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6日星期六

念你一生


陪你一程

...

《我想吃掉你的胰髒》又名《念念手記》。我初知這部影片時大陸還沒有上映,片名是根據影片一句很有意味的話來命名,雖然稍嫌土味情話,但勝在他是男主人公第一次自我表白的全部言語。大陸上映意譯《念念手記》。因為先入為主的緣故,我都一直叫它《我想吃掉你的胰髒》。

接觸日本愛情電影不多,記憶中模糊記得的大緻隻有情書這一部。如前所言,我所接觸的日本電影實在是暗夜裡的零星,無關乎是哪一種類的影片都可以忽略不計。誠此,當我大費周章終于得償所願看到《我想吃掉你的胰髒》影片時,還是深為這種所謂的小情調純愛電影有切膚之感。

...

在我的整個成長學生生涯裡,我的性格和處境像極了電影男主人公,但好像我的孤獨來得更深沉和絕望。因為不甚聰明的我找不到可以同行的夥伴也沒有書的世界可以寄托,我隻是獨自的一個人,在青春的外衣下,一個人感傷一個人痛苦萬分,卻又不懂悲傷何來,更無從尋求宣洩的出口。日久年深,我嗜好殷紅,黑夜潛行,一度把自己當成死了的人,對人生毫無半點寄望。

春樹是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人,說他不引人注目而不是說他不被人們記起,是因為他擁有自己的精神領域,他刻意的把自身隔離在衆人之外,在自己設立好的世界裡踽踽獨行。生活中他好像也不需要朋友,可以一個人在狹小的空間裡努力的活着,直到《共病文庫》的突然出現,看到了表面活潑開朗實則膽小鬼的同班同學櫻良的秘密,他的世界才徹底被一個人打開。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在我可生可死的青春裡實在是一次失敗的人生體驗。生于我沒有重量,不曾努力考量生存的意義;死于我沒有壓迫,因為死亡沒有對我宣告。雖然我時常被生活困擾,可那隻是青春特有的迷茫罷了,也把死亡挂在嘴邊渴望一場盛大的洗禮,但那隻是對死字面的理解,終究太輕,太輕了。不得不承認的說,關于青春,我沒有活過。

...

其實櫻良和春樹是同一類人,他們都沒有朋友。這樣說是有部分矛盾的,櫻良白天的生活身邊圍繞着很多的人,櫻良與他們相交,他們都分享着櫻良陽光的一面。但是夜晚那個生着病的不敢示人的櫻良,長久的關在《共病文庫》裡,無人靠近,獨自煎熬着苦難。最難于示人的一面,才是一擊即潰的真實和最需要關愛的部分,這也是《共病文庫》存在的緣由。櫻良慢慢接受自己将要死亡的現實,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她想在《共病文庫》記錄着自己曾經活着的點滴,讓那些被她珍視的出現在她生命裡的人,帶着她對生命的熱望以及不得不承受的遺憾加倍的生活下去。

我們所有的相遇都是彼此共同努力地選擇,《共病文庫》成了櫻良和春樹彼此走近的載體。春樹現實生活的沉默寡言,形成了他内心世界的單純,他對人對物心存敬畏;櫻良的故作陽光,對當下的日子都付出雙倍的心力。他們兩個看似毫無交集的過往,隻是為了那個在醫院下午的邂逅。兩個不規則的個體碰撞在一起,雖然因性格極大差異偶有使春樹陷入窘境,但相對于春樹一個人的獨處來說,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是十分自然愉悅的。

餘下不多的時光,櫻良列出了一份清單,出于對知道“秘密”的同學足夠的信任,櫻良策劃了一場兩人的遠行。即便春樹事先對将要的旅行一無所知,他還是跟随櫻良的安排,一步步迎向将要揭曉的未知。因為他知道,這樣的時刻是他這一生絕無僅有的,他在幫助一個罹患絕症的同學實現最後的願望的同時,他也在解禁自己。他們去陌生的城市旅行,見不同的風土人情,吃特色的小吃,對佛像許願,鬼使神差的在酒裡住同一個房間,玩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在鏡頭下,一切都塗上了美好的色彩。

...

兩個人不同尋常的關系惹來了一些同班同學的猜疑,班長出于某種嫉妒而對春樹做出的試探性傷害,放學跟蹤以及雨中惱羞成怒惡拳相向;以及不解風情的恭子在天台的出面警告。春樹與櫻良的交往從來不曾帶着亵渎的心,雖然一開始春樹對櫻良的強行介入稍有排斥或勉為其難,但是當春樹對櫻良的逐步深入了解,慢慢的對于這樣一個強大堅韌的女孩流淌出不能自已的愛慕。

櫻良病倒,在醫院療養的期間。春樹每天三點一線,學校——醫院——家。藉着替櫻良補習功課的事由,春樹倒不避他人的眼光。這樣難得的相處時刻,有一些東西在滋生,但是沒辦法得到驗證。春樹除了跟櫻良相處得當以外,他還不會跟别的人妥善交往。對櫻良提出的試着和恭子做朋友的要求,春樹就顯得局促和不安,但他還是反複練習着這一句“請和我做朋友吧”。正因為珍視着櫻良的所有,那一句,不知是玩笑還是真心的話:“你以後當老師吧,你會是一個好的老師”。在往後的日子裡春樹就将信将疑的成為了一名老師。

經過兩個星期的留院治療,櫻良終于可以出院了。在難于掩飾的興奮裡他們相約着去櫻花。春樹在他們第一次相約的甜品店裡,從日中等到日落,櫻良都沒有出現。日暮春樹失望的走回家,他惴惴不安,他怕是那一句唐突的話冒犯了櫻良。直到在他看到大屏幕播報的新聞,才知道,櫻良他這一生都徹底的等不到了。

...

人與人之間的牽絆跨越了年月的鴻溝,12年後春樹在圖書館裡回憶起曾經屬于他們自己無限珍視的時光,當他淚流滿面再次翻讀《共病文庫》。我知道,一切都将要走向結束。櫻良死在了奔向春樹的路途上,被無差别殺人犯刺殺。雖然一開始就知道櫻良終将會離開,但是當櫻良以别的方式離開的時候,無限的惋惜襲上心頭,替這樣一個無限樂觀又無限敏感的生命突然停止感到深深的錐痛。

櫻良的葬禮上,春樹沒有出現。正如櫻良所說,他們都是膽小鬼,很多想要說出口的話要借由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才能說出口。一個月後,春樹才拾起勇氣來到櫻良的家裡和櫻良做真正的告别。當《共病文庫》攤在春樹面前,櫻良毫無保留地向他袒露自己時,他看到一個女孩的脆弱以及她不得不故作的堅強,長久以來對于死的恐懼和無力,直到後來他的出現緻使櫻良對于生的無比渴望。春樹終于泣不成聲,櫻良以死的方式跟他告别,而她把生的全部熱情交托給他。

因為感受了生的希望,死亡不可避免地降臨時,就顯得特别的不合情理和殘忍。

...

後來,我買了這本書,花了一些時間去看完。影片和原作,毫無保留的說我更偏愛電影所呈現的整個故事,影片的布局和整個節點的剪切恰到好處的迎合了我内心的渴求。畢竟一部電影是一個團隊的智慧,它由多個世界的切口彙集成一個閃閃發光的故事;一部小說隻是一個人的内心世界,它直指内心,但留有缺憾。所以,原作或是電影,我都分别的愛。

在歲月的河流,我們與一些人相逢,然後褪去防禦的甲殼相識相愛,最後又陰差陽錯跟他們消散于茫茫人海,此生重逢無期。即使此生不複再見,還是謝謝你或是你們在我最無知的青春裡那麼努力的溫暖我;幸得有你們,讓兩手空空的我回首過往時得以懷揣溫柔。

那句友情已達戀人未滿的話語骨鲠在喉,相伴半生。終究那一段人生的起點永逝,那份沖動半生難于割舍的情腸亦不複再有。讓我們笑語歲月,不論芳華。于心底最後一次對TA說:我想吃掉你的胰髒。

我活着,就是對你念想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