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柯南伯格70s-90s作品的觀衆可能會發現《大都會》是一部無法利用以往的觀看方式進入的電影。這并不是柯南伯格首次涉足文學改編領域,1991年的《裸體午餐》便是一部典型的,具有濃厚“柯南伯格風”的改編作品。通過對比兩部作品,我們能更好的發現20年來柯南伯格作者風格的演進,即去奇觀化和“異質感”的營造。理解異質感,便是進入《大都會》,乃至《星圖》的鑰匙。

進入正文之前,必須要先說明一個常見的觀影誤區:以完全的文本角度切入,深究電影内涵,是無法發現柯南伯格10s後的作者風格的。也包括一些閱讀原著後,試圖在對白中找到侵略性,欲望具象化特點的觀衆(我本人)。否則就會認為《大都會》是一部缺少作者風格的,常見的影像化作品。

觀衆應當使用一種直接,簡單的方式切入電影以避免被困在文本漩渦中。于《大都會》,對話情境編排,遞進的流暢感應是最先被注意到的。人物進出情境,背景交代的環節被省略,模糊角色的身份及目的,直接阻礙了文本方面的切入。高效的情境切換及單一的車内視點成功消除了觀衆對時間的感受能力,而唯一反映時間觀的介質,便是車窗外的街景。而當觀衆試圖通過觀察街景以尋找證明對話先後順序的證據時,就會發現車外環境始終被模糊,失真的數字濾鏡所籠罩。異質感也由此體現。

...

柯南伯格在《星圖》中利用人物僵直的表演方式營造驚悚感,并以此諷刺對好萊塢影星的陰奉陽違的為人處世。而在《大都會》中,構圖的不均勻,正反打鏡頭中傳遞出的機械冷感以及人物空洞,機械的狀态都有效地增強了異質感的流動。觀衆則需要自行發現這些隐性的視聽元素,并察覺它們對整個觀影體驗的影響。

車外環境的未知以及随後街道上發生的暴動有助于觀衆對車内環境産生依賴感,并将其視為一個安全,具有秩序的空間。一旦主角離開轎車,走向外部環境時,觀衆便會立刻感受到一種不安感。無論是與其他角色發生交集,還是進入其他的場景,情節遞進間邏輯性的缺失與異質感的流露時刻讓電影處于一種危險的氛圍。這種不安感加深了觀衆對影片結構的理解,即從有序走向失序,内部世界緩緩崩塌的過程。

...

之于同年的《神聖車行》,兩部電影在影像層面上都展現出一種“業餘感”,而後的發展趨勢則截然不同:卡拉克斯解構并實現了電影的自反;柯南伯格則在文本漩渦中創造出一系列表面純粹,内在混沌的情境和異質影像。但他們都實現了相同的目标,即一種叙事解放。當觀衆的視點不再局限于故事,電影的可能性将會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