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隻是注意到電影中低回反複的小曲“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查閱網絡得知,這是一首有名的傳統粵曲,名字就是《客途秋恨》。
這首粵曲的創作史可追溯至清代嘉慶年間,最初是一個名叫纓艮的學者描寫妓女凄婉生活的詞曲。清代道光年間,南海人葉瑞伯重編該曲。20世紀20年代,編劇家黃少拔改編成粵劇。現在從音樂播放軟件中,可以輕易找到最富盛名的白駒榮的粵曲演唱版本、張國榮的粵曲演唱版本以及其他衆多改編版本,其持久的生命力可窺一斑。
近代版本描述的是國仇下的愛情悲劇,唱詞、曲調以及經典唱法都透着一種破碎感和悲涼感。許鞍華導演用這首粵曲作為電影名字,借以伸張主題、烘托意境,真是十分契合,碰撞出一種粵曲和電影相互映照,戲中有戲、情中有情的延伸感。
在浏覽相關信息的過程中,我又意外得知這部電影帶有導演半自傳性質,因而對個中情懷和用意有了更深的理解。不知出生于粵語地域内的觀衆有多少人和導演一樣,兒時聽着《客途秋恨》長大。那種沉澱在記憶深處的調子一旦響起,該是會聽曲入境,舊情叠起,夢回故土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