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居然還有這樣的劇情?
丈夫出軌,孫俪飾演的妻子色誘不成,拉着小三一起跳河,逼問男人你救誰???
刷完4集孫俪《蠻好的生活》,對比之下,覺得豆瓣6.4分的《烏雲之上》都能算精品了。
《烏雲之上》隻是寡淡,隻是無功無過,而《蠻好的生活》是狗血糟粕一鍋炖。
一,狀态可以逆風、人格不能通縮
孫俪飾演的胡曼黎,中專畢業,從保險公司前台小妹做到年薪百萬多的開單王,一無裙帶背景、二無顯赫家室,想必情商能力都很高吧?
穿着拉風行頭,拽得二五八萬的走過來。上一次演職場精英,演得如此有形無實,還是Angelababy
劇本打開方式不對,賦魅時懸浮,賦能時飄忽。
欲揚先抑時,抑得用力過猛,揚得尴尬油膩。
上來就給她高收入的職場女強人起點,又不滿足于隻寫單面的她強,要角色的複雜弧光、要更飽滿的維度、更大的反轉反彈空間,要寫“她強但她也挺讨人嫌”。
出發點沒問題,但“她強”寫得虛,“她讨人嫌”寫得用力過猛。
隔壁《烏雲之上》,孫俪演頗有能力的女警察,相對較少刻意拉風開挂,但人物反而更立得住。
數年前的《理想之城》,滿屏職場老狐狸,縱橫捭阖鬥法,都在事在細節。
《蠻好的生活》寫她強,落點則從實感細節跑偏到了虛感誇張。
強調姿态,多過于春風化雨真正讓人信服。
放狠話的花架子,多于實際的周全步驟。
見客戶之前和手下小姑娘說“行嗎?把嗎去掉”。
和情敵對峙時,中學小太妹打架一樣勾手,“你,過來”。
她的強,更多是僅台詞可見的皮面,而不是靜水無聲自驚雷的真力量。
勸說客戶買保險,待之以誠、動之以利,思路沒有問題,但這段最後胡曼黎糾正對方對保險行業的偏見,突然又開始生硬上價值,屬實有點尴尬。
這當然不是《蠻好的生活》一部劇的孤例,而是很多劇作的順拐困境。
要“爽”,那就順拐着硬放狠話。
要“強”,那就順拐着硬加光環。
徒有其表,形似而魂缺位。
劇作不是設定“她強”就可以了,需要更多配得型細節以作支撐。
可這部劇中,市井智慧幾乎隐形,甚至被變形處理為粗俗虛榮。
“中專學曆靠自己走到高位”的設定,打開方式并沒有呈現出與之相匹配的高情商高能力,反而更側重學曆歧視,作為教授丈夫的對标項目,體現不配。
開局順風盤,都已如此掉線,很難想象逆風翻盤會翻多大車。
逆風翻盤式套路的微妙難點,是狀态可以在泥中,但人格不能矮化、魅力不能殘化、勢能不能猥瑣化。
情況可以是逆風的事事不如意,但角色的本源能量體,不能是紙老虎一般的空架子。
《蠻好的生活》前四集,顯然沒建立起這種信任感。
二,潛台詞“是她配不上陳世美”
劇中女主發現老公出軌、被小三羞辱之後,在閨蜜建議下居然回家色誘老公?
被對方拒絕之後逼問“為什麼對我不行”,發洩情緒撕了有收藏價值的書,因為此前她就是在那套書中發現出軌的情詩。
吵架情緒過激砸東西正常,而這段的詭異在于,妻子明明是受害者,道德上被虧欠、情感上被辜負、親密動作上又被推開被羞辱,但撕書吵架的情節,卻演得更像黑社會來要錢。
胡攪蠻纏、無理威脅,大過于天經地義的诘問。
節奏是妻子一邊撕一邊吼一邊扔,一邊逼問“為什麼”。
潛藏的内置情緒屬性中,對加害者受害者做了一次隐形的對調,愣是被拍出了一種“俗氣惡毒老婆迫害文化珍品”的既視感。
要不說被辜負的妻子發洩情緒,我還以為是拍“秦始皇焚書坑儒迫害知識分子”。
沒有苛責受害人當完美受害人的意思,但懸浮狗血的前四集中,最強烈最有實感的,隻有出軌丈夫對妻子的厭棄。
主創團隊和題材方向,或許才是真正的同床異夢。
《墨雨雲間》是女性複仇爽劇,談不上什麼高深的現實藝術價值,但是薛芳菲“請蒼天,辨忠奸”感情色彩是對的。
倘若你把吳謹言的表演,換成小人得志式的、惡狠狠的眼珠子要蹦出去的、粗鄙不講理式的,整個都會崩。
(沒有說孫俪的表演就如此的意思)
但這一段給我造成的不适感,核心在這種錯位。
台詞明面是她供他讀博、她供出了他的今天,潛台詞是“粗鄙的她不值得”,她挾恩以作威,她粗鄙以欺淩。
這不是什麼迎合下沉市場的雌競視角,這是老男人“我出軌但我是清高有文化的受害者”視角,是“我家裡的老婆粗鄙不堪,我看都不想看她一眼”視角。
這是“她配不上陳世美”的視角。
當然你可以說,那是渣男心理活動,渣男的想法不代表創作者的意圖。當然,刑偵劇裡罪犯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完全不等于創作者想殺人。
但劇中這一段,鏡頭的取舍、表達的側重、呈現的質感,看似是色誘,實則強調她的言語暴力、動作暴力、情緒暴力,裹着男性創作者對“糟糠妻”的羞辱式厭棄。
如果說某些女頻劇作的問題,是口号喊得空又空、故事搞得假又假,那麼《蠻好的生活》的雙重弊病,則是滿屏懸浮狗血劇情中,虛假的女性爽劇名頭下透出真厭棄。
三,影子的影子
很糟糕的部分,還包括女主訓斥無辜小姑娘,誤會小姑娘破壞自己婚姻家庭,趾高氣揚滿口“我老公離開我就不能活”為難無辜小姑娘。
假裝恩愛、威壓小三,已經很過時狗血了,霸淩的對象還是純屬倒黴的無關小女孩?
這是什麼狗血幽默狗血轉折嗎?
一點也不幽默,一點也不奇觀,隻有直觀的言語暴力。
至于女主要回去色誘男主,不願分割婚内财産給渣男,踢渣男淨身出戶難度大,種種經濟考量的角度,種種“留下他”的理由都可以寫,但他們都不寫,而寫她天經地義、好像唯一默認的路就是“那當然是原諒他讨好他啊”。
現實生活和理想口号不一樣,很正常。
如果要拍同床異夢、一地雞毛,但出于利益考量依舊要挽留老公,沒問題。
拍好了拍實了是人性複雜的唏噓,是面無全非的雞皮疙瘩。
《喜宴》中假結婚變真懷孕之後,真男友并未揮劍斬情絲,複雜混亂的故事,真正剖開了人間世情。問題在于這部《蠻好》完全不是。
《還有明天》中女主反複被家暴,最後她去投票,選擇相信一種制度性的更好的新可能。
物理上未遠走,但精神上早已經走了。
此前不敢離開的漫長傷痕中,她是絕望的瑟瑟發抖的受害者。
同樣是“她沒有第一時間離開他”,《還有明天》沒有任何指涉向“她活該”的表達,未離開是受害者的畏懼和不得已,而不是天經地義的“她當然該拼命挽留他”。
《好事成雙》是典型的“離婚搞事業”套路,用正确的雞湯漂亮話,堆砌并不真正存在的表層爽感;質感肌理水準另說,至少創作意圖和素材不打架。
《墨雨雲間》是高度虛構的爽文體,加持古偶言情的情愛氛圍。說着假裝人間清醒的台詞,幹着逆風翻盤的大事,提供替代幻想和爽感。
《國色芳華》中的勝意則是血色唏噓一筆,一度在何惟芳幫助下離開人渣,和姐妹們用雙手種出芳華新人生。然而她被喚醒的意識,被點亮的希望,終究敵不過漫長的剝奪偏見語境;她最終因為已夭折的孩子而被狠狠戳中痛處,最終又相信渣男,最終喋血倒在美好來臨前。
不是所有人都快刀斬渣男,快意新人生,她是“醒了但沒一直醒”的人。
上述作品都在自己的創作預期和軌道中,有自己的自洽閉環。
《蠻好的人生》跟不上這屆“女本位”的趨勢,又想要女觀衆的紅利,很難自洽。
女主角當然并不一定要人間清醒,她可以保守可以戀舊,可以不“人間清醒”,可以覺得愛情是人生價值第一順位。但把“過時裹腳布”和“拉風爽感”縫成四不像,打着女頻爽劇的旗号把觀衆騙進來惡心,完全是另一回事。
某些部分,甚至叫人懷疑,孫俪是不是在搞馬伊琍模仿秀?
角色有局部合理性,但沒有真正的血肉支點,讓人幻視,照着馬伊琍演的羅子君,學了一個影子的影子。
因為沒有渾然有機的血肉質感,所以假得像影子的影子。
孫俪是何其有能力的女演員,這些年她的名場面一茬又一茬,縱使是在《蠻好的人生》懸浮狗血的故事中,她某些傷心鏡頭表現也依舊爐火純青。所以另一些橋段中她的表演有問題,至多說明打開方式不對。
我更願意讨論,就連孫俪都接不到更好的本子嗎?論名頭陣容,這個盤子肯定不差,但劇本質量實在難恭維。
導演編劇真實的表達方向,套路模型的遺留慣性,市場流行的需求趨勢,逐漸升溫的女性知覺,各種因素混雜攪合在一起,彼此形成離心力。
如果頭部女演員都隻有這樣的本子可以接,那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