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寫在最後


1、

後朋是搖滾的一個分支,我也不懂,聽歌隻是喜歡聽旋律和歌詞。楊海崧的歌詞對我是有沖擊的。它有一種天生的荒誕感,就像當下的世界。但,也像詩。

看到片單的回答,有些意外,我以為他也會像梁龍一樣,音樂人是不看音樂電影的。但,他對音樂電影卻很投入。也許這也是為什麼P.K.14的風格多變的原因。

P.K.14成員不拿起樂器放在我們身邊,甚至即使在舞台上,你都看不出來他們表演性音樂人明顯的标志,單色的T恤加上破舊的牛仔褲,還有幾雙看起來不合腳的鞋子。也許這樣更能發出生存(生活)的聲音。


2、

電影是一種聲音。你想象過盲人如何看電影嗎?周雲蓬唱過:“銀幕上長滿了耳朵。”

電影的聲音一般分為兩種,一個被大家都聽得見的配樂,另一個是聲音設計,除了配樂,你聽到所有電影裡的聲音都是聲音設計,包括對白、環境音、聲效等等,它們可能是現場收音,也可能是拟音,也可能是采聲。

而音樂之于電影,是空間外肆意生長豐茂的地方,就像楊海崧看到賈木許的《神秘列車》産生的感慨:

人生就是一場沒有目的的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