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了《背負春天》這部電影的時候,不禁聯想到一個種樹母親的故事。

01

...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看到有這樣一位母親。

她賣了房子、帶着所有的積蓄,改了自己的姓名,跑去深山裡面種樹,一種就是8年。而她之所以選擇過這樣的生活,原因是她要完成女兒未完成的夢想。

這位母親是一個大半輩子生活在城市中的白領,她隻有一個女兒。

女兒聰明樂觀、開朗懂事,大學考去了挪威,一年的暑假,母親曾經去探望女兒,在挪威住了1個多月。女兒畢業後,母親問她想幹什麼,女兒堅定的說,我要把挪威的樹帶回家,帶回祖國需要它的地方。女兒這樣說也這樣做了,她回國後一頭紮進為國家貧瘠地區植樹的事業中。然而,不幸的是,在2011年,女兒患上了乳腺癌,因救治無效最終離世。

母親帶着悲傷度過了半年的抑郁,她甚至想過和女兒一起去了,但是理智戰勝了情感,她還得繼續活下去,而她活着的唯一期望,就是要幫女兒實現她未完成的夢想——種樹。

于是母親賣掉了在城市裡的房子,帶着所有的積蓄,來到農村,購置樹苗,開始種樹。起初,由于什麼經驗都沒有,困難重重,樹苗種下去了,各種不适,有20%的苗子就那樣死掉了,母親心急如焚,每天在樹林裡徘徊,培土、施肥,一呆就是一天,不肯離開,村民們都以為她是情緒所緻,精神狀态不穩定,而母親那時心裡隻有一個想法,我救不活女兒,但是我一定要救回這些樹苗。

終于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母親積極的對策和村民們的幫助下,剩餘的80%的樹苗存活了下來。在這過程中,母親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她漸漸的發現,這個世界有那麼多人和她的女兒一樣,希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栽樹,這份利國利民的事業做出貢獻,她感受到一種精神上巨大的支持和安慰。

原本手上的積蓄花光了,她已堅持了8年這個事業,樹苗也都已長高,人們以為她的精神得到了洗禮,情緒得到了平息,是該回歸到正常生活了,但她卻說,她要堅持這樣繼續種下去,從當初單純的完成女兒的夢想,到現在,這件事已經成為支撐她人生力量。

02

...

《背負春天》,講述的是從小生活在日本富山縣、立山連峰的男主人公長嶺亨的成長故事。

長嶺亨從小就被父親帶着去爬雪山,經過嚴格而艱苦的培育,他長大成人後,獨自一人到東京發展,并進入了最有前途的股票經紀公司,通過操縱買賣,享受着高額收入。但突然一天噩耗降臨,父親離世,長嶺亨再次回到出生的小鎮,在得知父親離世,是為了救助登山的遊客時,他禁潸然淚下。

長嶺亨的父親和母親一個在山腳下經營着民宿,一個在高山頂經營供登山者小憩的“堇小屋”旅館。

父親帶着對大山的熱愛,即使在經營虧損的情況下,依然靠着母親經營民宿的錢,維持着“堇小屋”的開放。而這個“堇小屋”也是長嶺亨小時候,父親帶他多次去過的地方。

父親的遺體火化之後,長嶺亨和母親堇,以及民宿的女幫工小愛3個人一起再次登上了山頂,讓父親的骨灰在風中飄散到大山之中,接着3個人一起再次來到了“堇小屋”。

周圍的鄰居鄉親們都擔心,亨的父親不在了,母親一個人,不可能經營得起兩間民宿。山頂的這間,母親也有打算交給父親的好友打理的打算。

然而再次來到“堇小屋”的亨,百感交集。

他想起父親在離世前,曾經打過電話給他,但是他卻因為忙着應付手邊的工作沒有接。他記得父親多次跟他說過,他現在從事的這種一轉手别人的錢,就獲利的工作,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應該幹的事情。父親請他有空的時候,能來山上看看。亨在和自己的發小老友聰史聊天的時候,聰史告訴他,自己現在已經在這鎮上結婚、也有了孩子,他算是在這裡紮根了。

突如其來的事件、和種種的聲音沖擊着長嶺亨,在東京的事業也并非人們看到的表面那樣光鮮,股票操控有風險,他們的團隊業績也并不理想,如果再沒有提升,也可能就會被公司集體開除掉,數字不斷的逼着他要向前沖,但是他卻不知這樣活着的意義何在。

最終,亨決定辭去東京的工作,回來老家,繼承父親的遺志,繼續經營“堇小屋”。

他的決定,讓母親十分困惑,母親性格倔強而堅強,她要亨不要為了照顧她、幫助她而勉強自己,亨卻堅持說,這是我要要做的事情,并不是為了您,請您理解。

聽到兩個骨子裡一樣固執的人的争吵,坐在一邊的小愛,喜極而泣。喜,是因為她看到這對母子兩個不自知,其實他們的脾氣同出一轍的倔強;泣,因為小愛為亨能做出這樣的決定而感動。

03

...

有夢想,是一件特别偉大的事情,即使有一天人不在了,但是夢想卻可以傳承。就像種樹的母親,她在延續着死去女兒的夢想,也是女兒的夢想支撐着母親繼續活下去。電影中的長嶺亨則是在延續着過世父親的使命,也正是父親的價值觀、人生觀,讓亨在有所背負之後,才真實的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所在。

有時候,總有一些時間裡,人們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如同行屍走肉,陷入麻木。那大部分的麻木,可能源于心靈的幹涸,沒有一些可以滋養自己生命繼續保持熱情的養分,所以變得生活不知所措,感覺像被什麼操縱着,被動的向前行。

影片中,母親對兒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希望他能遵從自己的本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亨的老友聰史,被妻子評價為,可能他是一個好爸爸,經常陪着孩子玩,但他卻在工作上是個半吊子。聰史自己也感歎,可能做木匠這件事,他一輩子也追不上老爸的手藝,全家人,還在靠着父親的手藝而過活。

但是人是會變的,當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背負的責任之後,就會爆發出超乎尋常的勇氣和力量,最後聰史終于獨立完成了一把精緻的座椅,原本是在他剛剛學徒時,亨的父親跟聰史預訂的,他一直拖着沒有去做,但是在人不在了之後,他意識到這是自己唯一能為一直鼓勵自己的叔叔能做的事情。

亨一開始接手“堇小屋”,但一直在東京的高樓大廈裡對着電腦工作,剛剛回到山上,他也是處處碰壁,就連背幾十斤的東西上山,這樣父親日常要做的稀疏平常的事情,對他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但是亨沒有放棄,再加上悟朗叔的幫忙,他一步步的在變好。

一次,一位登山者入住後,不聽勸阻,明知惡劣天氣、低氣壓即将來臨,還偷偷的溜出了“堇小屋”,強行登上山頂,結果突然暴雨來臨,這名登山者不抵擋暴雨的襲擊,摔傷落入山崖。

亨知道登山者遇難,冒雨去懸崖邊搭救他,雖然最後登山者成功獲救,隻是腿受傷,但亨卻依然感覺到十分内疚。他一直在想,如果是父親遇到這的事情,會怎麼處理,他為自己沒有看住登山者,讓他偷偷溜出去,感到自責。

然而如果沒有亨的及時救援,恐怕登山者的命都保不住,雖然他因為這次受傷治療,耽誤了參加就業面試,而失去了機會又要再等一年,但是他依然感激“堇小屋”的各位。在收到登山者寄來的感謝信時,亨依然對此事耿耿于懷,在這裡,我們感受到了他的成長,他漸漸的開始有所擔當。

04

...

小愛一角,由日本女演員蒼井優扮演,她在劇中的角色,也推動了整個劇情的發展。

...

小愛是一個因為父母生病,沒有機會去外面讀書求學的女孩,在父母相繼離世後,卻陷入了與已婚男人的不倫之戀,最後她抛棄一切,去登父母親曾經爬過的高山,在山頂卻崴了腳,在岩石下露宿一夜後已經意識模糊,這時被長嶺亨的父親救起,帶到了“堇小屋”療傷。

從來到“堇小屋”那一刻起,她認定了這裡就是她的歸宿,所以傷好之後,她留了下來,冬天的時候,“堇小屋”關閉,她去山下幫助亨的母親打理民宿,夏天的時候,她和長嶺亨的父親一起經營小屋,為來往的登山客提供便利和幫助。

在劇中,時長能聽到小愛的笑聲,她是那樣一個身世可憐的女子,卻對生活依然充滿了期待和熱情,用全身心投入到小屋的運營之中,和陌生的卻給了自己溫暖的人一起,傳遞着哎,為他人打造這樣一個不僅是身體,更是精神的避風港。

05

...

影片的結尾,亨真正的成長了,他還決心要将“堇小屋”的二樓大通鋪,改一半建獨立的睡房,以滿足不同登山者的需求。

最後一幕,是悟郎叔在山頂小屋裡突然中風,。

亨打電話給救援隊,他們說最快也要2個小時才能到達,而中風的最佳治療時限是在病發後的3個小時内,如果等救援隊到,顯然會耽誤治療。

再次面對突發事件,亨有了自己的決斷。他決定背着悟郎叔向山下走,去和救援隊在中途彙合。

此刻,和亨一樣,也在成長的老友聰史将自己親手完成的原本要送給亨父親的椅子,送上了山。聰史在危難時刻,和亨一起,兩個人輪流的背着悟郎叔下山,在雪地裡,在暴風雪中,他們艱難的前行,途中多次的體力不支,但是誰都沒有放棄,直到來到半山腰和救援隊彙合,兩個人都累倒在地上。

最終悟郎叔得到了及時的救治,沒有留下什麼大礙。悟郎叔在中風後,一度希望亨他們不要管他,不想給他們添麻煩。但是亨的決斷救了他,亨對悟郎叔說,你不是别人,怎麼會給我們添麻煩,你就是我的家人,跟我的父親一樣,我離不開你的支持。

...

當悟郎說病愈後再次登上山頂,和亨一家人聚在他們堇小屋新開發的露天陽台上望着遠處的時候,那一瞬間,人的心變得無比空曠,亨和小愛也拉着雙手在平地上起舞,母親和悟郎說看到他們,像看到了未來,看到了他們在一起的樣子,看到了希望。

06

...

本片以登山者為背景,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牽絆,也赢得了不少登山愛好者的青睐。

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一切生活都變成最原始、最單純的狀态,人的心也映襯在純潔的白雪之中,變得清澈、純潔。

當抛棄利益之争、離開爾虞我詐之地,用一顆回歸自然的本心,面對生活,用愛去包裹周圍的人和事,全身心的為他人着想,想着能為他人做點什麼的時候,人的靈魂也獲得了救贖。

...

亨的母親,那份老了,卻不失與子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的優雅,那種不要給子女添麻煩的自律和自強,讓人欽佩。

...

小愛,那爽朗的笑容背後,承載着生命裡對所有到來的好與不好的宿命的接納,無論什麼打擊,最後她都一心向着陽光,做一手好菜,溫暖真誠待人,她的包容,讓人深感她内心的強大。

...

悟郎叔,默默的在亨的背後給他支持,用行動去引領着亨,教會他如何承擔起父親移交給他的重任,他的義,義薄雲天,讓人敬重。

通過小鎮上那樣一群踏踏實實的做自己的事情,一輩子隻做一件事,并且力求做到極緻,鞠躬盡瘁,淳樸善良的人們,我們感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最深的聯系和相互支撐的力量。

...

堇小屋,不僅是亨背負的父親的遺願,更是亨自己的心靈最佳的避風港,當幼年被父親逼着去攀岩,在暴風雪中艱難前行,甚至滑落後,被父親扇了一個耳光,叫他要清醒點,在終于到達山頂後,把帶鹽的糖塊拿給他吃的那些記憶裡,我們知道,亨的靈魂就屬于這大山,就像山間紮根的大樹一樣,他也注定會在這裡,找到生命的意義,最終生根發芽。

關于徒勞:

...

關于背負:

...

關于人與人:

...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