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您就會發現這世界上壓根沒有任何離奇的事情”

這是電影《誤殺》中肖央飾演的李維傑——一個除了愛看電影沒什麼其他特殊愛好的網絡服務商,對小鎮上發生的所謂古怪案情的評價,雖然自诩比當地的警察聰明,高效,打心眼裡鄙視警察的辦案能力,但對壞警察橫行鄉裡、欺行霸市的行為, 也是敢怒不敢言。作為來自異國移居本地的普通老百姓,李維傑隻想跟家人平平安安地過日子,這一點從他給兩個女兒取的名字上就能看得出來。

影片中,李維傑跟大多數中年男人一樣,看上去是個懶、頹,窮的老實人,和街坊相處得很融洽,沒事兒就在鄰居家的小餐館窩着看看電影,耍耍嘴皮子,吹吹牛;回到家還算是個顧家,疼老婆的好丈夫,但對孩子的學習卻不怎麼上心,被大女兒嫌棄沒文化,摳門兒。鎮上的人都認為他是個大好人,完全跟犯罪行為不沾邊,典型的一個普通中年男人形象。

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男人,在得知自己的大女兒平平和妻子阿玉,誤殺了欺淩女兒,家庭背景強大的官二代素察時,如果報警,一家人很有可能将會面臨暗無天日的不公平對待,于是決定铤而走險,用從電影裡看過的手段與警方周旋,瞞天過海,人為制造了一個蒙太奇式的離奇電影橋段,成功騙過了所有人,保護了自己的妻女。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電影中提到,李維傑一年的觀影量是800多部,相當于一年365天每天看兩部以上。而在這些電影中,又以偵探懸疑片居多,由此可見,當他針對一個主題的電影類型進行廣泛搜集,對自己感興趣的幾部進行重點關注,仔細研究電影背後的拍攝角度,劇情背景設定,内容策劃,情節安排,人物心理分析等細節以後,就對此類型的電影套路了如指掌了。所以他才敢說出:“當你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您就會發現這世界上壓根沒有任何離奇的事情。”這樣聽起來很狂妄的言論。

顯然,李維傑一開始看電影的時候,隻是無意識地積累了大量素材,并沒有想到這些電影情節跟自己的生活會發生任何交集,單純作為個人愛好,在茶餘飯後成為跟鄰居朋友們吹牛的資本。

而當自己家人平靜的生活被一場意外事故打破,全家面臨生死攸關的重大時刻,他那平時看似沒什麼用處的愛好開始發揮作用了,他仔細将看過的電影在腦海中一遍遍地回放,尋找電影情節與自己現實問題的共通之處,按照自己的具體情況,重新編排,自導自演了一部屬于自己的驚險大片。

并且巧妙地調動起群衆演員的參與熱情,既然不能讓所有人做假證,他就遵循:“說假話會擔心露餡,但說真話就不會。”的邏輯思路,成功地讓大家,包括自己家人在内,不知不覺配合自己一起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輿論大戲。

從電影中可以看出,李維傑為自家人精心導演的這部大戲獲得了成功,他也成了自己人生的總導演,而他靠的就是他作為資深影迷的這個愛好,也充分印證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至理名言,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習慣愛好,在面臨生活中的重大挑戰時,居然能激發并調動一個普通中年男人的無限潛力,由一個沒什麼本事的小人物形象,轉變成了擋在家人前面,承擔一切,解救全家的英雄式人物,實現了完美的逆襲之路。

毋庸置疑的是,這都源于李維傑對妻子,女兒們的濃濃的愛意,源于他迫切想要保護家人,将她們從絕望中解脫出來的強大動力,這份愛讓他能夠充分調動有限認知内的一切資源,全力以赴,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最終在與有着豐富破案經曆,手段兇狠的女警察局長的激烈對決中,成為赢的一方。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從李維傑身上,可以看到身邊每一個普通中年男人的影子:不求大富大貴,但求一家人平安無事,本本分分地養家糊口,盡着一家之主的責任,沒有什麼不良嗜好,鎮上的鄰居除了評價他是一個好人外,好像也找不到其他任何可圈可點的地方來誇獎。

但在這種平凡普通的生活軌迹中,卻隐藏着被李維傑和周圍人忽略的一個日常行為習慣——看電影,也是他唯一的愛好,正是他的這個看似日常的行為,幫助他挖掘出了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巨大潛力,如果不是出于一家之主的責任感和對妻女的深沉的愛,這種潛能恐怕很難被充分地激發出來,一個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因此,愛是一個人改變與突破的最大的源動力,心中有愛,一切皆有可能。平凡人如李維傑,通過一個普通的看電影的行為習慣,就能逆轉人生走向,帶全家人走出令人絕望的生活境地,雖然這隻是電影中的情節,但在現實生活中也依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網絡紅人,直播帶貨王,有 “口紅一哥”之稱的李佳琦,原本隻是專櫃一名普通的化妝品導購,憑着對女性化妝品和彩妝産品的喜愛和研究,成了網上非常有名的美妝博主,同時具有超強的帶貨能力,經過他推銷的産品很快就會賣斷貨。2018年“雙十一”與馬雲pk賣口紅,最終戰勝馬雲,并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不管是李維傑還是李佳琦,他們都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的普通,他們的這些行為習慣和愛好,我們大部分人都有,他們可以将普通的生活習慣變成撬動命運改變的一根杠杆,相信我們也可以。

拿我本人來說,作為一個高中未畢業的農村姑娘,拼不了爹娘,也靠不上顔值和才華,隻能靠着自己的自律,堅持早起,學英語,閱讀寫作的習慣,一步步成為對外漢語老師,翻譯,學生客戶遍布全世界。從交換生到外交官,來華商務人士,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外國人,并踏上遊輪,邊工作邊旅行,走遍全球30多個國家。說不上成功,但至少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真正成了一名令人羨慕的自由職業者,過着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

閱遍人間山河後,到如今我選擇回國建立個人品牌,成為習慣養成教練,幫助更多跟我一樣的普通人從自己的日常行為中找到可以改變一生的原始習慣,跳出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換一種新的人生活法。

李維傑的潛能是在面臨全家人即将陷入絕境時,才被激發出來的,而我們也需要找到能夠激發我們想要改變的源動力,将自己的日常行為轉化成無窮的動力源泉,驅使我們成為自己的人生設計師和總導演,掌握自己的人生。

當然,隻是簡單的日常行為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在這個簡單的行為習慣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就像李維傑所做的,常年大量的看電影,并有所專注,看完以後還會對裡面的情節進行分析,加入自己的解讀,最關鍵的是要有實踐,他會将電影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在生活中,從身邊的案件分析開始,最後不經意地就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幫助自己和家人突破了重重挑戰。

由此可見,李維傑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後,經過認真研究,實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專注在看電影上,最後成為自己的導演。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将《一萬小時定律》和《刻意練習》結合起來,投入足夠長的時間,完成足夠多的量,量變終會達到質變。

電影中陳沖飾演的警察局長拉韫也說過:“當你破過1000個以上的案件,這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什麼離奇案件!”通過拆穿由陳志朋扮演的嫌疑犯,利用上下樓裝繩子,自己在樓下打牌,找機會用繩子勒死樓上中獎者,制造不在場證明,女局長扔出繩子逼迫兇犯認罪,整個審訊過程,女局長都幹脆利索,胸有成竹,表現出驚人的破案速度和不容置疑的工作能力。

李佳琦在塗過可能超過1000支口紅以後,對每一支口紅,每一個品牌的特性,品質,定位,應用場合,适用人群等都了然于心,如數家珍,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口紅一哥”,帶貨王。

而我在跟1000個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優秀人士進入交往,研究他們的學習,工作,成功模式後,總結出了想要與衆不同的人生所必須具有的幾個習慣,成為習慣養成教練,習慣賦能師。

我們也可以因此得出相似的結論,仔細看過1000本相關領域的書,你就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認真寫過1000篇文章後,就能成為作家;專注研究過1000個同樣的病例,就能成為這類病人的大夫等等。環顧四周,或許我們身邊就有無數這樣的“平凡人物”,而你我都是其中之一。

因此作為普通人,我們如果想要實現人生的重大突破,并不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隻需要從自己身上最不起眼的行為習慣開始,有意識地挖掘背後隐藏的潛力,放大并發揮每一個行為習慣的積極價值。别太看重某個決定性時刻,也别太看輕每天發生的改變。 找對改變發生的習慣支點,小人物也能熠熠生輝,發出應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