準備投軍。
電視劇裡的細節改變,倒也很妙,幾句話就把兩個人的性格寫出來了。
一個總歎氣,一個常不爽,讓我們記住了三弟的急脾氣和大哥的慢性子。
...
...2 張飛用豬肉引來大哥二哥,你說聰明不聰明
張飛魯莽不假,但他也很聰明,他用一塊豬肉就引來了大哥二哥。
這話怎麼說?
你瞧,這“頗有家資”的張屠夫,不僅會掙錢,還很會動腦筋。
他把自家的一塊上好的豬肉,懸挂在井中,又在井上蓋着一塊沉重的磨盤、
然後昭告衆人,誰能拿掉這大磨盤,才能吃到豬肉。
這不是為難大家麼?
市場上能有幾人真的練過武,有大力氣可以拿掉磨盤?
還真有一位,這就是身着綠衣的關羽關雲長。
他本坐一旁默默賣他的綠豆,聽到人們議論買不成豬肉。
大丈夫還能被這磨盤難倒?
關羽二話不說,就舉起了那大磨盤,放在一旁。
張屠夫的夥計無話可說,隻能讓關羽取了豬肉。
張飛聽聞急急趕來,沖上前去,不一會兒,兩人扭打起來。
這一打就是好幾個回合,兩人功夫不分上下,一片叫好聲引來一人。
這人就是劉備。
原本在遠處觀望的劉備,走上前去。
用雙手,一左一右握住兩人的手腕,“你二人皆是英雄,在下佩服”。
你看,是不是張飛用一塊豬肉,就引來了大哥和二哥?
...
...
...3 莽張飛很聰明,慢劉備有深謀,忠關羽真俠義
三弟張飛魯莽,但也很聰明,不然不會想出這個用豬肉吸引英雄的法子。
他想投軍,又想找到英雄義氣的同道中人。
于是他用豬肉,試出了關羽的勇武俠義,還讓一旁觀望的劉備按捺不住,站了出來。
你說這張飛是不是除了魯莽,還很機智。
再看那忠義二哥關羽,可是真俠義。
這時候,關羽的忠義還沒表現出來,畢竟剛剛相識。
可他的豪俠之氣已顯現。
舉起磨盤,分大家豬肉不說,他還讓有錢的士紳付錢買肉,然後又把錢送給衆人。
這叫什麼,劫富濟貧。
你說俠義不俠義。
再看大哥劉備,剛一出場就顯露,深謀遠慮的性格。
看布告時不和魯莽的張飛争辯。
聽到張飛兩兄弟,熱血投軍,他默默不發一言。
張飛急了,追問他。
他才道出心裡話,如今天下,豪強争霸,不如三兄弟結伴創業。
聽得關羽張飛二人一愣一愣。
話說到這裡,他才緩緩起身,踱步慢語,說起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家道中落,流落至此,正當結交義士共圖大業。
這些細節,你有沒有看出,大哥劉備看來慢悠悠,卻胸懷大志,深謀遠慮。
...寫在後面
看經典老劇的妙處就在于,劇情很熟,但細節可以常新。
你瞧,三國演義的第一集就可以有那麼多細節可回味。
劉備的長歎,張飛的豬肉,還有關羽的撒錢。
一個個細節,吸引我們看下去,直到蕩氣回腸的三兄弟桃園結義。
這個三國演義的英雄序章才剛剛拉開。
其實,我們還可以多看一些細節。
張飛根本不在意那些豬肉錢,關羽一發誓,就表示願永遠跟随劉備,甚至身家性命。
劉備勸架時,先握住二人的手腕,一句話,兩位俱是英雄,在下佩服。
就勸服了兩個高武力值的英雄。
一有勇氣,二有智慧,三有遠見。
劉備成為三兄弟的大哥也是必然。
回到生活中,有時想想決定我們人生的,不止大志向,還有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就像張飛當初挂在井中的那塊豬肉。
本文原創,圖片為網絡精選。
作者王小怡兒,16年人物主筆,《怡兒話書影》。
@怡兒話書影,觀熱點變幻人心,悟經典人性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