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别人說《霸王别姬》不是陳凱歌拍的的時候。
他總能用一部部作品證明自己确實不是那塊料,《志願軍雄兵出擊》如此,《志願軍存亡之戰》又來一次。
《志願軍存亡之戰》的第一個鏡頭是一群白鴿飛過,滿滿的陳凱歌印迹。
但願後續劇情不要把他那詩人的所謂浪漫、詩意和虛無的氣質帶到電影當中,怎料事與願違,過于高估陳凱歌的情操了。
不是不允許這種風格,像朱一龍揮舞紅旗以舞台劇的形式向父親闡述地圖那一段就挺好,有上世紀傳統戲劇的影子,能把人帶回到那段激情燃燒,保家衛國的歲月。
還有彭總給的那顆糖可以類比上甘嶺的蘋果也是比較不錯的解法,陳凱歌要是一直這樣下去也挺好,可他非要自以為是,妄自尊大。
當視角一到朝鮮戰場,陳凱歌就壓制不住自己夾帶私貨的心情。
讓他兒子陳飛宇從松骨峰下來後先失憶後無組織無紀律的從醫院逃跑,遇到美軍的冷槍又立刻化為戰神,子彈打不着他,三兩下解決戰鬥。
而後病好記憶恢複又給了他一個大場面的登場高光時刻,後面每到關鍵節點都是陳飛宇大顯身手化險為夷,可以預見的是第三部上甘嶺戰役極有可能還會有陳飛宇,阿瑟看似走了,其實一直都在。
倒不是說沒有這種萬中無一,可這完全是美式思想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戰争片拍法。
原封不動的搬到抗美援朝就喪失了原本就有的真與情,也讓内核變了,可以學好萊塢的技法,但把他們的思想也複制過來,與虛無主義無異,借用志願軍的題材捧兒子陳飛宇的心思太明顯。
這段曆史還沒過去多久他們就開始歲月史書了,娛樂圈妄圖文化演變的人還有不少,需要時刻引起我們的警惕,文化的陣地寸土不讓,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屆時再補牢就困難了。
當你以為陳凱歌僅僅這樣就完了,那你高估他的道德底線了,實際上他還有很多無下限的改編。
夜幕下,在兩方焦灼,生死一線之際,敵人的坦克大炮就在不遠處,我方聽到歌謠後迅速起身大合唱暴露位置,而對方也十分配合,沒有炮火攻之。
如此降智的做法隻滿足了陳凱歌的詩人浪漫情結,隻想用無意義的情節來推動觀衆的情緒,罔顧事實,純憑借臆想拍作戰,太想當然的“我覺得”,而非依據史實的“合理性”,把打仗當成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愧對革命先烈的的浴血奮戰。
結尾也收的有些潦草,如何把跑團運上來的過程十分精彩,陳凱歌卻閉口不談,僅僅一波火力覆蓋便結束。
明明可以再次彰顯志願軍的素養,他偏偏選擇了删減,最後傅崇碧眺望遠方的設計也不太好,還不如直接按照曆史來。
當63軍撤下陣地,彭總親自去看望,哽咽說道:“祖國感謝你們”,傅崇碧經搶救蘇醒後第一句話就對彭總說:“我要兵”,彭總斬釘截鐵的說:“給你兵,我給你補 2 萬。”
這樣遠比現在更加振奮人心,也能感受到戰争的慘烈和先輩們的悲壯,反觀現在有些平淡了,哪怕陳凱歌多看幾遍《鐵在燒》也不至于隻在花與歌上下文章,忽略了什麼是重點。
或許,有些觀衆會因電影而落淚,但真正打動人的是曆史本身,不是陳凱歌的春秋筆法,把個人利益淩駕于國家之上。
這麼糟蹋題材,簡直令人發指,類似的主旋律多了,曆史就變了,下一代的曆史觀也被影響了,這種電影不該成為主流,應該被丢進曆史的垃圾堆。
不過,《志願軍2》确實比第一部進步許多,但也僅限于跟陳凱歌自己比。
首先是講清楚了為何要打鐵原阻擊戰,一是防止美軍第二次仁川登陸,二是部隊需要休整。
三是退無可退,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不是退回鴨綠江能解決的,四是李奇微摸清了志願軍的後勤問題,使用禮拜攻勢、磁性戰術、火力壓制對志願軍造成了莫大的威脅。
其次是一改國産戰争片的通病,不再是堆積人海戰術。
因為志願軍能取勝,除了意志和信仰之外還有絕佳的戰術素養,而陳凱歌拍出了軍人的足智多謀和靈活多變。
如塹壕戰,反坦克,聲東擊西,炸水庫阻敵,化整為零等,以及許久未見的在戰争中學習戰争和以戰養戰。
可這些本該是加成的地方,大多數被陳凱歌拍成了無謂犧牲的煽情片段,讓人懷疑陳凱歌根本沒有查閱史料,軍事顧問可能也隻是走個過場。
隻是綜合來看,《志願軍2》依然是不合格的。
愛國不是爛片的免死金牌,也不是有些人的中飽私囊,更不是某個人的墊腳石,陳凱歌之流在浪費了太多好題材的同時也削弱了主旋律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