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被一個視頻感動了。視頻是一位廈門的女士用手機拍攝的,她記錄的是父親從四川老家帶過來的特産。與每一個兒女在異鄉父母一樣,把自己能想到東西都給孩子帶來了。

不同的是這位父親已經70歲了,獨自一人坐30個小時的大巴車,帶着200多斤特産從四川過來。打開包裹,有雞蛋、豬肉、菜籽油、還有粉條等等。雞蛋是裝在桶裡,縫隙裡填滿了碎木屑,不說這位老父親路途有多輾轉,光是準備這些東西可能就需要花費好幾天時間。

這位父親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扛起了對女兒的愛,雖然不善言辭,但父愛藏在給女兒帶的每件特産裡。有這樣一句話說:“從不把愛挂嘴邊,卻用盡一生诠釋愛。”這大概說的就是父親吧。

父親節臨近,推薦5部關于父親的影片,一起重溫那份如山的感動。

01《美麗人生》


...

這是一部集喜劇、戰争、愛情、親情于一體的經典影片,豆瓣評分9.5分,百萬人五星好評,是一部值得反複觀看的影片。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抓進了集中營,父親為了兒子不受到任何傷害,告訴兒子他們正在玩一個由軍人組織的遊戲,誰先得到1000分,誰就能獲得冠軍,獎勵是一輛坦克。實際上他們被關進了猶太人的集中營裡,每天面對的除了勞動還有死亡。父親用自己的樂觀和才智讓兒子覺得這真的是個遊戲。

影片的最後,父親在尋找母親的路上被敵軍發現。父親臨死之前,經過兒子躲藏的箱子前做出搞怪的表情逗兒子。父親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為兒子編織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謊言,這個謊言保護小男孩純真的心靈。

生活不是過家家,但是一個樂觀的父親和一個善意的謊言,保護了一個孩子沒有受到戰争的創傷。即使以後的人生沒有了父親的陪伴,這個孩子也一定知道如何笑對人生。這是一個父親用生命留給孩子的最後一次教育。

每個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同,有的父親不善言辭,有的父親不能常常陪伴,有的父親甚至不苟言笑,但為了孩子無償付出是他們的共同點。


02《老爸102歲》

這是一部關于父與子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102歲的老爸要把75歲的兒子送進養老院的故事。聽起來很可笑,但實際是一個飽含深意的老人為兒子做的最後一件事。

...

故事講述的是102歲達特利決定挑戰吉尼斯紀錄,要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達特利覺得和75歲的兒子巴布生活太死氣沉沉且影響心情,提出要送他去養老院。巴布為了不去養老院不得不答應父親的“改造”要求。

在“改造”的過程中,巴布慢慢變得不再死氣沉沉,甚至有精力跟父親因為自己兒子的事争吵不休。原來巴布在30年前傾盡所有送兒子去了美國留學,到美國後,兒子就再也沒回來過,巴布為此很傷心。

而達特裡這一列行為其實因為自己腦袋裡長了腫瘤,命不久矣,不想讓兒子再因為孫子的事一蹶不振。達特裡為了讓巴布明白,孫子隻是惦記家産并不是真的關心他,當即給孫子打電話說要處理家産,孫子立刻答應回家。最終在父親的幫助下,巴布擺脫了對兒子索愛不得的困境。

巴布是父也是子,但不管是哪種父子關系,情感的循環都應該是正向的。如果遭遇了親情上的“背叛”,那麼學會釋懷也很重要。正如影片所說,“如果兒子成長為一個混蛋,就忘掉他吧!隻需要記住他的童年就夠了。”

年輕時傾盡所有的付出,年邁時苦苦哀求的等待,都是巴布的真實寫照。在老年人的代際關系中,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從來都不是對等的。當子女隻是子女的時候不懂這一點,當子女明白這一點後也不再年輕。

儒家有雲,“父慈子孝,家之福也。”那就讓我們在為父時做到慈,為子時做到孝就好。


03《如父如子》

...

這是一部逢看必哭的電影,那一句“爸爸也是無人能取代的工作吧!”更是像長在了觀衆的淚點上,引得無數人落淚。這部電影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影片斬獲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獎。

影片講述的是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美滿的良多在兒子即将升小學時,接到了醫院的電話。他被告知朝夕相處6年的兒子沒有血緣關系,他的親生兒子在醫院被錯抱了。而錯抱的原因竟是當年接生的護士因生活壓力大,見不得别人幸福美滿故意而為之。

和男主一家同樣陷入窘境的還有齋木夫婦,兩個家庭都面臨着養子舍不得換回去,親生兒子又舍不得跟着别人的窘境。兩個孩子到底何去何從,故事的結局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确的答案,但男主良多在與兩個孩子的拉扯之間漸漸開始成長。

世界上沒有不需要學習就成長的孩子,也沒有生來就合格的父親。作為父親良多是不合格的,雖然他是個社會精英,但在照顧兒子方面,他付出甚微。兒子敏感内向,每次想跟他交流時,他不是在忙就是已經睡着了,更别提陪孩子玩耍。

有人說,父母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職業,也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孩子生下來不需要考試上崗,我們自動升級為父母,但在養育的過程父母們犧牲時間、精力來摸索和學習,并且直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才會下崗。

父母和孩子一樣都是在學習和成長,孩子是學習生存技能,父母是在學習如何養育下一代。


04《我是山姆》


...

這是一部曾獲得青年藝術家獎的影片,故事講述的是弱智父親和兒童署争奪女兒撫養權的故事。

山姆是一家星巴克的服務生,智商隻有7歲,獨自撫養7歲的女兒。有一天女兒的老師向山姆投訴女兒拒絕學習新的内容,原因是因為爸爸不會的内容女兒也不想再學。學校把這件事上報給了兒童署。兒童署起訴山姆沒有能力撫養女兒,山姆為了赢得官司找了一個從未敗訴的律師。山姆的官司得到了很多人幫助,有律師、朋友、上司還有從不出門的鄰居。曆經重重難關,官司最後還是敗訴了,女兒被領養了……

女兒被領養後,山姆開始自暴自棄,後來在律師的幫助下又重新開始了新生活。山姆在女兒被領養的那家附近找房子住了下來,女兒每晚都偷偷跑出來和父親在一起,山姆則在女兒睡着之後,把她送回去。最終養母被他們的父女情深打動,把女兒還給了山姆并答應要幫助他撫養女兒。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不斷的思考怎樣對孩子是最好的,我們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讓他受最好的教育。甚至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而對孩子感到抱歉。而這部影片告訴我們,愛與善良,從來都與智力無關,即使是正常人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親子問題。

我們也不是生來就會當父母,但是隻要我們願意付出愛和陪伴,在孩子心裡我們就是百分百。


05《完美的世界》


...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對不是父子的“父子之旅”。萬聖節淩晨,兩位逃犯布奇和普從監獄逃了出來,并闖進了一戶隻有單身母親的家庭。初次見面布奇将菲利普從普的暴力行徑中解放了出來,布奇從菲利普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菲利普從布奇的身上找到了父親的感覺。兩名逃犯把菲利普當作人質帶走了。

在逃跑的路上布奇像個父親一樣照顧并且教育菲利普,并用自己的方式懲罰了遇到的所有對孩子不好的人。菲利普在有機會逃跑的時候,選擇了留下來。布奇對男孩說自己隻害過兩個人,一個傷害了他的母親,另一個傷害了菲利普。這個缺失父愛的男人,其實心底并不壞,隻是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問題。

對于正常人而言,和一個逃犯的逃亡算的上什麼完美世界。對菲利普這個母親信奉邪教,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而言,布奇的關愛為菲利普補上了缺失的一角。布奇在菲利普的快樂中得到救贖,與童年缺少關愛的自己握手言和。

弗洛伊德曾說過,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從小父/母愛缺失的孩子,長大後尋找伴侶時,會傾向于能夠給他們類似父/母愛關懷的伴侶;從小受父母忽視的孩子,長大後則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影片的名字雖然叫做《完美的世界》,但其實是一部悲劇。布奇父愛的缺失令他走上犯罪的道路,小菲利普則從一個逃犯身上找到缺失的父愛。如果兩人都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又何需和陌生人構建完美的世界呢?

誰也無法預知未來,成人的世界分分合合,但孩子無辜。在童年給予孩子一份沒有缺失的愛是每個父母都應盡的義務。


06最後

長大後我們才知道,小時候那個高大的男人,好像變得矮了;小時候那個無所不能超人,好像變的渺小了。我們雖然長大,但這世間遮風擋雨的除了房子外,依然還有父親。

以上就是我推薦給大家的5部父親節觀影指南,祝大家父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