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20
作家 ,教授,潛行者,如孩童般探索着“區”

絕望之人又怎麼會有希望?

即便“房間”能實現一切,但潛行者不再需要,妻子訴說着,這就是我們的命運,生活;

我也曾絕望;緩緩的緩緩的,鏡頭給到一家三口,最後給到孩子,有了神迹;

我想到,小時候,探索廢舊的礦場,鑽進高高的煙囪,大人們不讓去的地方,我們偏要去,隻為神秘好奇。

靈魂曆久彌新,看得人想死,又很欣慰。

#20231005

再看發覺老塔講得竟有點像是在為人民發聲,作家是文學,科學家是理論,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二者,而作家先去探索“區”也往往必先經曆到達“真理”前的考驗~“管道”,而科學家往往是收獲漁翁之利更自私一些,這個私以為是在批判借由為人類科技進步的名号,實際為自己錢袋子或者私欲而違背信念的科學家;

潛行者是備受詛咒的絕望的普通人,某種程度我認為也是失敗的藝術家,妄圖通過幫助科學家和作家來進入“房間”窺見“房間”;

這次看到三人探索歸來的時候,畫面落到潛行者一家三口還有從區帶回來的一條狗,我突然意識到這絕望之人本不該絕望,之後便是潛行者妻子的叙述,大緻就是我們已然知道自己的命運,放棄欲望放棄其他但我們仍然過的不幸福,這究竟是為什麼?

孩子眼中的神迹,我認為是老塔在向觀衆述說,這種無形的力量是可以做到推動瓶瓶罐罐,乃至曆史進程的,希望在後代,或者說不該絕望;

這也是我這次觀影的新體驗,所謂潛行者是為他人鋪路之人而且還是無名氏,那些無名氏給作家提供了靈感,給科學家打造了設備,給其他種種付出了無窮盡的勞動,而換回來的隻有絕望,但不應該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