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給我沖擊太大了,昨天看完寫了一句話短評之後還久久不能move on,決定再展開寫寫。

在看之前,所有的簡介和評論都把這部電影指向政治辯論——一個左派妻子和一個保守黨丈夫的争執。整個故事也是圍繞這個話題展開,1988年執政的保守黨第28項法規,宣布任何組織不得支持同性戀活動且企圖提高同性戀在社會中的接受度。兩天前剛在廣播中為此項法規背書的Robin正是保守黨的官員,而在家長期酗酒的妻子Diana卻堅決反對并批判保守黨和丈夫的行為。從被狐狸毀掉的花園開始,兩人唇槍舌劍,Diana指責丈夫代表的上層社會的僞善和自私,Robin嫌棄妻子長期呆在鄉下酗酒變得偏執多疑。

争吵由此展開,Diana總是用嘲諷的語氣評價Robin,而Robin一邊說着“懶得跟你吵”一邊反唇相譏。當争吵繼續進行,一個從沒出現的人物卻被反複提起——孩子。Diana總是提到一個叫Tom的孩子,而每當她提起時,Robin都會憤怒地回複Don't you dare!,仿佛這是一句禁語。Diana懷疑Robin在外面有了情人,因為每周三他都會離開,并騙辦公室的秘書說他和家人在一起。這周三因為極力想要勸說丈夫不要參加第二天針對第28項的辯論,Diana親自去Robin的公寓找他,卻撲了個空,而Robin甚至一夜未歸。失望透頂的Diana回到家聽到丈夫在電台裡為維護第28項的慷慨陳詞後更加難過,于是在周六的早晨挑起了這場争吵。Diana繼續指責Robin:誰都可以為這項條例背書可為什麼偏偏是你去了?!

……

刻薄的語言是盾也是矛,真相通過這場争吵抽絲剝繭,在最緊張的時刻浮出水面。Diana和Robin的兒子Tom16歲時在一家人經常一起遊泳的湖裡“突然死亡”,之後的十幾年裡Diana一直沉溺在自責之中,隻因為她在意外看到兒子穿着自己的禮服時沒能正确地引導和幫助他而間接導緻了兒子的死亡。Robin将兒子的意外歸咎于“同性戀”這種“不正常的病”,所以堅決支持第28項。而Robin每周三的出行都是去Tom發生意外的湖邊緬懷兒子,在為第28項辯護的前一天,Robin在湖邊呆了一整夜。

一個自責的母親和一個憤怒的父親,在兒子去世之後的這麼多年裡漸漸疏離,卻不知道對方也從未從這場悲劇中抽離出來過。母親怨恨當時的自己沒能鼓勵和支持兒子,父親錯誤地認為兒子是受到了外界的影響才“誤入歧途”,兩人堅持自己的想法并把這一切都封存起來不再提及。

林賽不用歇斯底裡的呼喊也能讓那份絕望的自責傳達到每一個人的心裡,Alex不用慷慨激昂的言辭也能讓我們共情一個生在充滿偏見的時代遭受不公的男孩。從後半段眼淚就再也控制不住,最後兩人說出He could’ve thrived時,心裡仿佛沉沉地墜着一塊巨石。

這是一部細膩的劇,兩位演員僅僅通過語言就能直擊人心,一個從沒出現的男孩通過他們的叙述讓每一個人為他的遭遇感到惋惜。在看過Everybody‘s talking about Jamie這樣令人振奮的音樂劇後再看這麼一部令人心碎的劇,讓人不禁感慨,思想和社會的進步對每一個少數群體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每一個堅持自我的人,都是多麼的勇敢和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