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者Сталкер(1979)的劇情介紹
這部極具史詩片氣質,探究人類靈魂本質的科幻電影《潛行者》,用詩意而極富隐喻的長鏡頭,挖掘着人類潛意識與外部世界的重重矛盾與深層意義。1957年,一場發生在蘇聯車裡亞賓斯克附近名叫瑪雅卡工廠的核災難,深深觸動了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成為本部電影中的創作素材。影片也改變自小說《TheRoadsidePicnic》。本片榮獲1980年第33屆戛納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獎。
潛行者Сталкер(1979)的影評
看完老塔生活的政治背景才能想象當時的拍攝及上映有多艱難 不上升到電影 單憑他個人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到了極緻 再說回電影本身 沒有大起大落的配樂 沒有剪輯技巧 隻有最真實的拍攝方式 男主認為自己在當向導帶領别人解脫痛苦 從而被人認為 ...
如此冗長與繁多的長鏡頭裡多數都是為那些未成熟接受塔可夫斯基風格的觀衆所準備的。若您熟悉塔可夫斯基内在所表現的精神性,總是一次次用一種可以說極端到純粹的固執表現。最為出色的可以說就在《潛行者》裡,臭名昭著的冗長總是令一位位難以忍受他風 ...
影片的開頭包含了某種與小鎮居民的道德和内心狀況相關的表現主義物品。 “肮髒”的黑白鏡頭給觀衆一種沒有什麼可活的、沒有什麼可以相信的、沒有什麼可以給予别人的情緒。而“地帶”中積極進取的綠色,則給人另一種生活憧憬。攝影機移動得很慢,讓我 ...
#2020.9.20作家 ,教授,潛行者,如孩童般探索着“區”絕望之人又怎麼會有希望?即便“房間”能實現一切,但潛行者不再需要,妻子訴說着,這就是我們的命運,生活;我也曾絕望;緩緩的緩緩的,鏡頭給到一家三口,最後給到孩子,有了神迹; ...
看開頭的時候周圍很吵,走路聲,碎罵聲,關門聲,抽油煙機的聲音,水龍頭的聲音,窗外的鳥叫,樓下老人練琴的聲音,而屏幕裡的那個世界,與這些全然無關,沒有一點聲音卻能并不壓制而是獨立于這個嘈雜的世界。這就是塔導 開頭的黃色元素,搖晃鏡頭, ...
潛行者 (1979)8.81979 / 蘇聯 / 劇情 科幻 懸疑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亞曆山大·凱伊達諾夫斯基 阿麗薩·弗雷因德利赫本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瑞典著名現代電影導演英格瑪·伯格曼曾經如是評價塔可夫斯基:“初看塔可夫 ...
序我想着,要不要為了更好的解讀而打亂原片的順序,直接提煉人物與邏輯呢?這樣絕對更為清晰也更符合當今觀衆的閱讀習慣。後來一想,還是不行,這是影評,不是解題。解詩,唯有作詩。故,便洋洋灑灑。引言:一切對外的價值判斷,都是在判斷自我。00 ...
相比看《飛向太空》時對于極為緩慢的節奏的不适應和一種全程在期待所謂高潮最後卻有些失望的心境,相比看《鏡子》時雖然能感受到鏡頭表達的美感卻基本處于不知所雲的狀态,看《潛行者》的過程我似乎逐漸進入了塔可夫斯基的世界,雖然中途因為太累幾近 ...
記2022.10.29小西天事先就被告知了是個大悶片,特意沒吃飯去看(笑),但是坐礦山車那段有規律的噪聲和作家打瞌睡的臉,真的很催眠。162分鐘的片長,尤其是加入許多趴地上睡覺的鏡頭,老實說是在資料館看電影這麼久以來,第二難熬的,第 ...
切爾諾貝利時代典型的虛無主義與懷疑論者,認識如何通過表象把握真理,如何穿透意識的表層把握潛意識。塔将真理設置為一個薛定谔式的自動觸發裝置,作為變幻複雜的内部系統的區,其尊嚴性、絕對規定性、不容亵渎性,懲罰着人類訪客的愚昧、欲望(又或 ...
經典修複,充滿隐喻的虛無主義傑作。内容可以說什麼都沒有,也可以說包羅萬象。從愛森斯坦到塔可夫斯基再到薩金塞夫,俄羅斯/前蘇聯出了好多鏡頭調度大師啊,“潛行者”标志性的推移鏡頭可以冠絕影史了吧……
不知是不是塔可夫斯基最晦澀神秘、最形而上的電影?沒有[飛向太空]的緊張窒息感和精彩反轉,像是什麼都沒說,又什麼都點到了,對潛意識和欲望的呈現、對人生與信仰的瑣碎辯論非常折磨人。緩慢移動長鏡頭把臭水溝也能拍得詩意無窮,又見神秘屋内驟雨,黑白現實與彩色"區域"圖景,念力移物。(8.3/10)
安眠效果甚好,夜間失眠請觀看...
#重看#4.5;處處充滿天問式的哲理辯論,幾乎可視為塔可夫斯基對宗教、藝術、科技(三位主角的指代)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可能是他最潛進内心的一次;亦可窺見或想象如苦行僧般的拍攝過程。
工業/核輻射侵蝕下的自然景觀趨于毀滅,人類信仰的岌岌可危,對情感的無力把控,老塔實在野心太大了,幾乎每個點都觸及到生存本質。将末日般的廢墟空間定義為「區」,不惟是一個聖愚(聖者)最後的栖息寄望之地,更是人類心靈與精神的投射區域,是悲傷者的聖地,它時時波動,如水波(又是大量水流/雨水/牛奶意象)般無形無狀亦千形萬狀,它吸收承載着虛妄想望,警戒提醒着邊界的存在,需要用靈魂去感受。
名場景太多——移動的杯子,首尾火車的震動,沙丘,緩慢移動的長鏡,屋内的雨,遠處的狗。
8/10。景觀配合音響轉換的象征美學:草林/廢棄坦克的視覺肖像并列,男主攀爬石壁和瀑布鏡頭右移另兩人入畫,冥思着趴在苔藓/泥漿,自然風鳴/詭異電音幻化成井底擊水聲,一汪死水中注射器針頭/槍和繪着耶稣的盤子等物品,鳥飛進大廳扇起沙土,圍坐房間中央前方天花闆落雨,火車響動使桌上杯子劇烈振蕩。
轉:大一畢贛看到《潛行者》,他有點好奇。片子放起來,“我一看就吐了,什麼鬼啊這是?”他咒罵着關掉機器,但那電影又像個對手擺在那,每次想看片,都覺得要先把它解決掉。過了好長時間,終于看完了,又過了一段時間,畢贛覺得好像對電影有點開竅。
給塔可夫斯基一條臭水溝,他能拍出過去文明史,
給塔可夫斯基一個玻璃杯,他能拍出未來宇宙觀,
給塔可夫斯基一個空房間,他讓時間駐留于現在,
拍了三四遍的《潛行者》,上帝也不想讓它完成
塔可夫斯基的目光永遠向上,潛行者就是一部純粹的形而上影片。從始至終,我們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引領,從最初的懷疑,到将信将疑,到姑妄聽之,到甯信其有,到最後的失望。其實,結尾那個被意念推動的杯子,才是一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