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視改編創作的角度談《壞小孩》如何蛻變成《隐秘的角落》

最近一段時間,《隐秘的角落》大火,這部僅12集的短劇,無論是視聽語言還是劇情和主題,都堪稱國産劇中的一絕,雖也有瑕疵,但是瑕不遮瑜。與此同時,也吸引了一大批人看它的原著小說,而在看完原著之後,則更加深刻的感覺到編劇的功力。


...



相信很多人在看過《隐秘的角落》過後都大緻的了解過《壞小孩》這本小說,《壞小孩》是由紫金陳所寫的一本懸疑推理小說,由于網絡小說的遊戲性、自由性、快餐性、極強的互動性等特征。我們也能看到很多由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是實際上真正優良的改變佳作屈指可數,網絡小說到影視作品的改編過程是一把雙刃劍,改的好會同時受到原著粉和劇迷的追捧,反之則會受到雙倍抨擊。

而《隐秘的角落》的改編效果則明顯是前者。那麼,編劇究竟是從哪些方面對壞小孩這個故事進行改編的呢?我将從人物設定,情節,隐喻的增删以及主題這四個方面來為大家進行剖析。

(一)人物設定——扁平化人物到圓形人物

根據福斯特的理論,人物形象可以分為扁平化人物和圓形人物(立體人物)。

文學作品是以描寫人為中心,刻畫和創造出深刻的人物形象。通過描寫人的秉性、環境、習慣、情感、欲望、本能等因素,展現出典型的人物形象。

影視藝術也是如此,描寫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是包括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在内的一切叙事藝術最高追求。人物是影視作品當中的靈魂和重點。也是電視劇創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而原著壞孩子到電視劇隐秘的角落的改編,首先就将主要人物形象完成了扁平化人物到圓形人物改編的過程。

我們先來看對主要人物塑造的改編:

•朱朝陽:


...



原著中:

朱朝陽的嫉妒心理強,因為嫉妒将朱晶晶推下樓導緻朱晶晶的死亡。是極端的惡的代表。是除了徐靜和張東升嶽父母的死亡外的一系列命案背後的推手,接着又為了遺産威脅并說服朋友丁浩(即電視劇中的嚴良)和普普幫助他殺死自己的親生父親以及後媽。他心思缜密,明知張東升的邀請他們吃飯是陷阱卻未提醒丁浩和普普,借張東升之手殺掉了知道真相的兩人,最後還殺掉了張東升并栽贓給已經死去的丁浩。為了洗清自己的罪名,借刀殺人,并在一個月的時間僞造了半年的日記,以作為洗脫自己罪名的證據。

   

    電視劇中:

他雖然依舊敏感,但善良,重情重義。朋友有難上門時背着母親收留了嚴良和普普,并為了普普救弟弟的心願和他們一起冒險,義無反顧幫助朋友。他渴望親情,尤其是父親的愛。但是同時,由于家庭,社會等的長時間的壓迫,讓他的内心也展現出黑暗的一面,對于朱晶晶的見死不救(亦或是他推下朱晶晶),在嚴良讓他複制相機内容時故意把空的儲存卡給張東升并讓張東升聽到......這樣的朱朝陽不單單隻有惡的一面,而是善惡并進,共同驅動着情節的走向。

電視劇中的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而非扁平的紙片人。這樣的人物更富真實性,也更加貼近生活,他的心中有善,也有惡,兩者不斷的博弈,這樣的人物内心的善惡鬥争,是人物矛盾的塑造點,也恰巧是觀衆所想要看到的。

張東升:


...



A.原著中的張東升,為了妻子徐靜放棄讀博,入贅徐靜家,他自卑,敏感,結婚四年,妻子有了外遇,決定離婚,因此蓄意報複,原著中,他對妻子,嶽父嶽母的謀殺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除此之外,還被朱朝陽利用,變成了一個殺人工具。在小說中的他,似乎顯得太過單薄。

B劇中的張東升,有一種被長期壓迫和看不起的自卑心理。殺人的原因是愛而不得,而非謀财害命。在劇中,他對普普是有着恻隐之心的。且并不像原著中那般單純的受幾個小孩的擺布,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打算,精明。

劇中對張東升和朱朝陽這兩個人物塑造的改變是最主要的,他們兩個像彼此的鏡子,亦正亦邪,這兩個角色也是推動小說故事發展,突出故事矛盾的主要核心人物。兩者之間,既是善惡的博弈,也是兩個人互相的映射,使得整個故事的意蘊更加深刻。

除此之外,編劇還對劇中的次要人物進行了調整,人物形象都變得更加富有層次感。

首先是人物的增加,劇中删除了原著中的教授嚴良(此嚴良非彼嚴良),增加了警察陳冠聲,這個人物的加入不僅推動了劇情的節奏,也和劇中的嚴良互相照應,兩者形成了一個彼此救贖的一對人物關系。

除此之外,還有對人物形象的填充。


...



一個是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在原著中,周春紅的存在感很弱,而在劇中,周春紅從一開始對兒子的影響,與兒子的相處的情況便已展現開來,一方面,是造成朱朝陽人物性格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則是展現了作為一個單親母親對于自身感情問題和對兒子關系的處理,上升到了單親媽媽這一群體的展現。


...



再者是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在原著中,朱永平是一個毫無責任感可言的父親,然而在劇中,則是展現出了一個再婚父親對于兒子的矛盾心理。相比原著的渣男形象更加立體。

劇中的精準的把握了對人物刻畫的度,主要人物豐滿而堅挺,圓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人物之間的對應,人物性格的展現以及不同人物之間所照應出的不同主題都是對人物的升華。

(二)情節改編

故事是作品中實際發生,故事是發生了什麼,情節則是這件事的呈現方式,而小說與電視劇面對相同的故事題材,也将作出不同的取舍。


特别是電視劇所具有的媒介特殊性,決定了改編時要對原有的故事和情節進行相應的變動,使小說原著中的故事能夠符合電視劇視聽藝術的要求,實現電視劇的視覺再現。隐秘的角落也是如此,由于原著未成年人犯罪的題材的特殊性,電視劇便不可能将小說中的情節照搬,哪怕是小說結尾中最精彩的日記反轉。而這也大大加深了改編的難度。但是編劇卻在對後期情節大改後使得故事同樣的精彩。

從情節上來看,劇中保留的原著情節其實都是沖突比較大,懸念感較強的一些情節,同時也不乏一些重要的小細節以暗示人物心理的轉變,比如:

•張東升謀殺嶽父嶽母

•朱朝陽朱晶晶商場摩擦

•朱晶晶死後王瑤上門毆打

除此之外,我們再來看看電視劇從小說情節中變通取意改編的部分:

•丁浩,普普上門求助(丁浩動機,想見父親。普普動機,被性侵)——嚴良普普上門求助(普普動機變成為給弟弟治病)

•三個孩子敲詐張東升(動機,為了維持生活)——敲詐張東升(動機:救普普弟弟)

•少年宮朱朝陽推下朱晶晶——少年宮朱晶晶失足墜樓而死

•張東升謀殺徐靜(死亡原因,藥物中毒引發車禍)——張東升謀殺徐靜(遊泳時藥物中毒引發溺水)

•朱朝陽威脅張東升,說服普普和丁浩謀殺朱永平和王瑤——朱永平和王瑤在海鮮倉庫被張東升殺害


...



從以上列舉出的改編的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出,從三個孩子來說,他們的動機變得更加的積極,離開孤兒院,一個為見父親,另一個為救弟弟;與此同時,三個孩子又為了救普普的弟弟這個目标而展開行動。從根本上就給孩子們的行為動機添上了“善”的意味,整個故事的基調不再像原著那般黑暗,同時主題更加具有争議性。再者,從劇情發展上來看,劇中王瑤和朱永平的死因改變了,這一點上除了是為重新塑造朱朝陽這個角色,也是為了豐富劇情。

從情節的改編上來看,雖然沒有保留原著當中的反轉,但是卻變通取意增加了很多反映人性,人物内心變化以及表現人物的善惡博弈的情節,叙事線更加豐富,整個情節的走向也更加的一波三折。

(三)隐喻的增删

隐喻象征是文藝和影視創作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小說文本中創作了多個看似平凡卻寓意深刻的事物,而改編為電視劇後則靈巧的運用了片頭,道具,甚至是音樂來表達其意蘊,成為劇中特殊情緒、思想,以及劇情暗示的載體。


...



在原著中,最主要的隐喻是小說《鬼磨坊》。

故事中的主人公父母雙亡,來到一個磨坊裡當學徒。磨坊的師父會教徒弟們魔法,但是每一年,師父都會殺死其中一個徒弟去獻祭。最後,主人公殺死了師父。而張東升和朱朝陽之間是一種非常明顯的師徒關系,朱朝陽也一直叫他“張老師”。最終這個最聰明的“學徒”殺死了“師父”。


...



而在電視劇中,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不能将太過陰暗的情節直接展現出來,因而使用了大量的隐喻。

1是笛卡爾的故事,既是張東升殺害嶽父母和徐靜的動機暗示,其中的童話和現實也成為了劇中思考的的主題之一

2是三隻小雞和狐狸的動畫,暗示着朱朝陽内心善惡的走向,以及張東升的動機暗示

3是劇中片頭動畫的内容的隐喻,動畫片頭的内容暗示着整個故事的開端和結局,同時呼應了劇名。

劇中實際上還有很多的隐喻,但是最主要的便是這三個,也有人覺得隐喻用的太多,但我卻認為這是一種很聰明也很讨巧的方法。

這樣的隐喻的運用是在電視劇特殊媒介下向觀衆展現出故事中隐藏情節内容的靈巧的方法,

且隐喻的方式巧妙地避開了血腥的場面,同時也将人性的黑暗面更加委婉含蓄的表達出來,以一種孩子的視角,弱化了原著中的黑暗,增強了争議性。

(四)主題的升華


...



原著中的主題,是對人性善惡的探讨,如小說中的那句話:“在成年人眼裡,小孩子永遠是簡單的,即便小孩會撒謊,那謊言也是能馬上戳穿的。他們根本想象不到小孩子的詭計多端,哪怕他們自己也曾當過小孩。”

而隐秘的角落當中的主題則更加豐富:

第一層,是對愛與自私的探讨

第二層,單親家庭面臨的問題

第三層,對于人性善惡的探讨

第四層,關于社會與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影視改編創作是劇本創作的一種,一個故事從小說到劇本需要經曆很多,而一個好的劇本,除了能給觀衆帶來一種刺激感,緊張感之外,必然有着其對人性的思考,對生活的思考。隐秘的角落改編的成功也正是因此,他找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矛盾,沖突等,抓住了生活的細節,抓住了真實人物的情感和表現。

結語:

《隐秘的角落》是當之無愧的國産網絡小說改編的精品電視劇之一,如章子怡所說,看了這麼多年的美劇英劇,終于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隐秘的角落》整體完成度非常高!從小演員到職業演員全體在線!他們的表演感受力令人震驚!故事内容細思極恐,沒有過激的處理卻分裂得讓人不寒而栗而且配樂的每個音符都将人物的内心戲渲染到極緻…據說此劇的導演以前是組樂隊的…12集,剛剛好,值得一看![贊] 切記,千萬不要成為自己情緒的奴隸,那會讓生活裡的痛變得無以複加。


...



而我想,《隐秘的角落》的成功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的成功,更是如今影視創作人以及觀衆對于精品好劇的追求下的結果,我想,在今後的日子裡,國産劇也一定能以更好的姿态出現在大衆的面前,也希望影視創作者和觀衆們能共同努力,以一種更加嚴謹的态度來面對這門視聽結合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