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周,小喬我看了3部電影。
有的看完,通體舒暢;
有的看完,腸胃抽筋。
這裡,我隻想推薦一部,也是近期看過的最佳,就是被片名耽誤了——
利刃出鞘
Knives Out

乍一聽片名,還以為是一部紅色主旋律。
主演不是張涵予,就是王寶強的那種。
但它卻是個實打實的懸疑推理片。
這麼說吧,不管你是想檢驗自己智商;
喜歡懸疑推理;
想看戲骨飙戲;
還是垂涎美隊顔值……
你都絕壁不能錯過今年唯一一部:
全明星+燒腦+高能+兇殺+搞笑的本年度最佳懸疑片!
前方劇透預警,還沒看片的建議先收藏此文!

全明星版劇本殺
故事發生在一座鄉村别墅裡。
一個推理小說家死在了自己的房間。
死因是割喉。
警察調查之後,确定是自殺。
然而,一個私家偵探不請自來。

他聲稱有人雇傭了他來調查這個案子。
偵探出馬,事情必有蹊跷。

這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女兒琳達,事業有成,白手起家,聲稱從不借助家裡的任何力量。(除了父親給她的100萬……)

大兒子沃爾特,繼承家裡的出版社。(實際就是每個月幫父親出版兩本書)

大女婿理查德,吃軟飯搞外遇,有股迷之陰柔氣。

小兒媳喬妮,網紅微商。表面一朵聖母白蓮花,實際就是個吸錢鬼。

大孫子蘭森,除了美貌,一無是處。

大孫女梅格,讀貴族學校,吸進口大麻。

小孫子雅各布,小嘴一張頭頭是道,一到真章立馬慫掉。

家裡的每個人,都滿口謊言,除了一個人:
拉丁裔小護士瑪塔。

她有一項說謊就嘔吐的技能,簡直比測謊儀還準。
而作為老作家的貼身護士,又人美心善,她自然成了老作家的知心好閨蜜,還得知了家裡很多秘密。
因為她不能說謊這個特點,偵探輕而易舉地就從她口中把秘密都套出來了。

原來,在案件發生之前,這個家庭就已經危機四伏。
老作家不滿兒女們靠山吃山,決定清理門戶。
而在事發當晚,幾個兒女們也都與他有不同程度上的争吵。
看樣子,每個人都有殺人的動機。

而就在案件調查當中,一個重磅炸彈又來了:
老作家竟然把全部遺産,都留給了小護士。
這下,全家人都炸了鍋。
隻有一個人,幸災樂禍地看着這一切。
所以,兇手是誰?

在衆多電影連故事都講不好的情況下,《利刃出鞘》的劇本簡直精巧到讓人驚歎。
更重要的是,它還用一個超豪華的卡司陣容,來完成這一場華麗的逆轉。
裡面的人物,無論戲份多少,都讓人印象深刻。
因為每個卡司,都足夠閃耀。
英倫特工007,改操一口美國南方口音,轉頭做了糙漢偵探。

“道德模範”美國隊長,搖身一變成了滿口髒話的纨绔子弟。
看他那欠揍的樣子,真想把美隊的名言“Language”甩他一臉。


人美心善的小護士,之前在《銀翼殺手2049》中大放異彩。

她出現在廣告牌上的那一瞬間,實在是過于驚豔,也讓人難過。

扮演大女兒琳達的傑米·李·柯蒂斯,公認的“恐怖片女王”。
而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在《真實的謊言》中的那段鋼管舞,這是多少人的童年x啟蒙啊!

扮演大兒子的邁克爾·珊農,《水形物語》裡的大反派,這裡成了胡子拉碴,腿部殘疾的啃老族。
多少人沒看出來是他?

兒媳喬妮,更是《第六感》和《遺傳厄運》兩大恐怖片的實力台柱子。

想當初《遺傳厄運》裡,她割脖子的畫面,還給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而飾演老作家的老爺子,不知道你們看沒看出來,就是《音樂之聲》裡面的上校啊!
年輕時還撞臉法鲨。
老人家今年90了,還是風采依舊。

為了更直觀地看到卡司有多牛逼,特意做了這張作品圖合集。

不得不說,他們的表演,讓這場兩個多小時的超豪華劇本厮殺精彩異常,酣暢淋漓。

精緻推理惡趣味
别墅、家族、遺産、兇殺……
整個電影的設計,都是典型的阿加莎暴風雪山莊模式,也是本格推理的常規操作。
很多偵探推理迷,甚至可以預料故事的後續走向。
但這片的魅力就在于:
你以為自己猜中了真相,好,那我就把真相直接告訴你。
電影進行到三分之一時,直接給觀衆開了上帝視角。
老作家死亡當晚的真相被全盤托出。

而影片也通過各種細節、特寫、線索,向觀衆發出了解謎挑戰。
因為你即便知道了兇手是誰,卻但還是看不清事件的全部真相。
就像片中的偵探所說的:
這是一個“甜甜圈案件”,中間缺少了關鍵的一環。
而偵探(同時也是各位觀衆)的任務,就是将中間的空白填滿。
因此,在看電影的時候,你不得不注意盡量不眨眼。
因為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成為破案的關鍵;
每一個埋梗,都可能會在意想不到地方跳出來呼應。

但相比劇本的紮實精緻,更有意思的,是片中很多惡趣味的笑料。
比如桃總扮演的蘭森,滿口髒話,一上來就讓全家人“吃屎”。

配合他那看起來智商不太高的靓麗臉蛋,賤賤的很有笑果。
但接下來的設計,才是最響的包袱:
他那個看起來最滄桑的舅舅,認真地吼了回去:
“你說的屎,我一口都不會吃!”
這就好比我們小時候打嘴架經常說的:
“你是豬!”
“反彈!”
笑果加倍。
此外,一些隐藏的梗,比如各種刀具組成的“鐵王座”;

追車時的《極盜車神》梗;

以及那個一開始就出現的,印着“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我的房子,我的規則,我的咖啡)的咖啡杯。

不僅代表了主創的各種惡趣味,更是在抛出來的同時,就成為了讓人恍然大悟+哄堂大笑的秘密武器。
這些,都讓嚴絲合縫的推理片有了一絲輕松的氣息。

一場因善良引發的悲喜劇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通篇充斥各種政治隐喻。
無論是小護士扯不清楚的四個國籍,還是圍爐夜話時讨論的難民事件……
這些“直白”的諷刺,都能在豆瓣上能找到很多解讀。
這些就不多說了。

而對我來說,不管是反轉還是反反轉、本格還是反本格、套路還是反套路,有一點極為難能可貴。
一般推理類作品,熱衷體現人性之惡。
無論是《惡意》中那令人心寒的動機;
《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絕望複仇;
還是《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案件背後的紮心故事……
人們總是覺得震驚多于理解,唏噓大于感動。

但是這部電影,在以謀殺為劇情的前提下,竟然會讓人感到些許的溫暖。
這是一場因善良而造成的悲劇。
如果不是因為老作家善良,替小護士的未來着想,而采取了一系列行動的話,這樁命案也許根本不會發生。
他們兩人,仍然能夠一起下棋聊天,共看歲月靜好。

同時,這也是一出因善良而真相大白的喜劇。
如果最後,小護士沒有因為善良而選擇救人,反而逃跑,那她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洗脫嫌疑。
在悲與喜,善與惡之間,找到了最佳的平衡。
再次印證了那句老話:
“自古套路留不住,隻有善良得人心。”(我瞎編的)
相當符合本片譯名了,滿滿的正能量。

最後,電影通過老作家那面帶微笑的畫像,似乎在對你說:
人生不像推理小說,卻也難保之後會發生什麼。
不過,生而為人,還是勸你善良。
#你最喜歡的懸疑片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