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的最後一天,我終于去影院看了這部備受好評的佳片。作為春節檔的一匹黑馬,《你好,李煥英》果然不負所望。

“新晉媽媽”張小斐
首先,在内容上,導演賈玲将自己對母親的深愛、愧疚等多重複雜情緒都融入到了電影中,最後呈現出來的自然是一部情緒飽滿生動、真誠動人的佳作,也勢必能夠獲得普羅大衆的深切共鳴。
其次,在情節設置上,雖然穿越的梗略顯俗套,但最後的反轉設置的很巧妙,在之前鋪墊的基礎上将劇情推向了高潮。在賈玲腦海中關于母親的往事像跑馬燈一樣浮現在眼前時,觀衆積聚的情緒也在此時達到了頂峰,繼而崩塌緻決堤而出。
雖然整部電影在有的情節上顯得過于平淡和枯燥,但總的來說,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的劇情片如果說滿分10分,我個人給出7分的評價。

看完電影才知道,原來李煥英就是賈玲的母親。/ 攝于電影院
走出影院了解了賈玲的故事後,我心疼這個胖胖的卻始終樂觀的女孩兒,與此同時,我更羨慕曾被李煥英深愛過的賈玲。相信許多人在看完電影後,都會被母女間尤其是母親對女兒真摯、無條件的愛所感動。但是我卻在感歎原來母親會做這些呀,我好像重新認識了母親這個角色。
是的,我成長于單親家庭,我的“李煥英”在我7歲那年離開了我和我的父親。如今,我們已經7年多沒有聯系了。
我的“李煥英”是家中的長姐,下面還有2個弟弟。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的母親就去世了。農村出生的她隻念到小學畢業,就被重男輕女的外公要求幹活照顧弟弟。這種生活一直持續着,甚至當母親成家以後,外公還會嫌我父親沒錢不能幫襯母親的弟弟。

我腦海中已經沒有一家三口的畫面了
印象中,我的“李煥英”是一個溫柔美麗的女人。一彎柳葉眉下是一雙杏仁眼,小巧精緻的鼻子增加了面部的立體度,櫻桃小嘴一開一合間盡顯溫柔,語速平緩如春風拂柳。
記得小時候,我常常翻出家裡僅有的兩本相冊浏覽,其中一本就是我母親年輕時拍攝的藝術照。照片上的她穿着當時最時髦的衣服,化着精緻的妝容,眼波流轉,顧盼生輝。

以前,我們還拍了許多大頭貼。隻是時光最後都如泛黃的舊相片,成為塵封的歲月。
另一本相冊就是7歲之前的我和母親的一些合照。7歲後,我的“李煥英”離開了我們這個家庭。到了小學四年級,我的父親要外出工作,他希望我的母親能多來陪陪我。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時和母親見面初期的生疏。
小時候的我很任性,常常固執己見。但在剛見面的母親面前,我卻格外的乖巧,我害怕自己過于任性吓走她。時間久了,我和母親漸漸熟識。我開始會和她撒嬌、耍小脾氣,開始不再害怕母親會讨厭真實的自己,開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那時候的我們很親密,就像母親從未離開過我一樣。

記憶中最親密的畫面,就是我們在一張床上。我在鬧,她在笑。
俗話說,盛極必衰。當事情發展到最好時,接下來就可能開始走下坡路。
果然,高一下半學期的一個周末,母親突然過來把自己年輕時的一些衣服拿給我。那天,我仿佛預感到了什麼,但我什麼都沒說,隻是要求和她抱了抱。
後來,我再也沒見過她。
都說時間是治愈傷痛最好的良藥,我心中的傷疤逐漸愈合結痂。現在,聽到、看到“母親”這個字眼,我的内心大部分時候都能做到毫無波瀾。
直到某一天,父親告訴我母親早就有了自己的兒子。聽到這個消息,我心裡挺不是滋味的。原來我是那個可以被丢棄的小孩,原來從小到大,我的“李煥英”都沒有那麼愛我。

最簡單的同桌吃飯,我們有多久沒有這樣過了
小時候,我常常很想念母親。青春期,我怨恨母親抛下自己。成年後,了解了母親的成長經曆,我又會有些心疼她。
聽父親說母親現在過得不太好。但我還是不太想、也有點害怕見到她,這個對我來說已經陌生但又是最熟悉的人。如今,我隻想問一句:你好嗎,李煥英。

媽媽,你好嗎?我不是很好。/《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