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句 川劇版霸王别姬,特地從PA開車4個小時到NY來看了這部電影。說實話,以洛迦諾和霸王别姬的标準,這個最多四分。
1. 作為四川人,我需要看英文字幕來理解意思,演員的台詞太糊了;
2. 劇本的問題太嚴重了,中國不缺好的導演,攝影,剪輯,配樂,但是能寫出完整劇本的人,實在是太少了。雙線的設定,用牛頭馬面來回憶一生,确實是不錯的思路,但劇本太平了,不是配上人生得失,配上革命生死,配上藝術的落寞,劇本就有沖突變化了,人物自動就立起來了。劇本本身才是塑造人物的關鍵,主題隻是理解人物的一部分。為了主題倆個字,把劇本忽略就是本末倒置!
3. 個人很喜歡導演的個人風格,畫闆搭起來的世界,整個電影沒有在嘗試構建一個“真實”的世界,而是一個二維的皮影戲,整個設計很像UI設計裡從仿真的按鈕到扁平化的按鈕。2023年我們有阿凡達那樣的世界,也對這樣華麗的世界感到疲憊,這樣的電影風格,反而讓我想起了簡單的皮影戲,想起這些戲曲表演/話劇從前的樣子,很有意思。從這個角度看,電影三小時,坐在那裡看導演不停用同一種拍攝方式(平移)來拍攝群像,真的很枯燥,但是他或許也是為了加強這個感受吧。
4. 整個電影,就領養孩子,抓蛆,給人唱戲換蛆,還有被抱走孩子那一段,讓我感受到這個人物的特點。那一段也讓我看到四川人的特點,醜角是四川人對世界的态度,就算是抓蛆也能看見樂趣,就像是汶川地震,在atm取錢的地方打麻将一樣。苦中作樂是一種生活态度。
5. 遺憾的是,整體而言,人物太扁平了。因為宣傳的原因,我以為會講述一個藝術家對熱愛的事業的執拗,但是我沒在電影感受到他對戲曲的癡迷,主角對戲曲愛過但也隻是糊口罷了。其他人物就更加扁平了,這樣的劇本把主題口号喊的太高了,劇本沒有做到。不是要寫出蝶衣那樣的執拗,但凡有小樓那樣能在台上氣宇軒昂地喊兩嗓子,讓人感受到他愛這個舞台就行了,導演沒有剪。很多可以塑造人物的點,都忽略了,人物隻是為主題服務都工具而已,結果隻是可惜了這個主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