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語課》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該片的主角在被俘之後,竟然創造出了一門語言。

二戰期間,被俘的猶太人吉爾斯用半塊面包換到一本波斯人的書,納粹士兵掃射時吉爾斯假死倒地,他拿着書向納粹士兵宣稱自己不是猶太人而是波斯人,剛好德國集中營後勤軍官科赫一直在找波斯人,找到者可以得到十罐肉罐頭這樣的稀缺物資作為獎勵。科赫一直在找波斯人,想學波斯語,讓吉爾斯負責教他波斯語。吉爾斯暫時以波斯人雷紮的身份保住性命,但面對自己一無所知的語言,吉爾斯不得不憑空創造出一門“波斯語”,一開始科赫隻是讓吉爾斯随便說兩句波斯語,且定了每天學4個單詞的目标,由于科赫并不确定吉爾斯是不是波斯人,他又把每天學習的詞彙量增加10倍,導緻吉爾斯創造這門語言的難度又增加了,于是吉爾斯開始用集中營中關押的猶太人的名字作為詞根,創造出上千個波斯語單詞,漸漸的科赫對吉爾斯竟有了依賴,并開始袒護他,影片的最後,科赫帶吉爾斯逃出了集中營,兩人在不同的地方說着隻有他們倆能聽懂的波斯語,不同的是這波斯語使科赫逃亡德黑蘭的計劃敗露,吉爾斯用波斯語記錄下了納粹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