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秀》是女性版《薄荷糖》,是娓娓道來獻給70 年代女性的贊美詩。

如果說天才還在堆疊意象,大師如王超導演的視聽早已極度克制,返璞歸真。

精準,凝煉,克制,深情。

凝練緩流的鏡頭下,當妹妹的目光從電表箱轉向修電表的武北辰,當女兒背對着門沉默不願回應母親,平靜中湧動着巨大的情感暗流。演員表演克制的像那個克制的年代,表面上的集體生活波瀾不驚,内心早已萬丈波瀾。

而導演和演員的克制,換來了觀衆内心的波濤。

...

幹練,留白的剪輯,和隐去高潮的叙事策略,助長了這種克制。如在母女談及早戀那場戲,孔秀一巴掌扇向小雪,小雪喊出:“你有什麼資格評價,你從來沒愛過!”而後該場鏡頭戛然而止,轉向車間辦公室場景。

巨大的震撼在于,這是小雪對母親一生蓋棺論定式的評價,她讓觀衆心疼并反思孔秀所遭受的委屈和在愛情中的被動到茫然。

我們來不及回味,這場高潮卻在淩厲的剪輯中戛然而止,卻在觀衆内心震蕩出山呼海嘯的情緒。

面對那個時代的男性,導演帶着批判和反思。三個男主,正是從媽寶男到大男子主義,再到理性懦弱的知識分子的描白,分别對應着男性的三重人格:如孩童般渴望母愛的溫順,如獅子般宣示主權和尊嚴的喧嚣,如狐狸般計算和明哲保身。

...

導演飽含深情的審視着父輩的缺點,卻也呈現了他們的不易和堅守。當楊津峽因工作繁重受傷,為不拖累孔秀主動提出離婚,劉漢章在田地裡耕耘,武北辰隐瞞車間問題的歉疚,我們又看到了男性身上值得同情的一面:果敢和正義尊嚴,執着和認真,和鼓起勇氣的道歉。

孔秀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女性,觀念在那個年代非常時髦。她真正的女性主義,是《簡愛》的化身,是不依賴男性的自由,是獨立撫養孩子的勇敢,是面對追求者的克制,是從懵懂愛情中覺醒。

她的一生,如溪流般平靜地獻給了家庭,工廠,孩子,但内心的萬丈波瀾彙成了孔秀筆下的文字,她經曆了命運的波折,終于成長為一位作家。書寫身邊的故事,感受并理解每個人的艱辛和不易,并對那個年代的理想主義做出呼應。

以往的女性電影,因為太過極端和戲劇性,導緻沖淡了現實色彩,而本片則顯得更為平和和真誠。

...

記得片中有一個丈夫睡去,孔秀伴着丈夫的呼噜聲哄孩子的場面。鏡頭漫長,令人心酸,這是觀衆第一次直面母親曾經經受的苦難。多少母親就是這樣,在丈夫的不管不顧中,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并将兒女養育成人。

正如導演所說這個鏡頭包含深情,飽含他對女性奉獻的贊歎。我想作為男性觀衆,那一刻,我們真實地用具象的情景開始理解母親,理解漫長而凝重的生命。

電影多次運用了火車聲音的意象,如同《薄荷糖》一般。火車鳴笛成為連綴影片的關鍵段落,承擔着全片結構性線索的作用。

火車隐喻着時間和命運。時間是暴力的,無情的,衰老和碾碎身體,它無聲無息地掠過,奪走命運的贈予。經由火車這一具象的符号,我們得以感受到抽象的時間。

影片的幾次火車鳴笛分别具有不同的意味,(因為有遺忘待二刷補完)在尋找小雪無果時,孔秀的哭泣伴随着火車命運的提醒,宣告這段婚姻的瓦解。

結尾的火車聲音,是他與前夫站在希望的田埂上,聊起漫長而平靜的生活,所有的不幸和傷痛化為淡然的平和。孔秀以一種平視的視角而不是勝利者的姿态交談,火車的聲音在此刻代表二人關系的和解,也是對那個時代的尊嚴的告慰,是對中國人隐忍堅強面對生活的禮贊。

...

不妨在3.8走入影院,

回到70 80年代,

回到永遠陽光明媚樹影斑駁的年代,

回到火車、紡織和齒輪的年代,

回到男讀《忏悔錄》女讀《簡愛》的知識年代,

在橫移的長鏡中看中國崛起如何一路走來;

看獻給每一位平凡母親的隐忍詩篇。

...

ps:和王導合影了,太榮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