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的一個小時我基本是當作背景音樂在放,其實并沒有過高期待,可三個半小時全看下來卻感覺腦中信息爆炸了。一時不知該從哪說起。
最震撼應該是對武士道的認知變化吧,或者說不是對武士道的理解,而是種種人類閃光精神的理解。雖然受七武士最直接影響的是《豪勇七蛟龍》,但後半程我卻總能帶入《讓子彈飛》去思考。
可能也是因為最近終于完全讀懂了讓子彈飛,在震驚和後怕中沒緩過來。而七武士,可以看作是把讓子彈飛中核心但隐晦的觀點直白地講了出來。
用經過美化包裝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說法是:“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群衆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從這類文藝作品的表達中理解到的客觀事實是:“群衆“、“大多數“、"普通人"這些人類集體的抽象概念,本就沒有人格,本就不存在好壞對錯的評價标準内,更不是含有褒義的英雄。但群衆确實是作為人類發展的活化石一直延續存在着。
這幾年來我理解了許多人類社會中類似的宏大的抽象概念,這些概念如克蘇魯神祇一般盲目癡愚、不知善惡,卻擁有着不可阻擋的力量。比如資本、生存繁衍、群衆等等。
群衆這個概念已經評述過了,再回到電影中的對立面——武士代表的武士道與張麻子代表的“英特納雄納爾“,這二者本身的含義完全沒有關系,但在電影裡卻有着不謀而合的共性:他們都被群衆“背叛”了。
這種悲壯的結局其實是注定的,因為本就隻有少數人才能真正理解這些崇高的精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具備理解和奉行大義的能力。跟着張麻子“殺四郎,搶碉樓“的麻匪兄弟也好,跟着武士抵抗山賊的農人也好,他們隻能看到一些眼下淺顯的目标,是因此才聚集在領袖的周圍。
當這個淺顯的目标已經達成,群衆自然就沒有繼續跟随領袖的理由。而群衆又是曆史的主體,那麼領袖和他奉行的主義,自然就被如被火槍打死的武士一樣,被人民史觀慢慢遺棄。
之所以人們會将這些英雄的行為傳頌為人類群星閃耀之時,正是因為他們如同星星一樣璀璨卻渺小,在他們的背後,是無數普通人構成的無邊深空。
“懂了,誰赢他們幫誰”
——電影裡,他們幫誰,誰赢。
“人類并不感謝羅輯”
——小說裡,人類也不痛恨程心
凡此種種,皆是人類自己手書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