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姐、杉姐
本文首發微信公衆号《伊姐看電影》
觀銀幕之光,見衆生之情
01
前幾天,張偉麗的海報,在美國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刷屏了。
...她打了一場可以載入曆史的女子賽事。
張偉麗在這場比賽中升重10磅,首次升級,打了蠅量級比賽。
此前,她已經在草量級UFC(全球頂級職業綜合格鬥賽事)比賽中,拿下三次冠軍,在這個區域有絕對的統治力。
但這次比賽,張偉麗失去了體重優勢,對方又是常勝冠軍“子彈姐”舍甫琴科。
難度等于, 難上加難。
但堅持繼續升級,一方面,為了更好的成績。
媒體把張偉麗的升級比賽定義為:為了(沖擊UFC)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拳手。
...另一方面,張偉麗今年35歲,舍甫琴科38歲,兩位走到職業生涯後半段的超級格鬥女王,在此時的對決,被媒體評為“現在不打,以後就沒機會的超級對決”。
很多中國觀衆,為了看這場比賽,專門去了紐約。
...
...和王嘉爾同框,張偉麗是被他護在懷裡的那一個。
...
...吵完架,坐着電動自行車就走了。
...
...偶然的機會,張偉麗接觸了武術,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又開始學習散打和拳擊。
17歲,她拿到了河北省青年散打冠軍。
但同時也受到了強制退役的判決書,因為長期超負荷且不科學的訓練方式,17歲的她,已經滿身傷病。
為了謀生,她也曾像家人期待的那樣,學美容美發,當老師,隻為以後好找對象。
...2019年,她在深圳站比賽中,42秒TKO擊敗傑西卡·安德拉德,成為中國乃至亞洲,首位UFC冠軍,徹底颠覆世界對中國力量的想象。
全場歡呼,驚天動地,張偉麗對着鏡頭激動地說:“我叫張偉麗,我來自中國,請記住我!”
那一刻,她向世界宣告,中國力量,以最無可争議的方式,登上了世界格鬥之巅。
一時間,張偉麗的名字,迅速傳遍了格鬥圈。
...整部片子中,沒有太多冠軍的氣勢,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憋屈、眼淚、彷徨無措……
那時候的張偉麗,已經30歲+,全身傷病,體能下降,明顯完不成老教練蔡學軍的訓練要求。
...片子裡,張偉麗和蔡學軍有一半的時間,在吵架。隻要蔡學軍一張嘴,張偉麗就開始出現挫敗感。
...表現在生活裡,就是張偉麗除了訓練,沒有任何個人生活。
...訓練沒有突破口,身邊一群不懂自己的大男人,張偉麗每天的汗水多到能從衣服裡擰出來,淚水,也一點都不少。
她說,感覺自己就像個機器,每天除了無目的地訓練,什麼都幹不了。
蔡學軍這種訓練方式沒辦法評價,因為沒有苦練,就不可能有張偉麗的第一個金腰帶。但也要承認,這樣的訓練方式,也是諸多條件限制下的産物。
片中有個很明顯的對比,張偉麗一直跟蔡學軍要一個訓練計劃,為此跟教練團隊吵了不止一次,最終也沒有要到一個計劃。
但是在紐約,國外的教練團隊第一時間就拿出了她夢寐以求的訓練計劃。
在國内一直沒有突破的技術,第一時間,就有了突破性的進步。
新教練反問國内團隊,明知道她經常因為超負荷訓練而擔心受傷,為什麼一定要讓她超負荷訓練?
新教練堅持認為,32歲的老選手,應該靠技術和智慧取勝,而非汗水。
他們找人來模仿張偉麗要對陣的選手,全方位精準定位,用太空艙等高科技體驗高壓環境。
甚至找來了“觀衆團隊”,有人加油,有人噓聲,提前體驗了賽場環境。要知道張偉麗在上一場比賽中,聽到全場噓聲,開場就蒙了。
賽前,國外教練團隊安排張偉麗抽血,之後分離血清,注射在受傷部位,幫助張偉麗迅速恢複了傷勢。
蔡學軍都震驚“他們真的是會有很多這種技術”。
最窒息的時刻,是賽前的極限減重。
張偉麗要在高溫鹽水裡熏蒸,之後裹上錫紙、幾層棉被、帽子脫水。
第一回合就已經讓她幾乎虛脫,但這樣的過程,她堅持了三次,痛苦到沒有知覺。
幾位男教練怕她出問題,守了她整整一夜。
...
...輸掉比賽,爸爸媽媽在鏡頭前哭。赢下比賽,爸爸高興得高血壓上來,需要跑到醫院拿藥。
父母早就不需要她去拿冠軍改善家庭條件了,隻希望她能早點退下來,安安穩穩過普通人的生活。
張偉麗的金腰帶背後,有汗水,有決心,但也有團隊人際協作、資金扶持、家庭的犧牲......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是整個團隊的協作扶持。
太多太多的人事物,淹沒在“冠軍”的頭銜裡。
04
有人覺得,張偉麗這次升級比賽,是自讨苦吃,堵上全部身家,成為loser,真的很不明智。
...不管在台上還是台下,人都是一口氣。
...她從不内耗自己,習慣活在當下,更不會刻意追求第一或唯一。
《永無止境》裡,張偉麗有一段發言,我印象深刻。
她指着一杯水說,這杯水是自己,因為喝下去就變成了身體的一部分,所以要心懷感激地喝它。
張偉麗的人生很小,小到隻有訓練、比賽、家人和狗。
但她在閉塞又狹小的空間裡,找到了人生廣闊的意義,這本身就是一場極緻的修行。
她說她想清楚了比賽的意義,每一場都是和自己打。
她在長久的比賽裡,是身體的肉搏,也是思維的頂級修行。
賽後采訪中,張偉麗表示要感謝自己:“最後我想感謝一個人是張偉麗,因為偉麗是一個跌倒了可以站起來的人,是一個沒有放棄的人。”
張偉麗一場比賽,能拿到1000多萬的工資,這對于物欲并不高的她來說,早就夠了。
之所以還在升級,還在挑戰,純粹是因為:想走出舒适區,夠一夠更高一級,看看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
看,錢還是流向了不貪婪的人,不缺錢的人。
她的修行,決定了她的财富值。
這些年,大家都在讨論她的性别,認為這樣的女性,很難被愛,很難有正常的婚姻生活。
但借用張偉麗的一句話回答就是:誰說沒人喜歡我?而且,我為什麼要有這些?
有人問她,你有絲巾嗎。她回答說:絲巾是什麼?
被問到哪個女明星最美時?她的答案是:我說我自己行嗎?
還有人問張偉麗,跟你談對象,會被家暴嗎,她的回答非常機智:“給錢了嗎,還想挨我打。”
...張偉麗的意義,不止在賽場。還在于,她用所有比賽和人生态度,重新定義了“女性”的身份。
我們常寫娛樂圈的女明星,但張偉麗,讓我們沒辦法下定義,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全新的、掙脫了世俗框架的女性,就像從石頭縫裡忽然蹦出來的孫悟空一樣。
她能量巨大,被所有人羨慕,無法框架,無法定義。
寫到這裡,由衷地感歎,張偉麗三個字,真的太偉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