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完影片後的第一感受,是對導演羅德裡戈·普列托的由衷欽佩——這部賽道轉型的處女之作,着實打下了他身為電影行業“傳奇攝影師”的深刻烙印。

...

套用當下的流行表達:在導演魔術師般地鏡頭運用下,這部作為墨西哥魔幻現實主義開山之作的文學名著,仿佛又被安上了一個精緻炫麗的“美顔”濾鏡,讓觀衆對這個原本叙事精煉、情節跳躍、線索交織的“魔幻故事”,終于有了一次可見、可感的觀影體驗。

...

有心的觀衆若将電影和原著做個對照,還會有個驚人的發現(至少于我如是):導演對原著的改編是極為克制的,甚至到了幾乎“改編無痕”的地步——無論是從影片開頭自稱為佩德羅·巴拉莫的兒子Juan Preciado的出場,還是最終佩德羅·巴拉莫的死亡情景,又或是若幹條故事線索之間時空穿梭的鏡頭剪輯,簡直和小說原著相差無幾。

...

導演如此“操刀”,我想應該是他本人對原著魔幻叙事的由衷認同,無需再重起爐竈,對其重新進行大刀闊斧地“整容”。與其如此,不如做些錦上添花且又是自己強項的事,通過裝上“美顔”,讓原本虛無浩渺的文字世界在銀幕上得以具象化。

...

于我而言,導演的美顔技藝的分寸把握恰當好處,基本沒有過分誇張,做到了對原著記叙和描寫細節的“高度還原”。

有好幾處畫面,我特地找來了原文進行對照,還真的是一字一句地實現了畫面的形象化,足見導演的用心和誠意。

...

...

或許,有人會覺得具象化消減了原著的意境。但我想,導演的這次美顔式魔改絕對是利大于弊的:

畢竟在當下影像化占據主流的時代,這部被馬爾克斯大家贊譽甚至能通背全文的中篇小說,知曉者已然寥寥,即使它在文學界被公認為墨西哥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但難抵它淪為小衆作品的現實。

...

...

而通過導演的影視化改編,至少能讓世界上更多的觀衆了解這個隐沒在墨西哥廢棄小鎮的愛情故事,是文學的幸運,我想也符合墨西哥國民講述世界故事,弘揚文化的期待的。

...

即便它有些局限原著宏大想象的遺憾,但作為一次經典文學的當代化闡釋,這部電影隻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值得讓更多的人看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