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最刻骨的疼痛,不是一直就經受着至深的痛苦與磨難,而是,那種偏偏很開心很溫柔的事物,明明那麼近,卻又那麼遠。

怎麼說呢?就像是童年灰暗的我看《龍貓》

影片講的是小月和父親還有四歲的妹妹小梅搬到鄉村來住,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小精靈,還有龍貓,由于小梅想念住院的母親,倔強地要去看卻走丢了,而後小月在小精靈們的的幫助下找到了妹妹的故事。

故事裡最讓我感動的是小梅說看見了龍貓,一開始爸爸和小月隻是笑了一陣,看見小梅似乎要生氣了,爸爸不僅告訴他們這是森林的神,還帶他們去看大樹,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給她們耐心解釋,不僅朝着童真的方向去引導她們,還無比溫柔。

就是這個情節,讓我格外難受,連忙低頭思索,是不是我小時候遇見的是這麼溫柔的父親,是不是我現在也如小月一般活潑?又是不是以後自己也要成為這麼溫柔的一個人,不讓世界上再多一個像我一樣似乎什麼都不在乎的小孩?

電影畫面很美,我沒難過多久,就有将我拉回了那風景如畫的故事裡

再一次感覺痛徹心扉,是小月背着小梅在等爸爸搭載的公交車的時候遇見龍貓,看他就拿着一個小葉子頂在頭上,完全遮不住雨,小月看見後遞給龍貓自己給爸爸準備的傘,大大的龍貓笑得像個小孩,還遞給兩姐妹一包橡種子,似乎是當作感謝。

...

...


那時候,我看着龍貓傻傻的,可愛又呆萌,一開始還在笑,笑着笑着,眼淚就留了下來,真的,她們遇見的人都好溫柔好可愛,我是不是也隻有善良一點,不害怕那種看起來很讓人害怕事物,我才能遇見那麼溫柔的人?

從小長大的成長曆程以及我被教育的思維方式,讓我萬事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電影結束之後,我不斷回想我的整個過程的思維,我發現自己從來不曾擁有這樣的溫柔。

于是看着這樣的童真,這些溫柔,讓我覺得,有些溫柔,真的溫柔着溫柔着,就能讓人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