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剛做這項目太不容易了。頂着資金壓力,經曆剪輯團隊換血,還為商業效果妥協(各種角色直抒胸臆的宣洩表達顯然是為了照顧普通觀衆的體驗),成品居然還能有這種完成度。雖然傳銷部分與其他部分的影像和剪輯很割裂,但整個故事特别完整。
 當然劇本有個不足之處,傳銷組織被破獲的過程太突兀,且兒子作為這個事件的核心人物隻有輔助效果,前面一系列的行動累計沒有起到該有事件終結作用。
 而且我覺得顧曉剛借鑒的古典傳說和現代背景其實比較難融合,前者依賴于有着自然風貌的山水環境,後者則封閉于自帶商業邏輯的當代都市,氣氛迥然。第一部《春江水暖》是家庭片,屋宇同綠樹并立,公園共江水一色,還沒這個問題。如果剩下的片子還要延續本片的思路,感覺可以借鑒下佩措爾德的《溫蒂尼》,把古代傳說元素用更符合現代背景的象征展現。
 但還是特别欣喜顧曉剛完全走出了屬于他的,獨具中國山水畫意境的影像道路。如果說《春江水暖》靈感來自于《富春山居圖》,模拟的是橫向展開的畫卷,這部則是融合了山、樹、塔、寺等縱向延伸的元素,模拟了豎直垂挂的長畫。各種瑰麗靜美的航拍美景,加上一些長鏡頭的恢宏調度,光是欣賞畫面就能心靈震顫。加上梅林茂那讓人凝神細聽的幽寥配樂,即使成片無法貫徹顧曉剛的個人美學,也已經展現出足夠令我沉浸的意境。
當古人進入現代社會(其實是短評寫不下,但總得有個标題)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為了明白我們與它們的距離,她花了整整一生…… 
 勁頭太猛了。從一開始那些熟悉的動物活靈活現地出現在鏡頭裡時,就感覺回到了童年癡迷野外生靈的時光。那些在科普讀物裡被反複提到的知識,竟在區區幾十年前還是一片空白,是從年輕的珍第一次見到黑猩猩的那一刹開始,一點一滴、長年累月地從遠觀到近 ...
 還算可以的落幕之作 
 7.5分。其實問題不少,導演層面剪輯單調且淩亂,尤其多人對話戲就是一幫人來回正反打,看得眼睛花。而且有幾場戲真的節奏略拖沓,閃回、預演的鏡頭多次穿插也是過于頻繁。劇本結構就是動作戲接解釋戲簡單循環,文戲部分總是一群人七嘴八舌講解,觀 ...
 這才不是憂郁症患者想毀滅世界的宣洩片 
 大概是目前觀影經曆中最震撼的片頭了。一幕幕油畫般光怪陸離或情感洶湧的慢鏡頭畫面,搭配激越悲怆的交響樂,真真搭起了一個配得上星球毀滅的盛大舞台。其中與真實名畫的融合也是一大亮點。從《愛欲之死》中了解到這部作品的深意。前半段開頭一切皆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