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說這裡是窮人的藥房,所以全世界都來這裡買藥。
聽說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懷着極大的興趣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之後,卻無比希望這隻是一個故事。
他講述了一個白血病患者在發現印度格列甯和國内正版格列甯的藥效相同,價格卻相差二十倍。為了活命,他找上了一個妄圖掙錢且走私印度的程勇。
自此程勇開始了的三次賣藥經曆。
第一次走私,他太缺錢,太想被看得起。枉顧法律,利益至上。五百塊的藥他賣到五千塊。後因害怕被抓,将進貨渠道推給同樣賣假藥的張長林。
第二次走私,張長林因過度剝削病人而被舉報。看到朋友們因沒有藥物而逐漸病危。這是他第二次走私,更多是為了情意。這次他不賺錢,五百元的藥他賣五百塊。
第三次走私,他隻為病人。印度藥廠被封後,他以零售價的方式對藥物進行購買。将進價兩千元的藥物以五百元進行出售,剩下的錢财則以之前賺的錢進行抵還。他說:“就當還他們的了。”
當然,最令我動容的是這期間情與法的交彙,它讓我感覺,這一點都不矛盾。
這不是小說,男主角沒有光環。
程勇不止一次險些被抓,買藥的病人為他說情;警官暫時放他一馬;為他搬藥的小弟彭浩,為了保全他,被卡車撞死;這些人護着他我都理解。可就連被捕的張長林,一個以賣假藥為生的藥販子,被抓後,仍選擇為他打掩護,這是情。
就像這世間所有的過程,都不如我想的那樣美好;可最後的結局,我隻會感受到欣慰。
呂受益:我的兒子剛出生,我想陪他長大。
彭浩:他才二十歲,他隻是想活命,他有什麼罪?
老婦人:我隻是想活着。
衆人:終于讓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犯了法, 就要受罰。但是法裡也有情,本該數十年的牢獄之災,僅判了五年。經減刑并提前釋放,僅三年,便放出。
而且因此案,格力甯的價格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視,納入了醫保。越來越多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得到了救助,生命得以延續。
幸而相信的所有,終未得以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