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全球勁收十億刀票房,讓人們見識了皇後樂隊的威力。但要論唱片銷量和文化影響,排在Freddie Mercury前面的還有幾位大神:John Lennon、Elvis Presley、Michael Jackson。都是英年早逝,都是故事和音樂同樣精彩,就看影視圈裡的有心人有緣人有錢人怎麼挖掘了。

于是我們迎來了搖滾之王Elvis。我不确定中國大陸有多少貓王的粉絲,畢竟他活躍的二十年正值國内轟轟烈烈的運動高潮。我就更無感了,時代差異加文化差異,導緻他的歌裡我唯一會唱的隻有《Love me tender》,還是因為凱奇的風騷演繹。說起來,“貓王”這個稱号(也是本片的中文片名)隻在華語世界流行,是綜合了他早期的兩個昵稱——Hillbilly Cat和King of Western Bop。記得我在丹麥時,一個朋友指着當地的一座建築告訴我那是仿Elvis的雅園(Graceland)建造的博物館(Memphis Mansion),我搞了半天才明白她說的是誰,然後又花了半天才讓她明白我們管那人叫cat king。

所以本片對我來講是很好的掃盲;聽聽歌,學學抖腿神功,見識當年女歌迷的瘋狂。隻是看完後再查資料,才知道兩個半小時裡面編的比不編的多。首先,影片以黑心經紀人帕克的角度來叙述,就相當于做了“一家之言僅供參考”的免責聲明。沒錯,真實的帕克确實很貪心,很愛賭,也擁立Elvis有功;但他的決定權其實很有限,很多大事,包括參軍、轉型、演電影、複出,可能更多是Elvis自己的主意。不過他說Elvis的死因歸根結底是對歌迷的愛,倒也不全錯;畢竟以愛之名也可以做壞事、錯事、傻事,就像Elvis靠藥物維持自己激情的表演最終喪命一樣。其次,片中幾個戲劇化的重大事件都是雜糅或臆想的,如遊樂園簽合同、演唱會被警察帶走、電視表演臨時換歌、賭城專場當衆解雇經紀人等。影片還插入肯尼迪、馬丁路德金、莎倫·泰特等名人死亡事件,想法很好但人為痕迹過于明顯。最後,影片反複緻敬福音音樂對Elvis的影響,還美化了他跟非裔美國人(比如B.B.king)的關系;這種有追求政治正确之嫌的做法不僅對他的其他合作者不公平,也将他博采衆長的音樂過于簡單化。最後的最後,他跟Priscilla相戀時,其實後者隻有14歲。這一事實被有意淡化,畢竟女方未成年人的身份(Elvis大她十歲)在今天是很敏感的。

當年Elvis的争議之處在于他打破了所謂黑人音樂和白人音樂的界限,以及有些保守派擔心他挑逗性的台風帶壞年輕人。本片在這兩點上都做了不少文章,所以算是抓住了人物的重點。但若說到深度和新意,就隻能洗洗睡了。片中帕克和Elvis的關系,就是我們想象中的經紀人和明星的關系:是朋友,但也因有金錢關系而做不了摯友;互相依存,但說到底前者是在靠後者掙錢。帕克是典型的吸血型管理,Elvis則是标(俗)準(套)的物質豐富精神空虛的明星/富人形象,正好讓粉絲和屌絲各取所需。綜上,作為一部中規中矩的傳記片,本片大概跟巴茲·魯赫曼的上一部作品《了不起的蓋茨比》水準持平(且都挺花裡胡哨的)。但神奇的是本片居然複刻了他《紅磨坊》的輝煌,獲最佳影片等8項奧斯卡提名。重現貓王風采的Austin Butler競争影帝,已經拿了金球獎的他能像Rami Malek(《波西米亞狂想曲》)一樣橫掃頒獎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