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衆号:無物永駐

...

...

日本電影《小森林》海報,左為夏秋篇,右為冬春篇

兩部《小森林》(夏秋篇、冬春篇)以其清新的畫面、誘人的美食以及溫暖的日常生活捕獲一大群觀衆的心,成為一衆渴望返璞歸真與田園生活的都市男女心頭的白月光。豆瓣評分均為9.0,評論裡更是難掩網友們對片中生活方式的向往。但也有人發出一條很有意思的疑問:女主這麼吃吃吃,真的不會胖嗎?

排除電影本身的虛構成分,有人一本正經地回複道:“如果你像女主一樣天天幹活勞作,餐餐都費力準備,你這麼吃也不會胖的。”

...

的确,我們看見了電影裡淳樸自然的田間風光,看見了女主坐在桌前或檐下夾起剛出鍋的菜肴說一句“我開動了”,看見了所有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偏偏選擇性地忽略了女主角市子在春夏秋冬每一個季節的辛勤以及每頓飯前用心認真的準備。當然,還有日複一日寡淡的鄉村生活。

...

夏秋篇裡,女主角市子大快朵頤“噸噸噸”喝酸酒釀的場景讓人也不由自主地咽了下口水。然而别忘了,前一個場景是市子在田裡除草完仰起大汗淋漓的腦袋、彎彎酸疼的腰、半帶着嗔怪地說“好希望能清清爽爽的”,于是又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和釀造的等待、“像蒸桑拿一樣在田裡除完草”之後,一口悶下酸酒釀,這樣分外清甜可口。

...

...

...

“是我心的顔色”的胡頹子醬同樣誘人,誰不想像市子一樣坐在夏日清晨的廊下,看着不遠處自家的菜地葳蕤蔥郁,拿起面包抹上一勺鮮紅欲滴的果醬一口塞進嘴裡呢。可我們往往并不關心影片中輕描淡寫的“費勁的去籽”過程,而總是癡迷于最後端出食物、市子一臉享受的畫面。

...

...

...

也有人對影片中清爽的田園風光深深着迷,的确,我們中的大多數都生活在鋼筋水泥的都市,目光所能觸及的綠色可能隻剩下城市綠化帶和窗台上蔫了吧唧的小盆栽,對自然風光的向往似乎給我們心頭塗了一抹底色,有葉的綠,花的紅,木的褐,水的碧,天的藍。而《小森林》恰恰就滿足了我們對自然的渴望,激起了多少都市人“回歸”的心思。

...


但是“回歸”真的有這麼容易嗎?好好想一想如果你真的處在片中的環境裡,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的确是有了,但這同時也帶一系列問題。正如兩部片頭都講述的:“小森是日本東北一個村子的一角,這兒沒有任何商店,如果要買東西就要去村公所所在的村中心,那兒有幾家小店,還有一個農民合作超市,去程基本都是下坡路,騎自行車要三十分,可回來要多久我就不知道了。在冬天因為積雪,你得走路去,慢慢走要花一個半小時,但似乎大多數人都是在隔壁市的郊外大型超市去買東西,我如果要去那兒的話,幾乎要花一整天。”

...

習慣了便捷都市的你們望而卻步了嗎?

夏天的夜晚是各種蚊蟲的侵擾。

...

秋天的山上有熊出沒。

...

冬天是大雪封路白茫茫一片真幹淨。

...

春天則随時要注意菜葉上的蟲卵。

...

這些才是真正的“自然”要求我們面對的,那麼你們是否還能抱着一腔“返璞歸真”的熱血呢?

豆瓣評論中有一條這樣說道——

...

這恰恰反映出,我們向往的田園生活,是左邊電腦手機遙控器、右邊木屋野花好風景;是一種能夠讓自己從忙碌都市暫時出逃以賜給自己心靈慰藉的一種生活方式。這實質上是“甯靜田園”的皮子,“欲望都市”的裡子。

人常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是真正的生活雲雲,但你絕對不會說你向往的“田園生活”是每天大清早爬起來去幹農活,然後累了一上午還要回家準備一餐像模像樣的飯犒賞自己,接着下午再繼續幹活,晚上同樣還要認認真真做飯,要是真做到這些,恐怕你連笑都笑不出來,更别提像市子一樣揚起甜美的嘴角道一句“我開動啦”。你會想,這還不如回城市呢,城市裡有外賣有24小時便利店。

...

小森林裡女主的幸福源于勞動

你看,你向往的“田園生活”根本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自我騙局,它隻是包裹着鄉土外衣的小資情結而已。更準确地說,我們用“田園”這個詞根本就不對,從電影裡我們很難找到“田園”兩個字,反而是“鄉下”二字更常見。“田園”畢竟太舒适了,太舒适了會讓田裡的雜草瘋長、讓作物被蟲鳥啃食,讓來年顆粒無收的。“鄉下”讓所有漂亮泡泡破滅、落入棕褐色的土地,土地上,是真正的農人們一鋤頭一鋤頭耕種下最質樸的希望與滿足。

...

别再用“向往的生活方式”來給自己編織绮麗夢境了,太多人眼高手低——“要是我能像他(她)一樣活,我肯定…….”

要知道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舒服的,片中每一道菜背後都是市子付出汗水的辛勤和付出心思的烹饪,很多人到底是過不來這樣的生活的。

...

既然這樣,那麼《小森林》的意義又何在呢?

它是在向我們輕輕地訴說着瑣碎日常中的感動和勞作本身的意義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