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頭太猛了。從一開始那些熟悉的動物活靈活現地出現在鏡頭裡時,就感覺回到了童年癡迷野外生靈的時光。那些在科普讀物裡被反複提到的知識,竟在區區幾十年前還是一片空白,是從年輕的珍第一次見到黑猩猩的那一刹開始,一點一滴、長年累月地從遠觀到近伴,從觀察到接觸後獲取的。了解這橫跨她足足大半生的曆程後,方知學到的那些短短的知識點背後承載了何等曆史分量。

觀影過程中,第一次被黑猩猩身上展現的生命情感深深觸動,它們的感情、個性、交流、争鬥、愛與親近、依賴與成長,這些生老病死中包括的種種其實都與我們大同小異。而人類秉性中友善與殘忍的兩極也都來自于靈長類動物的基因傳承。珍與黑猩猩們的生命軌迹也奇妙地深入交融,她既從它們那裡學習反思,也用自己的生命體悟加深了對它們的理解,經曆了自己小家庭的組成壯大與分離變遷,也目睹了黑猩猩族群的分裂鬥争與和諧不再。面對罹患重病苟延殘喘的黑猩猩夥伴,珍完全不顧人類與野獸、研究員與被研究者的界限,毅然決然以同心共感的同胞的立場讓它痛快體面的死去。恰如我們目睹了芙洛與弗利特這對黑猩猩母子從最初親密無間依偎歡樂,到孩子長大後無法獨立依舊與母親難舍難分,到母親去世後孩子終日消沉最後郁郁而終,整個過程中的幸福、憂慮與悲傷感,都與面對同類時如出一轍。

本片大量影像都來自于珍的前夫雨果,這裡頭記錄了珍當年最青春活力、溫情俏皮的樣子,也保存了自然界從微觀的蟲鳥躍動到廣袤的野獸遷徙等一系列或精美或壯觀的畫面。他與珍的故事經曆也是讓人唏噓,從本以為理想一緻共同成全彼此追求,到生養孩子後珍不得不承擔了更多母職責任,直至最終為了兩人不再兼容的事業徹底分道揚镳。所幸珍和母親都是主體性極強的女性楷模,沒有走向為了托舉丈夫事業成全家庭完整而犧牲自己人生理想的悲哀結局。其中自然界瞬息萬變的殘酷無常也幫助她擁有打破穩定卻無解的現狀,擁抱自由變化的底氣,從此世上多了位曆史長河中開辟一條支流的傑出女子。

本片的配樂很打動我,鋼琴、長笛、鼓和弦樂的組合變化,使一段段旋律分别表現出悠然、欣喜、傷感、驚險等情緒色彩,促使我觀影全程都深切投入了飽滿感情。剪輯水平也很不錯,新舊影像交織及珍與黑猩猩行動交叉的設計、散亂鏡頭組成場景後視點不亂、節奏推進不急不緩恰到好處,都很看出其功夫,不負其摘得的相關獎項。雖然整體不算特别頂尖的紀錄片大作,但依舊能讓我看得心滿意足。


(本以為隻是部平淡講述動物研究經曆的紀錄片,沒想到看得我情感反應如此強烈,甚至結束後久久不平,直到寫這些文字時依然胸内沉郁、橫膈肌酸脹。可惜費了老牛勁寫下的這些字句還是難以道盡此片留給我的深深回響,也無法充分還原其本身的優秀之處,總還是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