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以“期盼生存、感動愛情”來描述《哈爾的移動城堡》,呈現出一部現代社會無法實現的“戰火中的愛情劇”。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它有着很鮮明的反戰主題;它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獎;它一如既往的擁有唯美的畫面,以及美好純淨的人性。

愛情裡,原本懦弱羞怯的蘇菲,放下焦慮,實現自我成長、自我認同的心路曆程,非常具有感染力,我這樣的50+的大媽看得居然熱血沸騰。

是啊!誰還不曾為自己的平凡而焦慮過呢?就看你怎麼解開心結了。

當然,蘇菲的經曆,就有點特殊了。

...

01

蘇菲,是這部動漫的女主角。

她曾經是一個孤單而羞澀的小姑娘

一個原本18歲羞澀内向的小姑娘,一方面是帽子店的制帽高手,一方面在生活中卻是一個小透明般的存在。無意中得罪女巫,被變成90歲老太太,反倒因此放下心結,走進了她喜歡的魔法師哈爾的心裡。

曾經的蘇菲膽怯、羞澀,又孤獨。不能和妹妹一樣,勇敢為自己而活。

雖然不喜歡帽子鋪,但是因為那是父親生前的産業,所以一直盡心盡力地幫繼母操持勞作,不能下定決心放棄一切離開。

鎮子上傳說,魔法師哈爾專門偷漂亮小姑娘的心來吃。蘇菲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我又不漂亮。”

路上遇到士兵攔截,蘇菲也不敢反抗,帥氣紳士的哈兒正巧趕上,帶她飛越屋頂,輕松脫困。

蘇菲是滿心歡喜的。

可是,那又怎樣?怎麼看她和他似乎都不會再有交集。

...

02

一個小女孩心中,“最重要的”絕非是金錢與聲譽,往往是某個摯愛的人。

看到影片,大多數女孩子都會被哈爾的帥氣迷人所吸引,其實,影片想要着重表現的是蘇菲的勇敢與善良。她即使變成了老人的醜陋外形,卻因為善良勇敢的心而散發出美麗的光芒。

影片最美在蘇菲,是蘇菲的愛和美麗的心挽救了哈爾,帶來了和平。

蘇菲愛上了哈爾,沒來得及體味甜蜜,卻被心懷嫉妒的魔法師變成90多歲的老太太。

令人驚奇的是,她沒有抱怨,沒有哭泣,在短暫的震驚之後,反倒坦然接受了這個可怕的現實。

...

她簡單收拾了一下,就離開了自己并不留戀的帽子店,踏上未知的旅程。以前沒有的勇氣,反倒在變老變醜之後自然擁有了。

沒想到,放下心理包袱的她,奇遇般闖進哈兒的城堡,自說自話地做起了城堡清潔婦,也借此機會進入哈爾的内心,發現他也是個孤獨的孩子。

她清掃象征哈兒内心的髒亂城堡,她安慰孤獨戰鬥的哈兒。

哈兒因為反戰而對抗他的老師,但是又沒有勇氣面對老師。她居然還冒充哈兒母親,陪着他去見她。在和老師的對抗中,蘇菲替哈兒拒絕老師讓哈兒參與戰争的要求,勇敢挺直腰杆,幾乎也成了一名勇敢的戰士。

那一瞬間,衰老的她,竟然重新變得年輕漂亮。

這就是愛的力量。

...

在影片的後半段,蘇菲來到哈爾記憶中的星空下,地上開滿白色的小野花兒,流星劃過,兒時的哈爾從水邊的小房子裡奔跑而出——這就是哈爾打開心門,将愛情交付蘇菲的一瞬。透過這唯美的畫面,觀衆感受到了執着、動人的愛情。

勇敢的女孩、廣闊的天空,讓人不由得感歎:“這個世界多麼美好,活在和平與愛之中,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

03

破罐破摔,需要孤注一擲的勇氣。

從18歲的花樣年紀,瞬間變成90歲的老太太,蒼老、病弱、行動不便。震驚慌亂之後,蘇菲不再膽怯,反而勇敢地選擇離開,獨自一人走上未知的道路。

原來自己最好的改變,不是變成他人所期待的樣子,而是放下期待和焦慮,與自己達成和解,享受當下,珍惜身邊人。

變老以後,蘇菲反倒如釋重負。

反正也就這樣了,再壞還能壞到哪去?貌似“破罐破摔”,實際是放棄焦慮,認同真實的平凡的自己。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這樣平凡而又不甘心的人啊。内心的焦慮,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失敗的,看不到自己獨特的優點。

自我缺乏認同的他們,總是會不自覺地想隐蔽進人群,成為世界上的透明人。

他們之所以如此選擇,不是源于他們對世界的厭惡,而是源于他們對這個世界保有太多期待。

在内心深處,他們也渴望得到别人的關懷與喜歡,他們也會笨拙地改變自己,努力變成他人所期待的樣子。

隻不過,在别人看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在他們眼中卻難如登天,怎麼也做不好。

于是,迎合社會和期望落空,成了常态。焦慮和失望,變成常态。

蘇菲的感人之處,就在于能夠及時放下,拿出孤注一擲的勇氣,反倒成為保護哈兒、幫助他破解魔咒的人。

放下執着,世界和你一起變得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