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重溫了《辛德勒名單》。當年第一次看時無比震撼,很多情節到現在還記着。但現在更喜歡《鋼琴家》。我猜原因可能是《鋼琴家》裡沒有戲劇化的沖突,并且很多沒頭沒尾的情節,更讓人震撼,因為這就是生活本身。比如鋼琴家樓下街道波蘭抵抗組織的戰鬥和死亡,其中一位婦女以跪姿死去,真實得令人難忘。

所以平時浮現在腦海中的總是《鋼琴家》中的畫面,而不是《辛德勒名單》。

不過在豆瓣和IMDB,《辛德勒名單》得分都比《鋼琴家》高。

我特别喜歡看這類反映二戰猶太人或間諜的片子。比起二戰戰争片,這些片子描寫的是城市生活,更能反映人性的沖突和苦難。

我還特别喜歡《愛在戰火蔓延時》。當年在大學錄像廳裡看的,後來買過VCD。這部片子如此不出名,雖然男主角是邁克爾.道格拉斯主演,其中一個德軍軍官是“辛德勒”尼姆連森參演。我喜歡這部片子也是因為其中沒有戲劇化的沖突,但唯其如此,更令人震撼。我評判片子好不好有一個比較簡單粗暴的标準,就是看過以後還能不能經常想起其中情節。我一直記着這個片子的很多情節,比如女主角帶着德軍軍官孩子奔跑在被盟軍轟炸的街道上。BTW,這是我覺得最真實的電影轟炸場面。雖然是小成本制作,但氣氛營造特别逼真。另外,本片唯一的戲劇性沖突在結尾,也是高潮。當年看的時候非常激動,是我最喜歡的結尾之一。這裡不做劇透。

《間諜同盟》是另一部我非常喜歡的片子,雖然也不太手捧。比如皮特進珠寶店殺德國間諜,他老婆在店外車裡等待這一幕,極其有張力,這是很老派的拍攝手法,讓人想起黑白片時代。也許現代人不太喜歡這種手法了,但我特别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