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8½》大抵算是費裡尼的一部自傳,私以為它仍是這樣一部電影:你不是在其中尋找導演的意圖,而是找尋自己。好的電影有時不像一部翻開供人直接閱讀的書籍,而更像一面鏡子,你看見你,我看見我。何為夢境與現實的關系?何為意義?這也是我近日常常思索的問題,所想象的事物總不能夠與現實對接,夢與實際成為了割裂開來的存在,對我來說,夢裡的狀态或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但由于現實世界的規則、情感等種種關系,你實際上成為的是“自我”。就如同電影中的圭多,他想要完成自己理想中的電影,但編劇的批評、制片人的施壓、教皇“指點迷津”時的不知所雲、與妻子的情感問題等等都令他難以達到想象中的目标,最後更是絕望地發現電影的關鍵“缪斯女神”克勞迪娅不過隻是空有外表的庸脂俗粉,最終在記者的圍攻下想象自己飲彈自盡。人在追夢的時候總會受到經曆、記憶、感情、現實條件的種種影響,這一問題如何可解一直困擾着我,但《8½》似乎給出了答案,至少,給出了尋找答案的方式。我通過它最終感受到了'asa nisi masa'的存在,即'anima',意大利語中的“靈魂”。何為靈魂,靈魂是湧動于我們體内的欲望,是我們的思想,是幻象與實際的中和,是我們行為的本源。圭多最終選擇了跟随自己的靈魂,讓幻想與現實、欲望與純潔、過去與現在、本我與自我握手言和。我們也應當理解與寬容現實的泥濘,繼續人生如馬戲般的循環往複,讓夢與現實在這樣的循環中新陳交替,浮沉相接,讓生活與藝術水乳交融,變成一場生命的狂歡。
as a nisi masa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隻是一點感受
對于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我一直傾向于感受而非解讀,也不想顯得虛僞和冒犯。他的語法是詩性而神秘的,有時給我一種恍在夢中之感,在這種時候,才得以聆聽寂靜,思索思索本身。也因為他的影片極其驚豔(好俗的詞,但恰當)的鏡頭設計,即使内容晦澀也不 ...
聖血
精神病人如何走出童年的邪典童話。看開頭的時候沒想到會這麼喜歡,樸實無華的鏡頭設計與調度,我帶着看流水線電影的心情往下看,卻着實被故事打動了聖血是母親的信仰;是病象死前嘔出的污物——對性的可怖印象;還是刻在胸前的鷹——父權壓迫的象征。 ...
grandmother
影片所有角色都塗着白粉,大概是表現疏離。剛開頭的場景莫名想到小鳄魚愛洗澡,模仿性交,祖父母輩生下父母,父母從土裡鑽出。父母的配音都是狗叫——他們在草叢中像動物一般憑借本能交配,男孩從土裡鑽出。一次性沖動的産物,叫做孩子,這就是詭異的 ...
lola
《lola》有對于階級社會的諷刺與批判,大概也有法斯賓德的妓女情結(或是一貫以來對于被壓迫群體的同情),講述主角lola作為被壓迫的底層女性如何在與不同男人周旋中生存并做出抉擇戰後的德國經濟膨脹,社會生活腐敗、糜爛,沒人能夠在資本即 ...
我平生從未看懂一部電影,隻是去感受它們
《假面》是一部極端形式主義的乃至具有先鋒性與實驗性的電影,伯格曼在采訪中說道《假面》就像音樂,“無關看懂與否,而應感性地體驗”。電影開頭是一連串割裂的、詭異的意識流剪切片段,你很難具體地去分析這些它們,隻能感受其中所傳達出的那種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