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曆的事情多了,柔軟的心磨起了老繭,在電影院哭這個行為,似乎有些嬌柔造作。

所以當在電影院裡發現自己的眼淚奪眶而出時,很有些驚慌失措:《心靈奇旅》


努力半生,卻依然隻能靠兼職謀生。

在一家中學做代課音樂老師的喬伊。面對着沒有興趣的孩子,教着最基礎枯燥的音樂。除了地鐵、工作、睡覺的沒勁生活,隻有在彈鋼琴時才能撫慰心靈。

但同時,等待着夢想成真的時刻——與爵士樂明星多茜娅登台表演。


時來運轉在這一天終于到來。不僅收到了學校的轉正通知,還被爵士樂隊的鼓手朋友邀請,前往樂隊試彈鋼琴。

基于這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喬伊的忘我試彈狀态,讓多茜娅聽完後,當即同意他當晚加入樂隊登台表演。

還沒與朋友分享完幸福的喜悅,就“撲通”一聲,掉進了下水道,當場去世。 


當喬伊醒來之時,發現自己已經去世,變成了一團藍色的靈魂,即将通過人生之橋,徹底消失。

但努力半生,如今夢想的實現近在眼前,怎肯放棄。于是陰差陽錯間,喬伊闖入了生前學院,他不僅打開了一段重回地球之旅,也探尋到了關于夢想與生活的秘密…



放棄夢想,回歸平凡,這并不是一個讨喜的故事。

畢竟我們所有的課程都教我們要追求夢想、追求成功。

星爺也告訴我們“如果人生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别”?

再者故事以“死亡”這樣沉重的方式來反觀生活,在中國直接提出死亡都是很忌諱的事情。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不是一部讨喜的電影。

但往往就是平平無奇的電影,直擊内心的柔軟,潸然淚下。



皮克斯的主題平淡樸實:夢想與生活。毫無新意,但卻是全人類共通的情感。

在《心靈奇旅》中,電影在讨論一個尖銳的問題:一心追逐夢想,值不值得?


這并不是多麼高深的問題,但也很難給出明确的答案。但電影中通過平凡的人物、此起彼伏的劇情、回味悠長的的音樂、精美的制作…給出了解答。


電影不急不徐,一點一滴的積蓄力量,像小孩一樣慢慢長大成人;隻在沒有旁人,手指不小心劃開一個傷口,情緒被釋放,啜泣成聲。

 

因為電影以夢想與平淡生活為背景,因為加上了“死亡”的符号,所以讓人更加感觸活在當下,而不是一心隻朝着夢想。

用多茜娅給喬伊講的故事說,夢想就在生活中。


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條魚遊到一條老魚旁說:我要找到他們稱之為海洋的東西。

老魚說:海洋?你現在就在海洋裡啊?

但年輕的魚說:這兒?這兒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在這個設定的基礎上,夢想?還是平凡的生活?這個看似複雜的問題,最終得到了沾滿淚水的答案。



曾經有朋友問我:為什麼喜歡動漫電影?

因為米格給太奶奶彈起的吉它曲;因為妹妹爬到龍貓肚子上時,那暖暖的舒适;因為波妞奮不顧身奔向宗介的懷抱;因為某個賣氣球且執拗的老人;因為期待已久的時光平行線;因為在清太與妹妹找不到食物的時候,我能把我的全部給他... ...


讓我印象深刻的動漫電影,大緻出自皮克斯、迪斯尼、吉普力等等。有的深刻,有的天真,有的開朗。

但他們總是一個樂觀的孩子,在陰雲密布的世界裡,能夠露出陽光燦爛的笑容,示人示己。


而在這部《心靈奇旅》裡告訴我們:夢想當然很重要,但并非我們來到世界的根本原因。生活本就是華美貴重的錦繡。是錦上的幾朵花重要,還是錦繡更重要呢?

我們也許會在追逐夢想的時候,忘記華美的錦繡,但是當我們矗立街頭時,不妨擡頭看看那一片藍色的天空和飄下的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