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裡根索帕.史密斯曾說過,生命隻有倆個目标,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的。
而在追求的過程中,肯定沒有一帆風順的,在這其中,必會産生抱怨。
抱怨,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情緒發洩通道,當我們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受阻時,都會不自覺地抱怨,它是一種正常的感情宣洩。
如果一味地假裝一個好的人設,而最終擊垮了自我的内心,那還不如随着自己的心願,把怨氣發出來,再繼續幹該幹的事。
對于同樣的事,有的人,隻是抱怨一下,就讓它過去;而有的人,還能抱怨一陣;還有的人,卻能抱怨終生。
有的人,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覺得自己的命不好。
其實,等你把這抱怨放下的時候,也就是你的命運好轉的時候,因為一旦放下了執念,就會釋然,好運也會再次光臨。
不同的人,對于挫折和壓力的感受不同,對待它們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抱怨的逃避責任的借口
在《都挺好》中,在生活中喜歡抱怨的人,當屬蘇大強,他總是抱怨蘇母管得太嚴,家裡的事從不讓他插手,其實,是他沒有生活擔當能力,才逼得蘇母親曆親為,所有的事情,不得不自己一肩扛起。
當大媳婦兒知道蘇大強為了買房,而全然不顧蘇明玉和蘇明成的死活時,她開始後悔,答應幫蘇大強買房。
她覺得,蘇大強是個自私無能的人,她實在是無法接受他的為人,于是在買房之中,她中途回了上海。
蘇大強後來買房,才發現此前看好的房子,已經被賣掉,這次,他不依不饒,還埋怨大兒媳做事不牢靠。
但是,他從來沒想過,真正的原因,是他為人處事太差勁,隻想着自己,從未考慮過别人的感受,他把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推得幹幹淨淨,而使得衆叛親離,沒有人再願意幫他。
像蘇大強這樣的人,把抱怨當做借口,來逃避責任,沒有一定的擔當,最終讓兒女們看不起。
生活中的責任,不能逃避,否則,當時你躲過去,後面還會加倍的壓過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抱怨是工作無能的表現
在工作中,不停抱怨是無能的表現,柳青對于工作的埋怨,多于肯定,他抱怨之後,總是帶着情緒工作,會自然流露出一種不滿的情緒。
柳青個性比較急躁,他雖然有能力,有才幹,但還是工作稍有差池,就喜歡抱怨,而工作中,哪有那麼多一帆風順的事?
并且,以他急躁的性格,總是在與敵人持續較量中,就敗下陣來,因為他缺乏一種後續的力量————韌勁兒。
他向蘇明玉抱怨孫副總對他進行排擠,并萌生了退卻之意,他要求蘇明玉立刻給他答複,否則就要走人。
蘇明玉讓他在等等,她正在和老蒙聯系,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柳青的個性過于張揚,最後與孫副總短兵相接,而被迫離職,幸虧蘇明玉及時相救,才保住他的職位。
作為一個部門的上層領導,僅靠抱怨,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必須找到問題之所在,盡快解決掉,才是上策。
後來,在蘇明玉的幫助下,他和蘇明玉制定出解決的方案,最後,他們取得了勝利。
有抱怨的時間,不如去改變工作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正常進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把抱怨的力氣,用在提高工作能力上
蘇明玉的二嫂朱莉,自從和蘇大強住在一起,真是用盡心機,來讨好蘇大強,但還是讓他不滿意。
其實朱莉也是一肚子委屈,與老年人一起生活,生活方式不同,必須要忍受和遷就蘇大強的習慣,時間長了,朱莉就開始抱怨。
但她想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盡量多加班幹活,晚一點回家,這樣就可以避免相互尴尬。
于是,她把抱怨放在一邊,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上,經過一段時間,她的工作效率急速提高,工作能力有了極大的改善,領導也看在眼裡,準備提拔她。
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她把這種消極的思想,轉化成了積極的力量,并取得了勝利。

圖片發自簡書App
抱怨隻是一句話的事,誰還能記它一輩子?
蘇明玉作為江南分部的總經理,管理的事情很多,當孫副總在江南分部,設立監理機制時,她雖然私下不同意,但在孫副總面前,也僅僅是抱怨了一句。
孫副總馬上抓住她的把柄,準備實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小人做法。
蘇明玉何等聰明,她立刻解釋道,還不讓人撒個嬌了?之後,她就把這句話抛在腦後,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她把抱怨,看作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輕輕地一帶而過,從不讓它毀了自己的心情。
這種人,能做到如此高的職位,一定與她對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有關。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有的人把它當做生活中的常識,見怪不怪,并不把它當回事,抱怨過之後,就把它放下,接着投入工作。
而有的人,卻把它當成攔路虎,無論幹什麼事,都要想着它,并把它作為一件終身大事,必須要解決掉,才能過得去。
甚至有的人,把這一件事和自己的命運聯系起來,覺得碰到了這樣的事情,是自己的命不好。
俗話說,扛得起,放得下,你能扛多大的事,就能幹多大的事。
其實,生活中,錯綜複雜的因素很多,有一些事,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你遇到,也許根本沒有原因,所以,無論它是好是壞,是難以解決,還是影響你的一生,你都要正确面對。
沒有過不去的坎,也沒有過不去的難,隻有分清責任,厘清關系,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才能消除内心的怨氣。
怨别人,怨自己,都是一道無解的題,找到答案,才能避免再次被絆倒,所以,與其抱怨不休,不如實幹起來。
所以,追求你所追求的,擔當你所擔當的,享受你所追求的,這樣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