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讀了小說《熊鎮》的一部分,使我有信心買了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又發現有電影,先看電影也無妨。

電影以頗帶戾氣的主人公跟售貨員争論他能否憑優惠券加35塊錢買一束花店裡寫着“憑優惠券70元兩束”的花開頭,把我們帶入這個決定去死的男人的世界。

他帶着70塊買的兩束花去了墓地,墓裡埋着他思念的人。他像個社區環境的捍衛者也像個強迫症患者,一早起床撿拾社區裡的煙蒂、記錄亂停車輛的車牌号、沒收亂停放的單車、翻看垃圾桶确認垃圾分類情況、确認車輛無法開進社區……

一早出門上班,被告知,他服務了43年的工作不再需要他了。

他把現有生活稍作整理。打上領帶穿上西裝, 再看一眼架子上笑靥如花的照片,他笑了,那是我們第一次看到他笑,照片裡的人應該是墓裡的人,他愛的人。他讓相片背對自己,因為……不能讓她看到自己自殺的畫面。沒上吊成功的第二個原因是窗外的孩子,不能讓孩子看到自己自殺。此後他多次嘗試自殺,均已失敗告終。離死亡最近的那次自殺,上吊的繩子斷了……看來是命數未到。

他不給别人添麻煩,總是别人麻煩他。幫鄰居停車、教鄰居開車、幫鄰居照看小孩……他不擅長應對,但并不讨厭。

從善良的鄰居帕維娜的角度看,她似乎知道了些什麼。幫助他人不是施舍同情,有時候隻需要給對方一個幫助别人的機會,她一次次求助一臉不情願的傲嬌的歐維。被需要是人類重要的需求,幫助别人有時候是拯救自己。


他對女鄰居敞開心扉,我們慢慢了解了她已故的妻子索尼娅。


歐維妥妥的是一枚直男。第一次跟喜歡的女孩子約會,他義正言辭地說“你遲到了15分鐘”。

他跟她聊大多數女孩子一竅不通的汽車。

他說,他吃過飯才來的,因為那樣女孩子才能點自己想吃的,也就是說他也沒打算太委屈自己。

全程尬聊模式,但女主沒有一點不高興,甚至主動吻了他。

索尼娅看到了歐維的笨拙裡飽含深情,那肯定是比經驗豐富的談笑風生更接近愛情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很難追,那你很可能追錯人了。


兩個人互生情愫的時候,一切都自然而然。 

第一次見面她幫他付了車費,然後就隻是笑着盯着他看。

第二次見面,他要還她錢,她說,你幹嘛不請我吃個飯呢。

第三次見面,他解釋自己撒過的謊準備逃跑時,她給了他一個深情的吻。

然後她問他喜歡什麼,他說房子,她鼓勵他花兩年時間成為工程師。


換個角度,按流行的話說,索尼娅是個撩漢高手啊!那樣的笑容誰抵抗得了啊。

想成為索尼娅那樣美好的女子,她知道自己要什麼,自信、勇敢、主動、熱情、樂觀、善良,閃閃發光。

車禍之後,她說,要麼死,要麼好好活着。


歐維雖然不善言辭。

但當她說書太多的時候,他說,那我再多做一個書架。

她出車禍之後,他為她改造了廚房的竈台,他為她想去的工作地點鋪設特殊通道

當别人想借宿他家的時候,隻要搬出他的軟肋“索尼娅在的話……”他就隻好妥協。

你看,情到濃時,愛是不需要通過“你愛我嗎”來确認的,它會從生活細節裡跑出來。



人是需要羁絆的,情感的羁絆最佳,哪怕隻是工作有時也還能讓人再撐一撐。

如果無以寄托,那巨大的虛無感可能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