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能給四星是因為葉嘉瑩老師,而不是因為電影本身,要我說這部電影拍得并不好,會覺得感動不是因為導演會拍,會講故事或是會把握節奏,僅僅是因為片中的人而已。看了拍攝過程的相關介紹更覺得意難平,明明采訪了她那麼多次,有那麼多的素材,怎麼就呈現出這種東西?一言以蔽之就是可惜,和看美國導演拍的那部木心先生的紀錄片時相似的感受,很多地方處理得簡直令人迷惑,我咬牙切齒地想怎麼不多再放些她講的話,讓她多談些詩詞,或者多談些自己。
以葉嘉瑩的老宅布局為分隔方式為不同部分命名,挺好的,但要是能在片頭的平面圖上稍微标注一下豈不更好?我想在每一部分開始時放一下平面圖也可,然而開頭一長段沒有任何文字的影像,包括片中很多類似的片段,稍加些解釋說明的文字,比如現在呈現在畫面中的是什麼,與葉嘉瑩有怎樣的關聯,或是與時代背景有什麼聯系,給人的感覺不就一下子好了很多?而實際呈現的隻是單一的畫面,不能要求觀衆絞盡腦汁去想去猜不是嗎?何況有的能猜到,有的根本猜不到,生生把開頭弄得像是在考驗人的耐心,“你是不是誠心來看這部電影”一樣的。
以老宅各部分為電影的不同部分命名,是想呈現出讓觀衆逐步深入了解葉嘉瑩的效果吧,從大門入,途經脈房等等,但實際效果不敢恭維,根本不能說是逐步深入,甚至摸不出一條清晰的邏輯線,倒像是信馬由缰地來了。觀衆能夠覺得感動,完全不是因為導演會講述會表現,隻是因為葉嘉瑩,因為是她的經曆,因為她的講述,因為她的追尋與堅守,恕我直言導演對此可說毫無正面作用,有些地方的處理甚至沖淡了情感沖擊,我大聲表示不滿。而且看了相關采訪,既然花了那麼多時間采訪葉嘉瑩老師,那麼我想在素材的取舍方面問題也挺大的,通過友人、合作者、學生的視角來表現她的形象當然沒問題,但她本人的講述不應該占更大的比重嗎?這一點真的讓我非常迷惑,時長的分配真的讓人覺得可惜,我需要更多葉嘉瑩本身,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葉嘉瑩”,我始終覺得她出現在畫面中,就比很多他人的轉述有力得多。
那有沒有好的地方呢?有,但不太多,音樂還可以,但又不是每個觀衆都會去查一下這音樂的内涵,那讓歌者吟唱《秋興八首》的心思不是很大程度上白費了?而且說實話全片看下來,音樂的風格可以說毫無變化,悠揚而富有韻味是真的,但到後面會審美疲勞也是真的。可能到後面導演找到點感覺了,尋根那段表現得不錯,終于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動了,最後那裡插入她的詩作不是非常好嗎,為什麼前面沒有處理得這樣好呢?前面讓人印象比較深的大概隻有她和老師以詩作相應和那裡。
如果要問我這部值不值得看,我可能會非常糾結,因為觀影體驗着實說不上好,加上我了解到為了本片對葉嘉瑩老師進行了多次采訪(似乎是17次),就更有種導演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既視感,但全片姑且算是呈現出了葉嘉瑩老師一個相對完整的形象,不夠深入不夠飽滿,如果想初步了解一下她的生平那麼可以一看。因為片中引用了很多她的詩作,我看完直接奔去借她的書了,另外也有與電影同名的書籍,這麼一想還是有積極意義吼。
總而言之,感動是葉嘉瑩老師給的,不是導演給的,既然電影中她的表達與詩作提供了最強烈的感情沖擊,那麼不如直接找來她的作品看看,找來她授課的視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