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與小糖人聯合出品的《獨家記憶》以朦胧的雙向暗戀,還原了恬靜美好的大學生活,喚起不少觀衆的大學記憶,為2019年的青春劇開了個好頭。

《獨家記憶》中,四位性格迥異的女生在愛情觀上成長蛻變的群像戲,更容易引發觀衆的情感共鳴。此外,該劇還用真實的細節和甜寵的劇情,喚起許多觀衆對于青春時代的回憶。

從劇版的《匆匆那年》到《獨家記憶》,小糖人用年輕演員和接地氣的劇情保證了青春劇去僞求真的“青春底色”。其2014年推出的劇版《匆匆那年》豆瓣8.1、2016年的《最好的我們》豆瓣8.8、2017年的《你好,舊時光》豆瓣8.7、2019年的《獨家記憶》豆瓣7.6,六年推出的四部青春劇都是現實向的高口碑佳作,均真實再現了不同年齡段人群青春最美好的模樣,用過硬的作品赢得“青春劇第一廠牌”的美譽。

雖然與2016年的《最好的我們》相比,2018年“小而美”的青春劇大多因為同質化問題陷入了口碑可觀、熱度平平的境遇。不過,青春劇與視頻網站的主流用戶存在着天然的契合優勢,一直是市場的寵兒。

甜寵劇情、高度還原、細節真實 ,四線并行的群像青春戲更動人

《獨家記憶》改編自木浮生的同名小說IP,從90後大學記憶中的後青春期歲月出發,講述了物理系博士慕承和和外語系學霸薛桐因一場“作弊”風波結緣,後慕承和擔任薛桐的代理俄文老師,薛桐成為俄語課代表,二人由此開始了頻繁的互動,最終漸生情愫,展開了一段雙向暗戀的浪漫校園愛情故事。

不同于青春偶像劇男女主“戀愛大過天”的瑪麗蘇劇情,《獨家記憶》刻畫了四線并行的青春群像戲。這些性格迥異的角色基本涵蓋了大學最常見的男女生類型,群像青春戲更容易讓不同性格的觀衆在不經意間找到自己的影子,産生共情心理。

劇中既有男女主“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雙向戀發糖方式,也有任性活潑的富家女白霖、敢愛敢恨的學霸宋琪琪、高貴冷豔的女神趙曉棠等各異的戀愛方式,全方位地呈現了不同類型的大學生在戀愛階段的小心思。

小說影視化中,男女主是否貼合原著一直是書粉熱議的焦點,《獨家記憶》中,張超飾演的物理系博士生慕承和,高度契合原著男主,連小說作者木浮生都表示,張超就是她心中的慕老師。此外,劇中身高腿長、文藝氣質十足、又帥又蘇情商還高的高能男主,讓網友喊出了“高中欠我一個餘淮,大學欠我一個慕承和”的心聲,#張超講俄語好蘇#也瞬間上了熱搜。

恩格斯在《緻瑪•哈克奈斯》的信中寫道:“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由此可見,“細節的真實”是文藝作品真實性的重要因素,《獨家記憶》中女主随性的打扮、清晰可見的毛孔痘印,以及宿管阿姨查違規電器、抱着電腦到處蹭網、體側的前一秒仍在緊張、上課幫舍友點名、穿睡衣取快遞、打工賺取生活費、競争保研等情節,均真實地展現了大學生在後青春期的生活方式,更容易引發年輕觀衆的情感共鳴。

這樣的真實感成功喚起了許多觀衆對于大學時代的回憶,正如導演劉暢所言,“青春劇離生活不會很遠,但又非常美好,我拍的是我自己看到、感受到的東西,隻有自己相信觀衆才能相信。”

從《匆匆那年》到《獨家記憶》,“青春劇第一廠牌”保證青春底色

有網友這樣評價,“有一種傲嬌叫《最好的我們》,有一種青澀叫《你好,舊時光》,有一種暧昧叫《獨家記憶》!小糖人,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的青春。”

《獨家記憶》背後的制作方小糖人被譽為“青春劇第一廠牌”,其用接地氣的校園故事和與角色高度契合的年輕演員保證了青春劇去僞求真的“青春底色”,2014年推出的劇版《匆匆那年》豆瓣8.1,2016年的《最好的我們》豆瓣8.8、2017年的《你好,舊時光》8.7,均是現實向的高口碑佳作。其中,小糖人與愛奇藝合作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在首輪網播後,成功反哺衛視,市場反響不俗。

《最好的我們》用性格随和、沒主見的學渣女主拉近了與觀衆的距離感,劇中文理分科、校園短劇合唱等細節均真實地反映了普通人的高中生活,被不少網友怒贊,“确實是還原了我高中時期的學生生活,隻不過我的學校裡差了個餘準。”《你好,舊時光》着重講述了主人公的成長軌迹,劇中分科時的猶豫、上下課的起立鞠躬、青春懵懂的小心思、老師的語重心長等細節都能引發起觀衆的回憶。有網友表示,看完六集,來改五星,突然對中國式《請回答1988》有了信心。

在前三部高口碑佳作的基礎上,作為小糖人與愛奇藝合作的第三部青春劇,《獨家記憶》的編劇是《你好,舊時光》的編劇王志勇,導演是《你好,舊時光》的導演劉暢,其主創團隊對青春劇都有着較為深刻的把控。壹酷文化創始人馬靈李珊此前曾評價劉暢道,“劉暢無疑是個年輕而有才華的導演,才能準确無誤地抓住青春,并将它不偏頗、不刻意地表達出來。”

《獨家記憶》用高度契合的青年演員、真實的服化道和接地氣的劇情故事秉承了小糖人作品的青春底色,但與《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中懵懂的高中青春故事不同的是,《獨家記憶》将雙向戀作為主線融入劇中,更為直接地探讨了大學生戀愛觀的成長蛻變,主線的背後也暗含了當代大學生從無憂無慮的“象牙塔”到邁入社會這一過渡階段心境的轉變,具有深層次的現實意義。

此外,《獨家記憶》的目标用戶十分契合愛奇藝年輕、青春、時尚的平台調性,與愛奇藝的合作能夠深入垂直用戶,進一步擴大受衆範圍。而《獨家記憶》也憑借高甜過硬的劇情,在“會員做任務解鎖追更多”新追劇模式的助力下,利用熟人社交讓會員為提前觀看劇情“主動”分享給非會員用戶,形成觀衆層面上的小範圍傳播。

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曾表示,從《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到《獨家記憶》,愛奇藝堅持搭檔最好的合作夥伴,尋找最匹配角色的演員,為年輕用戶呈現出最具誠意的青春劇,打造愛奇藝青春廠牌。

口碑可觀、熱度平平,“小而美”的青春劇難出爆款但永不過時

從2014年的《匆匆那年》開始,《一起同過窗》系列、《你好,舊時光》《最好的我們》《忽而今夏》《人不彪悍枉少年》等校園青春劇在視頻平台上持續收割觀衆,讓視頻網站看到了青春劇的潛力,愛奇藝成立了“愛青春劇場”,騰訊視頻也将“青春校園”作為單獨類别供觀衆選擇。

一方面是青春劇從“撕碎美好的東西”到“小而美的真實再現”,一直是市場的寵兒。一方面是小而美的國産青春劇因為同質化問題陷入了口碑可觀、熱度平平,難出爆款的境遇。

當不少觀衆在諸多現實向的高口碑青春劇中無數次追憶青春後,《獨家記憶》的題材不再新穎,劇中還存在着故事細節與劇情方面的小瑕疵,以及未擺脫國産青春劇爛尾的不足。此外,《獨家記憶》上線多日,熱度始終不及古裝大劇《知否》,甚至還曾“屈居”已播出192天的《天乩之白蛇傳說》之下,離爆款還有一定距離。

不過,“小而美”的現實向青春劇雖然難以匹敵硬核大劇,掀起全網熱潮,但是青春劇一直是永不過時的話題,正如《獨家記憶》真實地還原了90後真實的大學生活,将觀衆拉回那個無憂無慮的大學時代,牢牢地拽住了一衆粉絲的心。

可以預見,接下來還有更多的青春劇進入市場。因為,對于視頻平台和制作方來說,具有懷舊情懷的青春劇不僅具有投資成本低,造星能力、話題制造能力強的優勢,還與視頻網站的主流用戶存在着天然的契合度,能夠快速獲得垂直用戶的代入感,會員拉新能力強,更易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