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自開播以來有大批原著粉怒噴魔改,但我一直挺接受劇版的改編,甚至覺得部分改編比原著内容更好,也認為編劇是有看懂原著故事的精髓的。

但是,自季陽大戰開始,編劇就開始胡改亂改。原著内容自此之後故事節奏明顯起來了,但卻被編劇改得平庸單調,甚至邏輯崩盤。

下面我一點一點扒扒書劇之間的變動。

目錄一覽

一、 前世(1集)

二、 涼州衛(2-6集)

三、 替程鯉素赴宴(6-10集)

四、 奸細(11-15集)

五、 季陽(15-21集)

六、 花遊仙&潤都(21-27集)

七、女主身份之大家猜(27-28集)

一、 前世(1集)

重生魂穿過不了審,這是客觀原因,所以把女主嫁人、身死、重生後的家庭删掉,這都很正常。編劇有注意到女主從軍時身體弱的細節(原著是因為禾大小姐嬌生慣養),劇版就地取材,改為被師父救下,傷未好就直奔軍營,合理續接了之後的劇情。

在增加女主救援來遲這個劇情上,我本來是支持的。原著女主因為替弟弟禾雲生背了命案而被迫躲到軍營裡,這個從軍動機是很強烈的。但劇版沒有這個條件,所以用女主對男主的愧疚來推動從軍的動機,而且從原著的“恰巧進入男主的軍營”改為“就是沖着男主軍營去的”,其實是有效強化了推進邏輯。

我很喜歡桂花糖這段劇情的改編。

原著是女主真的求死,女主向男主索要糖,男主為了讓女主不尋死才把最後一顆桂花糖給了女主。

劇版女主并未求死,這是女主豁達堅韌的體現。劇版男主主動把桂花糖給女主,主動舍棄自己的貪戀與奢求,希望助女主走出迷障,這是他在這個契機下準備讓過去翻篇,這是男主的成長。男主本來打算讓女主拿着糖,這是母愛的傳遞,意味着母親冥冥之中保佑女主,但女主一口吃掉了糖,讓母親與這個世界最後的關聯徹底煙消雲散,這卻不是男主預判的。

“甜不甜,吃了才知道嘛。這糖雖然入口有些苦,不過芯子還是甜的很”,女主說的是糖,但無意間幫男主解了惑。糖本身隻是糖,是男主把這顆糖賦予了母親的意義,他想用糖助女主走出迷障,但他自己依然不肯徹底摒棄迷障,隻是讓迷障離自己遠一些罷了。男主啟動了遠離迷障的決定,女主則讓迷障徹底消散,從母愛再回到桂花糖本身,這是天意讓男主放下。“入口苦,芯子甜”,也能描述男主對母親的回憶,為失去母親而痛苦,為曾經擁有而幸福。

劇版這段送糖,是兩個人的互勉。即便“直給”與“寓意”平行而駛,亦是冥冥之中兩個人的牽絆。

二、 涼州衛(2-6集)

主要配角不可能上線太晚,戲份不夠或角色不夠精彩,都找不到好演員。程鯉素和林雙鶴角色合并是必然的,包括楚昭也是合并了袁寶鎮角色,提前參與了涼州宴席。而且程鯉素、宋陶陶這種屬于推進某段劇情的功能醬油角色,為了常駐角色的立體性,編劇必然會擴張人設,這就是電視劇和純文字的區别。程鯉素會醫術這個改編,也是為了替代原著沈醫女的戲份,并非為了刻意吞并林雙鶴。

涼州衛部分幾乎走的原著劇情,新兵訓練、比試收複同僚、巡山遇狼、争旗、落選醉酒,這幾處主線重點劇情都有,除了個别細節有調整,部分内容有簡化。

劇版把馴馬劇情移至新兵入營時(原著在入營前,與重生家庭),原著是通過賄賂免檢。這處改編比較成功,更具戲劇性,一個小高潮調節劇情節奏。與王霸江蛟的比試被縮短,擂台戰被簡化,快速推進劇情節奏并無不可,而且“我必勝你”“叫聲老大”“下注”都在,鴛鴦刀也出現了。争旗過程中,劇版把“最隐蔽的旗”改成了“最危險的旗”,增加了劇情的視覺效果。

男女主互動增加,這是劇版比較明顯的改變。這一點我是支持的,互動太少連CP都磕不起來。

劇版女主突然翻出男主赢的一大堆餅,正面刻畫女主跟男主鬥智鬥勇(原著男主也下注了,但沒被當面揭穿)。女主劈斷男主的琴,後來女主花了幾個月的工資修補(原著是男主自己花錢修的)。男主處死造謠女主巡山時逃逸的人,女主對這件事的評判恰好被男主聽到(原著是女主問同僚,然後心理活動)。

這段劇情我最喜歡的改編是女主醉酒時向男主點出雷候的身份,相比原著在羌人混進來時才後知後覺,劇版這處改編絕對是對女主人設的加強,男女主想法同頻,預判平起平坐。這個時候,我覺得編劇是懂這個IP的,原著塑造了一個強女主,然後又安排了個更強的男主,但劇版真正做到了大女主。

三、 替程鯉素赴宴(6-10集)

這段劇情也是基于原著的細節調整。

在女主計劃的動機上,劇版以丁一為引線,引導女主主動願意替程鯉素赴宴,以及跟蹤丁一到青樓,令女主的行動環環相扣。原創女主劍舞、楚昭伴奏、肖珏跟随的三方會面,把劇情節奏頂向一個小高潮。

劇版把“女主拿回來的糖葫蘆”改成了“女主專門為男主買的桂花糖”,增進了男女主感情。在女主中藥失明後,劇版用師父的藥治愈,把原著的巧合劇情改得有因有果。女主殺丁一的時候,劇版改為男主就在現場圍觀,戲劇效果更好。

雖然楚昭吞了袁寶鎮的劇情,但這兩個人設還是有區别的。袁寶鎮急功近利,回京後就被徐敬甫滅口了,相比之下楚昭要收斂一些,優先明哲保身。

如果說這段劇情哪裡還需提高,就是宋陶陶震懾孫祥福這段戲份刻畫比較粗糙,宋陶陶的控場力度其實表明了肖珏運籌帷幄的能力,要權衡孫家父子、楚昭、富商們這三方勢力的博弈,刻畫好了是對肖珏人設的側面烘托。

四、 奸細(11-15集)

劇版把溫泉劇情提前,以此來推進女主住到男主隔壁,這個改動是順暢的。然後把原著沈醫女的劇情給了宋陶陶,把林雙鶴的登場與程鯉素續接。劇版把“敵人提出擂台單挑”改成了“由何晏提出”,旨在為男主率軍歸來争取時間。

這段劇情裡我比較喜歡的改編有兩處。

第一處是雷候的退場,臨走是還恩情給出密語,敬他是條漢子。(原著沒有)

第二處是男主雪夜舞劍+阙城回憶(原著是女主和林雙鶴的對話),以及補充男主淹到百姓村莊是因為碰上了雨勢增大(原著男主故意淹的)。女主因為在雪地裡陪了男主一夜,受凍病了。這段劇情把男女主互相扶持的正面對手戲塑造得很棒。

劇版楚昭提前出場,此處他與何晏就是重逢了,何晏向楚昭打聽京城以及醉酒反而更為自然。因為劇版男女主關系比原著更近了,女主醉酒摟男主腰不放時,原著男主的“你(林雙鶴)想辦法,把她給我弄下去”,劇版改成了“程鯉素揶揄男主明明能掙脫開,男主沉默了”。

劇版删掉了徐娉婷來涼州衛的劇情,用柴安喜的消息引出楚昭失約,這個銜接改動也比較自然,反正沒有影響到後面的男女主談心,以及女主得知男主就是當年送糖的那位。

五、 季陽(15-21集)

面見女王之前的劇情,我覺得改得挺好的。

宋陶陶發現何晏女兒身的反應,她不是個小公主,雖然有些驕縱,但也有擔當獨立的一面。男主親自教女主彈琴,劇版男主還是挺主動的。何晏去季陽改為女裝出行,成衣店糾紛被簡化。包括顔敏兒等女眷被何晏說服向往獨立,這些改編都是可以接受的。

接下來說說女王和師父的老年愛情為什麼寫得不好。

英雄救美、少男少女遊玩的快樂時光、暫别後爽約、被迫嫁人,這些劇情并沒有新意。

這段愛情特殊在哪裡?在于女王和師父都各執一個獨立完整的故事。穆紅錦自始至終不知道柳不忘爽約的真實原因,哪怕最後看到了銀镯,她明白柳不忘一直愛她,但這隻是對過去遺憾的一個交代。從穆紅錦選擇擔起女王的責任開始,過去的那段情就已經被它強行翻篇,沒有悔不當初,既選擇,就隻能往前看,這才是穆紅錦的灑脫。

女王和師父的人生,從最初同行,到後面的兩條平行線,直到人生盡頭。當一方隕落,僅僅揭示曾經愛過,卻沒有具體的澄清。當事人欣慰,但于第三視角知曉全程的看客來說卻充滿遺憾,這才是這個故事獨有的色彩——以視角落差震撼看客。這個故事也影射了男女主的幸運,兩世人生,錯過的扶持最終修成正果。

因此,劇情應該把兩人的回憶單線放出。穆紅錦這邊的回憶放在大戰之前,英雄救美、遊玩、爽約、嫁人、重逢後争執;柳不忘那邊的回憶放在布陣撫琴時,被師父拒絕、關禁閉、目睹女王有身孕;最後女王拿到銀镯時,再插入一起遊玩時的時光。如此才能讓觀衆感受到二人的平行錯過。

劇版這段劇情唯一的原創亮點就是那條地道,穆紅錦曾經告訴柳不忘地道的存在,柳不忘用生命守住了它。

六、 花遊仙&潤都(21-27集)

把這兩部分放到一起,是因為劇版颠倒了二者的順序,造成劇情邏輯大崩盤。

原著季陽之後衆人回到涼州衛,接沈醫女的劇情,然後何晏受封,才是潤都劇情。潤都之後回到涼州衛收拾行囊回京,回京路上途徑金陵遇到花遊仙。

最初我不明白劇版為什麼要這麼改。因為即便删掉了沈醫女這個角色,隻要寫季陽大戰後衆人返回涼州,慶祝之際收到何晏受封的聖旨,原著内容就又能銜接下去了。

後來,潤都大戰後,楚昭和禾如非都能輕松猜到何晏身份,我才明白為什麼要把花遊仙提前,就是為了讓男主比配角更早知道女主身份嘛。然後編劇還嫌劇情沒有波瀾,非要強加男女主誤會梗。

詳細說一下為什麼邏輯崩盤?

男女主誤會,根本就不成立。女主身為飛鴻将軍,有人頂替了她的身份,還要殺他,男主難道想不到她被做局了嗎?學堂上的何晏、屢立戰功的何晏、涼州衛不放棄同僚的何晏,這些人品都是統一的,唯獨鳴水之戰救援來遲,男主怎麼就能認為女主在那一刻突然變得人品低劣?尤其是在季陽,女主反複向柴安喜确認他是否見過飛鴻将軍,這明顯就是有人頂替女主接洽了。但凡是個正常人,都應該覺得女主被陷害了吧。

鳴水之戰時男主怨恨女主,是因為當時上頭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與女主真情實感相處了這麼久,竟然還能鬧掰,這是腦子掉了吧!!!

女主掉馬後,還能導緻幾位将軍團滅,也是奇葩。女主沒有權,但男主有啊,女主竟然不讓男主派人去保護她的屬下,等團滅了才想起來救潤都。

原著劇情是花遊仙在潤都之後,女主堅持不信飛鴻将軍,請求男主救潤都,這才引發了男主的懷疑,覺得女主與撫越軍有關,然後花遊仙曝出女兒身,男主瞬間推測出其中原委,派人去調查并保護女主舊部。看到了嗎?!原著在花遊仙之後,男主立即派人去保護女主屬下了,抄作業都不看答案嗎?!

此外,原著潤都之戰本身還突出了男主對女主的信任。因為涼州太遠,男主無法救援,所以男主傳信向燕賀求助。因為當時女主無法說破自己的身份,所以大家覺得她無厘頭。男主也未必認同她的觀點,但因為相信女主的為人,還是找燕賀求助了。後來女主也向燕賀求助,燕賀到後才告知女主他能來得這麼及時是因為男主先發的消息。很可惜,這段精彩内容看不到了。

劇版花遊仙的劇情也不好看,不僅強行給花遊仙和楊銘之拉CP,還刻意讓花遊仙向男主提醒當年那個戴面具的是小姑娘。原著就是輕飄飄的一句話“小少爺,您身邊的這個姑娘,就是當年那個小姑娘嗎?”,一時驚起千波浪。編劇,你是真沒鑒賞能力。

七、女主身份之大家猜(27-28集)

劇版這段是純原創内容。原著是在男女主回京被賜婚,男主在找到了人證後,男主才設計讓女主露出劍招。

楚昭能猜到女主身份嗎?在他的視角上其實不能。

飛鴻将軍作為封雲将軍的同事,裝了那麼多年爬上高位,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候給肖家緻命一擊,這不可能嗎?

飛鴻将軍本來當得好好的,但家族勢力要挾他殘害同僚,他因為與家族同氣連枝,不得不同流合污,這不可能嗎?

經曆了鳴水之戰,飛鴻将軍心灰意冷,就此破罐子破摔,與之前判若兩人,這不可能嗎?肖珏的好兄弟楊銘之還臨陣倒戈呢,飛鴻作為同事,突然撕破臉又有什麼好奇怪的。

飛鴻将軍想借華原之戰滅口屬下,這隻能得出飛鴻身邊藏了什麼秘密,但怎麼就能直接得出飛鴻将軍換人了?而且不僅楚昭能猜出來,他的侍女應香也張口就來,這是人人都會算命啊。

肖珏比楚昭多的信息有兩點——學堂和花遊仙。學生時代的禾如非是十分正直、善良的人,正直到身為倒數第二的差學生卻跟老師硬剛倫理,這是一種極緻的正直,楊銘之就做不到。所以肖珏接受了楊銘之倒戈的結果,卻始終不相信飛鴻也會這樣做。

僅憑女主身手好,實戰經驗豐富,也不可能得出女主就是飛鴻将軍,肖珏燕賀戴上面具一樣能達到帶兵襲營的效果。大千世界,能人多多,沒有證據證明女主身經百戰,她也可能就是誰家養的高端幕僚。而且季陽大戰是男主坐鎮的,完全可以理解成女主是男主麾下最強精銳,指哪打哪,所以楚昭單憑季陽之戰就能猜出女主是個将軍,簡直無稽之談。因此,花遊仙證實當年的禾如非是女兒身,至關重要。

楚昭能夠輕易在軍營裡看到女主發洩情緒就更奇怪了。女主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身份嗎?發洩情緒難道不先找個秘密地方秘密時間嗎?女主都已經掉馬了,男主還不知道手下團滅女主會悲傷嗎?男主竟然都不幫女主封鎖消息。所以為了給楚昭加戲,直接拉崩男女主人設。

禾如非能不能猜到女主身份?這個能。禾如非猶如驚弓之鳥,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他看到身材矮小又身手好的人,第一反應就是禾晏死而複生。

徐相的改動也很蠢。女主身份曝光,封雲飛鴻兩人一對鳴水的信息,不就能知道事情真相了嗎?女主石錘回京告禦狀,禾如非必倒,徐相必被牽連。因此,這根本就不是讓禾如非自行料理的問題了,分明該傾盡全力誅殺男女主。結果劇裡男女主還能殺了一波死士後,大搖大擺回京。(原著沒人知道女主回京的圖謀,所以男女主進京順利。)

【未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