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該集導演阿黎的手記:

大家好,我是阿黎,想要分享一些寫于2024年5月24日晚上的文字:

今天是2024年5月24日的晚上,快12點了。

淩晨回家在最近變成一種常态,大家的時間都用在了做字體這一集最後的收尾工作。今天其中一項工作内容是确認最終的配音腳本,但字體是《向設計提問》的最後一集,我們都希望在這一集的結尾可以加上對于整季内容的回顧總結。于是陷入了“給《設計》結尾”的新一輪苦惱中。

正焦頭爛額時,收到丁丁的微信,她給我展示了她的黑眼圈自拍,配文:看我的黑眼圈!像個吸毒犯。我開玩笑回她:真的很難跟警察叔叔解釋(大笑emoji)。

回完丁丁,拿着結尾的稿子去騷擾葉導,他正以另一種形式的焦頭爛額處理着财務賬單,并且用手機公放傷感情歌。吵得我腦瓜子疼,于是“幫”他退出了音樂界面。他仰天長嘯,讨伐我的殘忍,并又一次表達他想馬上離開這些煩惱去做數字遊民的妄想。

後來的畫面是這樣的:他長呼吸了幾秒鐘,在一堆摞得比他人高的書和混亂的賬單中擡起頭,咬牙重整了所剩無幾的旗鼓,改完了結尾的文字稿,然後直接癱倒在沙發上。他看上去真的需要好好休息個幾天幾夜。

半夜快到家時,制片邰邰發來微信:“兩個組各種航班延誤各種改簽,要炸了。”

“看樣子又要通宵作戰”我說:“注意身體。”

其實這樣的夜晚并不陌生,有時候我也在想,《設計》這個項目真的很累,這麼累到底是為了什麼?或者說,為什麼要堅持?每每在回答這個答案之前,腦海中便無聲地播放着畫面:

嘉寶死死盯着屏幕,對着畫面上那一幀角落的一塊調色糾結;方方出片時校對了20遍,大拇指按暫停鍵快要按出火星子;蘇杭在電腦後探出頭說,感覺片尾名單一直在謝謝,要謝好多人,要是漏掉了感謝可怎麼辦;号稱推土機的制片人廖老師,慣常理智堅強,卻在第一集成片終于出來後委屈大哭;攝影師金老師一打開行李箱滿滿全部都是保健品……

這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完美結局,在這個過程大家的消耗和勞累遍布身體直到精神。

也許在面對這些焦頭爛額後,才可以回到那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堅持?

在拍攝原偉民老師的時候,他說:“那時候大家沒有字體設計師這個職業概念,大家隻是每天一個字一個字地做,就這樣做了一輩子。”

拍攝進度到一半時,陳其瑞老師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中止拍攝,我們盡力構想别的方式去補全還沒來得及拍攝的内容,因為最重要的,是記住這位在中文字體設計曆史上非常重要的設計師。

還有厲緻謙老師和柯熾堅老師,陪我們通宵到淩晨,但依然會對字體的細節無比嚴謹,從不怠慢。

在這些點上,我們非常非常幸運,有機會了解到字體設計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這個片子也非常幸運,有機會記錄下這些在中文世界裡留下痕迹的人們。另外,我想,每個人都擁有被記住的權利,無論是通過紀錄片、書籍還是口述,甚至是記憶本身。

最後,歡迎大家來看我們用黑眼圈熬出來的作品,也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休息,身體健康。

來自該集導演丁丁的手記:

哈咯大家好,我是本集的導演之一丁丁。其實真到要說點什麼時候的發現,因為已經經曆了漫長的時間後,有種無從說起的感覺。

最開始策劃的時候是兩年半前,當時我們在想還有什麼設計是日常中無比常見,但實際上又總被我們遺忘的,所以選中了“中文字體”這個主題。

實際上在構想内容的時候發現真的很難,雖然我們如今并不缺字體使用,但作為一個紀錄片,到底要怎麼講述字體的故事呢? 同時字體設計又是案頭工作,從視覺的豐富性上怎麼呈現也讓人頭大。

所以最後我們希望帶着大家走入最日常的生活場景,從街頭到書本,再到常用的手機電腦,能最大程度引起人們的共鳴。

同時在人物的選擇上,我們也是在調研的過程中慢慢梳理出了短暫的簡體字的設計曆史,從手寫造字,到照排,再到電腦造字,在這個過程中尋找一些源頭式的故事:比如上海印研所所做的“宋一”“黑一”,北京的“報宋”,最早的一批招牌字字體,還有齊立老師的“微軟雅黑”,以及柯老師的“俪宋俪黑”還有“信黑”。然後再綜合各種其他因素的考量,最終選擇了如今大家看到的三個故事。希望可以在第一季能讓大家先了解一些過去的故事,如果之後再有機會的話可以再介紹更多更當下的字體設計故事~

關于如何面對專業性的問題,對我們自己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字體設計的确是很專業的學科(基本上我們在一系列的學習後,現在也成為了字體糾錯專家),同時每一個故事其實都有很大的信息量和學習成本,如何可以轉化的适宜大衆觀看,我們在文本和視覺上也做不少嘗試,具體的大家看片子應該可以感受到。

在整個拍攝的曆程裡,真的很感謝所有的拍攝對象,因為我們的拍攝可以用“折騰”兩個字來總結,但大家真的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配合我們,以及認真的诠釋自己對于字體知識的理解。尤其是厲老師,無論從專業知識,還是各種曆史資料的提供,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熱情;以及感謝Design360提供調研人物的推介。

而從我個人而言,也經曆了艱難的成長,無數次想放棄的時刻,在這期間制作團隊的人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和能量,比如另一位導演阿黎,執行總導演嘉寶,制片人廖茗,總導演葉深等等,可以說如果沒有各路人馬的幫助,以及大家對于一個稀缺的字體類紀錄片的期待,可能真的就出不來了。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祝一切付出都有結果。

向設計提問來源: 哔哩哔哩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