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了一隻羊(2018)的劇情介紹
司機金巴在路上撞死了一隻羊,決意超度此羊;殺手金巴即将找到殺父仇人,準備報仇雪恨。陰差陽錯,殺手金巴搭上了司機金巴的卡車。于是,兩個叫金巴的男人的命運便神秘地聯系在了一起,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開始……
撞死了一隻羊(2018)的影評
萬瑪才旦的《撞死一隻羊》,看完之後,呃,我剛剛看了什麼,這啥跟啥呀,今年目前看過最奇特的電影了。上一次是金基德的《莫比烏斯》。故事講了一個叫金巴的司機,碰上了一個也叫金巴的殺手搭順風車,怕他幹壞事,跟上去,發現殺手并沒有殺死他的仇人 ...
夢與現實皆是經曆,何必分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你也許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 在影片最後,好像是在善良的司機金巴的夢裡,它變成了固執的乞丐(+複仇者)金巴,同樣提着刀去複仇,同樣最終選擇了放下、寬恕、自我 ...
無法進入這個模糊的夢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諺語沒有很戳到我。以尿始以尿終。開頭的一段卡車行駛在無人區般的青藏線上的長鏡頭,4:3的畫幅和充滿顆粒感的畫面,猶如小時候看顯像管電視的感覺,極具荒 ...
看完一直在想如果從殺手金巴講這個故事應該會更吸引我,人物更帶情緒和勁兒,充滿另類的詩意。試想一個殺手走在沙石漫天的無人區,一個車突然停在你面前,非讓你上車,(等等怎麼一種偶像劇的感覺,回來回來),直到你看到座位一頭血淋淋的羊,才清醒過來,可是上車後,對方卻絮絮叨叨跟你說話,逼你聽他唱歌,而你呢,心想我隻想安安靜靜好好殺一個人而已,怎麼這麼難,本身就很帶張力。亦或者隻講度羊者金巴的故事,一個人為穿越無人區超度一隻羊,一種骨子裡的執着,充滿粗粝的堅硬荒誕,特别貝拉·塔爾,都可能會比現在更深刻純粹。
一個是撞死一隻羊,請僧人為它超度,事後親自送它上路,親眼見證一隻隻秃鹫把它帶到天上。
為一隻羊大費周章,因為虔誠,也是給日複一日單調乏味的生活找一點事做;
另一個是十年如一日尋找仇人,但等真正找到仇人那天,看見仇人的孩子,仿佛看見當年的自己。于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個是找不到事做,想找一些事來做,哪怕是很無聊的事也可以;
一個是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然而終于能做這件事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好像少了什麼東西。
你一輩子都想得到一樣東西,今天你終于可以得到它了,也正是這個時候你發現自己已經不需要它了。
人生就是不斷地拿起和放下,然後在不斷地拿起和放下中發現時間漸漸溜走了。
最有魅力的是茶館姑娘,不用給誰打工,因為自己就是老闆。有自己的小店,經濟獨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每天還能認識各種各樣的人,豈不美哉。
以小見大的典範之作,沒想到這麼有意思,看完值得長久玩味,能發掘出豐富的細節和寓意。萬瑪導演把很多具有個人立場的哲思融入在裡面,深刻但不矯情,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且讓這樣一個糙漢擁有這麼豐富的内心,實在太可愛了,在去小鎮之前的所有事幾乎都是在塑造人物性格,做得飽滿而不動聲色。對生命表現出非常高尚的平等意識,這種觀念沒有什麼訴求沒有功利的目的,就是因為是生命所以都平等的,我覺得這種東西不一定很容易理解,所以當影片很好地把這種觀念呈現出來,而且沒有絲毫說教意味的時候我被感動到了,甚至跟世俗的結合而讓人覺得很有趣(超度完了拿回去吃吧,笑了)。對西藏沒有刻闆的獵奇,雖然模糊了年代,卻是當代社會普通人視角,這一點非常高級。千絲萬縷的聯系最終在一場夢中得到了全部的解決,讓人想起《路邊野餐》。
很有視覺沖擊力,很多畫面可能會一直記得,甚至夢到,就是覺得太短了。
一番全然不同的萬瑪才旦作品。如看過《皮繩上的魂》(更登彭措兄弟在一系列時空交錯後,執着地要完成對金巴的複仇),更會覺得這個放棄複仇,“吾好夢中殺人”的故事,皮相簡單但玩味十足。
全片最有趣的部分發生在康巴小館。兩斤肉、再來十五個包子,萬瑪才旦直白地調侃“你為什麼總帶個墨鏡
放在五年或者三年前,我可能會喜歡這樣的作品,但現在卻比較厭煩這種和觀衆打啞謎,不斷用符号堆積來強說寓意的東西。也不要以為把調情和暧昧的地點從香港的酒吧變到藏區的酒館就是藏版王家衛了,與其學别人的皮毛不如找自己的靈魂吧。
寺廟的規矩是僧人不超度牲畜,酒館的規矩是過午不提供包子,羊肉攤販的規矩是整隻才有優惠,康巴藏人的規矩是複仇才不羞恥。無人公路跑出一隻羊被撞死,走來一個鬼想重生,羊投入輪回道裡往生,鬼放下殺父仇能回魂。世間諸多規矩皆因執念,相信金剛杵,也信護身符,相信見血的刀刃,也相信慈悲的咒語。
其實是短片的體量。繼續朝着這條路走下去就能進主競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