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講述的是海蒂與爺爺的故事。

重逢
一開始,海蒂并不十分吸引我,我甚至這個女孩覺得有點醜,尤其在克拉拉的映襯下,她更像是一隻醜小鴨,但在她回到阿爾卑斯山獲得重生開始,海蒂的人格魅力在我心中逐漸顯現了出來。在經曆了貴族生活後,海蒂并未向往上流生活,也沒有炫耀自己曾去過大都市。當她坐着馬車回到家鄉時,人人對海蒂投去羨慕的眼神,而她聽到皮特的呼叫,仍舊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最好的玩伴。遠行歸來的海蒂,為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份代表自己心意的禮物。之前來到皮特家熟知奶奶口味的海蒂,即使在去往富人家仍舊心系這位盲人奶奶,所以當終于回到家鄉後,海蒂為奶奶帶來了專屬的适合奶奶吃的軟軟的小面包。同時,她也沒有忘記小夥伴皮特,為他準備了火腿腸。雖然電影并未展現海蒂帶給爺爺什麼東西,但我相信,對朋友都如此挂念的女孩,肯定給自己最親愛的爺爺準備了禮物。

歸來的海蒂為皮特奶奶帶來了軟面包
海蒂身上擁有一些孩子常見的特質。她善良真誠,會在皮特鞭打不聽話的山羊時出手制止,主動提出分享自己一半的食物換取皮特不再鞭打山羊。她也樂于分享,毫不吝啬給自己的朋友好東西。

但海蒂身上也擁有珍貴的品質。她懂得“知足常樂”,在第一次見過皮特奶奶後,她對爺爺說,皮特奶奶看不見,也吃不了硬面包,所以我們還是挺幸福的。海蒂最寶貴的就是她擁有自由的靈魂,她就像一個未被污染、眼神清澈的山間精靈,喜歡看故事書,擁有無窮的想象力。

生活在山間的海蒂與爺爺,讓我想起了《邊城》中同樣生活在山裡的翠翠與爺爺。兩個爺爺都十分疼愛自己的孫女,兩個女孩也同樣美好得一塵不染,但故事的結局卻不一樣,翠翠的結局走向令人扼腕,而海蒂的結局則令人生起無限的希望,我想這由作者要傳遞不一樣的東西所決定,但不管是哪一位女孩,都是特有的人間天使。

影片中的另一位女孩克拉拉,出身富貴之家,自小喪母,父親也不常常陪伴在身邊。這導緻克拉拉極度缺乏安全感,敏感而脆弱,因此海蒂的到來如同太陽般照亮了她的生命,她便再也不願海蒂離開。當海蒂第一次離開未果時,她便生了一場病,在對方來看望她時,她懇求對方不要離開自己。之後當父親告訴克拉拉海蒂生病了,她必須回到家鄉才能治愈,克拉拉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徹底崩潰。正好下樓的海蒂目睹了這一切,被發現的克拉拉惱羞成怒,歇斯底裡地對她呼喊,然後将自己關在了房間裡。

實際上,這是克拉拉不會表達自己的表現。從母親去世後,克拉拉就極度恐懼身邊親密的人離開,她希望自己在乎的人能夠留下,卻不會用正确的方式去表達,也不知道該如何正确處理。在這方面,克拉拉的父親需要負很大的責任。當年,克拉拉隻是個幼年喪母的孩子,情緒極易波動,這時父親也沒有常陪伴在她身邊。因此,孤獨的克拉拉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她拼命地想抓住海蒂這個生命中的太陽,卻不曾想,海蒂也需要自己的家。這時候的克拉拉并不知道,喜歡一個人不是将對方捆綁在自己身邊,而是讓對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對方的開心而開心。

美麗的克拉拉
最後是兩位可愛的老人,海蒂的爺爺與克拉拉的奶奶。首先談談海蒂的爺爺,他孤僻、獨來獨往,村子裡流傳着他殺人的傳言。但在與海蒂相見後,這位孤獨的老人仿佛一下子變得溫暖了起來。海蒂的明媚使爺爺逐漸卸下了心防,将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孫女身上。爺爺為海蒂打造專屬的椅子、帶海蒂在下雪的山間滑雪橇、熱情款待海蒂最好的朋友克拉拉一家,這些都是爺爺對海蒂最深沉愛的表現形式。

海蒂與爺爺
其次是克拉拉的奶奶,她和另一部法國電影《初吻》中薇卡的外婆一樣,即使老了仍舊讓人喜歡。克拉拉的奶奶特别善于引導孩子,在她初次見到海蒂,聽了家庭教師對海蒂的評價後,她并未認同這個孩子愚笨。相反,某天晚上,奶奶來到海蒂房間給她講了個牧羊人的故事,卻在故事達到最高潮時戛然而止。她知道海蒂喜歡讀故事,便通過這種方式激發海蒂的學習興趣。反觀許多家長,隻知道責罵自己的孩子,卻隻會産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影片中海蒂最後一次與奶奶相見,是在阿爾卑斯山上,奶奶為海蒂帶來了一樣禮物,是一本沒有内容的故事書,她希望熱愛閱讀的海蒂能自己将它填滿。在得知海蒂被同學們嘲笑想寫故事的夢想後,她鼓勵海蒂:

其實電影中還有很多可愛的人,調皮的皮特、善良的管家、暴躁的女管家、傲嬌的女傭,正是這些可愛的角色,使得電影豐滿了起來。另外,電影配樂與情節進程配合得恰到好處。總之,這部電影畫面唯美,有笑有淚,充滿溫情與感動,十分适合冬日窩在被窩裡觀看,然後做一個甜甜的夢。夢裡的你在阿爾卑斯山上奔跑,忘卻了所有煩惱,目之所及皆是美好。

文中圖片皆來自電影《海蒂與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