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梦,你也许会遗忘它;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那也会成为你的梦。” 在影片最后,好像是在善良的司机金巴的梦里,它变成了固执的乞丐(+复仇者)金巴,同样提着刀去复仇,同样最终选择了放下、宽恕、自我救赎与解脱(司机金巴最后摘下了他的特征符号——墨镜,让我们看到了他清澈的眼眸可能也是对此的隐喻)。

但哪个才是现实,哪个才是梦境呢?我们可以得出完全颠倒的判断——司机金巴与乞丐金巴偶然结识可以是现实,司机金巴本身就是复仇者也可以是现实。导演或许有意展示梦境和现实的镜像关系,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同步,也有着表象的差异,恰似司机金巴和乞丐金巴。他们(我们)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世界修罗场中“表演”,疲于奔命,有对幸福、温暖、情感依靠和内心安定的渴望,也有隐隐的不安和自我缠斗。这些东西稳定地存在于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每一次学会放下、每一次攥取幸福,都意味着我们上了一层台阶,也意味着我们离死亡近了一步。

这就是我理解的这部电影的人文关怀,平静、博大、友善。

(ps:我最近看电影越来越投入了,不预设情节、不追求答案。我就随电影一起走吧,走偏了完全没关系,多走走总有益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