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七君」個人公衆号 第41篇原創推文

期待您的關注、轉發與點贊~

随着《少年的你》、《八佰》和《小小的願望》這三部電影的相繼撤檔,本來看點頗多的7月檔期在霎時間變得單薄了起來,這便使得鄧超的第三部自導自演作品——《銀河補習班》成為了近期影迷們最為關注的焦點。

在見證過《分手大師》與《惡棍天使》的“爛片高票房現象”後,我們這次對鄧超+俞白眉這對組合的“吸金能力”已然毫不懷疑,反倒是本片能否為二人在口碑上實現“翻身”成了令人期待的重點。

對此加七君的态度為,《銀河補習班》的整體質量的确遠好于前兩部作品,至少充滿誠意,且脫下喜劇外衣的鄧超也再次奉獻了自己精湛的演技,可要說到“翻身”其實還談不上,因為這部影片所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少,影片内容也頗有些“廣泛涉獵卻未有精通”的感覺。

...

首先要說的是,本片中的旁白解說部分實在太多了,這種做法無疑會令觀衆的觀影體驗大打折扣。

聰明的導演從來不會把道理直白的講給觀衆,因為真正的反省與思考永遠是由内而外産生的,靠的是“領悟”而非“說教”,更何況,本片中的說教感還是跨越了不同階級思想而強行灌輸來的,刻意渲染的成分太過明顯。

...

而這種刻意感在人物的塑造上面也同樣存在。

影片中除了父子二人外的幾乎每一個人物都表現得十分臉譜化,這一點從馬皓文出獄歸來後開始變得愈發嚴重。當馬皓文回到生活中時,幾乎所有人都對他表露出了一種極度的唾棄與憎恨,而這種情緒又無一例外的均以十分暴烈直接的方式展露出來。

在影片中也多次出場胖揍馬飛甚至馬皓文的那群小混混也是同理,他們的身上表現出了一種純粹的惡,且總會在最“合适”的時刻準時出現,為影片強行制造新的矛盾與“淚點”。

...

這種刻意感令我想到了東野圭吾的那本《惡意》,與“野野口”先作案再找動機一樣,《銀河補習班》也頗有些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刻意“賣慘”和制造戲劇沖突的感覺。一部電影表露出的目的感一旦太強,觀衆就會很難實現對劇情的浸入,影片也必定會因此而走向平庸。

而在影片中把這種刻意感發揮到極緻的人物,是閻主任。

在加七君的觀影過程中,身後的兩個小姑娘就曾不止一次地說出“他有病吧”,“這人真是瘋了”這樣的言論。的确,一個教導主任真的有必要為了一個學生而如此較勁嗎?甚至在“考生撕書”的那一場戲裡,我從幾乎失控般咆哮的閻主任的身上看到了《最後的城堡》中的典獄長的影子,而整部影片對于學校教育的描繪也不正像是一所“監獄”一般嗎?隻不過比起靠鎮壓暴亂穩固職位的典獄長來說,一個教導主任對掌控一個學生的命運有如此大的偏執明顯并不現實。

...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這場戲裡,在馬皓文通過“學生們是否真的熱愛學習”這一問題将教育體制的矛盾點推向高潮之時,卻突然話鋒一轉将重點移到了“瘋子”,也就是閻主任的兒子之上。縱然,此舉有其帶來的好處,一方面打壓了閻主任的教學理念,同時還對應了馨予曾說的那句話,“不好好學習,你以後就像這個瘋子一樣”,對這個“瘋子”就是應試教育的倡導者閻主任一手造成的事實進行了一番暗諷。

但我依舊認為,如果影片順着馬皓文的思路再挖掘的深入一些的話,無疑會将影片帶入一個新的高度,對此略感可惜。

...

影片對于閻主任的這種塑造方式無疑是為了烘托馬皓文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試圖将“教育體制”這一頗具民族特色的大衆話題作為影片讨論的核心。

那麼馬皓文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又是什麼呢?

“你必須要知道,人活着是為什麼”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找到人生的意義,努力隻是過程”

“隻要你的腦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世界上的所有事情”

通過影片中的描繪和這些洗腦般的金句可以看出,馬皓文更為重視素質教育,重視孩子的自由發展,重視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

這種想法絕沒有錯,但未免太過于理想主義,因為并非所有孩子都有機會和資格選擇ABCD外的那些選項,甚至有時會遇到發現了XYZ卻隻能選擇A與B的困境,那此時又該如何呢?

而那被馬皓文所輕視掉的“努力”一詞,卻有可能是“閻主任們”走出山溝的唯一途徑。更何況在影片中馬飛成功實現成績上逆襲的過程裡,他并沒有完全放棄應試教育的課本知識,所以這份功勞究竟在誰實則也并不好說。

...

在此,加七君也想借兩段歌詞來表達下自己的觀點。

“中考志願寫了不上了當rapper老師說我亂胡鬧,我隻是微笑着看着他反問說你又怎麼知道我辦不到?”——(姜雲升《畢業典禮》)

“千萬别學我,好好拿到畢業證再說,you never know the  rules,除非你家産富可敵國。”——(深藍兒童《單孤》)

兩段歌詞,無疑代表着兩種對于教育制度的态度,而我支持的,永遠會是後者。

因為對于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往往現實,才是理想的初衷。

又或者說,如果我們真的放下了每天練習拉弓的手臂,那麼當箭靶子真的出現之時,又有多少人能有把握一擊必中呢?

...

說回電影。

加七君很喜歡楊毅老師點評庫裡時說的那句話,“一個人要想輸得起,他首先得赢過”。

本片中的馬皓文就是一個輸不起的人,正因如此他才會一遍遍的怒吼着“我永遠不會認輸的!”,因為他的人生從橋梁崩塌的那一刻開始就被烙上了失敗的印記,甚至以後也難有機會“赢”回來了,而對于兒子馬飛的教育,就像是他申訴無門時所能抓住的唯一也是最後一根稻草。

他必須要赢。

可當馬飛頗為圓滑的道出那句“除了你,還有誰在乎這件事”時,馬皓文意識到,他的教育終究還是失敗了。

馬飛的确實現了理想,卻丢失了誠實與本真。

...

如果說影片的中心是“教育論”和“父子情”相互交織輝映的話,加七君隻能說《銀河補習班》不僅在前者的探讨上表現的稍欠火候,對後者的塑造也同樣無法令人滿意。

在影片的大部分時間裡,馬皓文都是無怨無悔付出的那一方,甚至導演還動用了大量的缺少真實感的悲情色彩來強行令觀衆對他産生共情。可反觀另一方,兒子馬飛給予父親的卻隻有一種沒來由的個人崇拜,以及些許私心(父親總是那個滿足他的願望,認可他的能力的人)。

尤其是當他為了自己的前程而讓父親放棄申訴之時,崩壞的不僅是馬飛這個角色,同時也對整部影片都在暗自“倡導”的馬皓文的教育觀進行了否定。在這樣的環境下,無論是最後所謂“高潮”的太空戲還是兩句前後呼應的台詞都很難再将觀衆的情感拉回來了。

影片本來設計好為父子情感塑造做最後一把助推的這場沖突戲碼,最終卻反而有些得不償失的感覺。

...

...

借用鄧超在微博上的一段話作為結尾,“我們深深知道,我們的水平有限,這部電影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中國地域這麼廣,教育話題這麼大,絕非一部電影作品可以說清楚的。”

的确,《銀河補習班》在“教育制度”的探讨方面絕談不上優秀,與隔壁鄰居的《起跑線》相比也尚有不少差距,但我們還是應該給予些許鼓勵,至少鄧超+俞白眉這對組合終于令我們看到了真誠地講好一個故事的決心。

況且,馬皓文有半句話一定沒有說錯。

“一直想”也許不會讓你可以勝任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但卻一定能為你的生活創造出新的價值。

因為思想永遠都是一個人最大的寶藏,對嗎? 

本文圖片來自于網絡,加七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