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叙述愛的方式都各有不同,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宗教,都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



父愛則是一種平凡卻又特别的愛,在不同導演的作品裡你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父愛,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俄羅斯導演安德烈• 薩金塞夫導演的電影《回歸》,這是一部融合了宗教 政治與父愛的電影。


...



影片講述了一個消失了12年才回歸家庭的父親與兒子安德烈和伊凡之間的相處故事。

由于長年缺失父愛,父子之間的隔膜在所難免,在為期一個星期短暫的荒島旅行中,父權式的愛體現的淋漓盡緻,在這樣的碰撞之下,發生了戲劇式的悲劇,父親為了阻止桀骜不馴的小兒子伊凡從高地跳下而自己失足死亡,而父親的死,也成為了這兩個孩子的成人式。


這樣的一個關于父親與兒子的故事,在全片青灰色的色調當中盡顯壓抑,卻也帶給觀衆留下了許多遐想思考的空間。

影片中從政治,宗教,與劇情上設置了多個懸念。


...


一.政治

    首先,是影片開頭交代父親消失12年後回歸家庭,從影片的上映時間2003年推算來看12年前恰好是蘇聯解體俄國獨立的時間1991年,蘇聯的解體,象征着政權的更替,而影片結尾處,父親的死亡,兒子的獨立也與蘇聯解體事件相映射,以小人物的命運來映射國家的曆史。

二.宗教

    再有是影片中濃厚的宗教意味和對人物命運的暗示,影片通過影片中父親歸來以後在床上睡覺的姿勢和父親死後躺在船上的造型都與意大利巴洛克大師安尼巴萊·卡拉齊的早年繪畫作品《死去的基督徒》如出一轍,暗示了父親的死亡。

不僅如此,在兩兄弟在爸爸回來後在《聖經》中翻照片時停留的那一頁,恰好是亞伯拉罕殺子獻祭圖,寓示着影片中伊凡本想從高處跳下,父親卻為他失足墜落的一幕,隻是結局不同,父親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了兒子的生命。


...



而安德烈的扮演者弗拉迪米爾•加林影片拍攝結束不久後在影片中的湖裡溺斃死亡也給這部電影蒙上了一層難以言說的神秘意味。

    但若僅僅是這些精妙富有宗教意味的劇情隐寓,是不足以達到讓觀衆感到如此震撼的效果的,畢竟這些巧妙的懸念是需要進一步的推敲的,影片中所運用的視聽元素也同樣令人震撼。


...


  全片青灰色的色調給整個影片營造了一種甯靜,壓抑的氛圍,父子之間的心靈碰撞在這輕灰色中愈演愈烈,最終強化,升級為激烈的争吵,最終又在父親失足墜落的那一聲悶響中結束, 在父親沉入深海後,這一切激烈又化歸為平靜融在一望無際青藍色的海面上,伊凡和安德烈最後的那一聲“爸爸”又将這份壓抑的沉重升華——兩個孩子的成人式。再加上極富宗教意味的配樂,将影片的高度又再次升華。


...


同時,影片的鏡頭作用也加分不少,不論是開頭安德烈和伊凡多次奔跑追逐的交叉剪輯的鏡頭,中期伊凡在碼頭上用望遠鏡觀察父親和安德烈那幾個伊凡視角裡的表達伊凡眼裡對父親探索性的鏡頭,還是父子三人一同再小島上旅行的多個大遠景鏡頭……都運用的十分純熟,恰到好處,使得影片的節奏感十足。

而本片中,最值得人深思的主題——父權式的愛,也成為了許多觀衆讨論的話題,在這樣一個常年缺失父愛,隻有母親和外婆的家庭裡,父愛的缺失使得兄弟二人的男子氣概也有了缺失,影片開頭伊凡在瞭望台上遲遲不敢跳下,在面對小夥伴們的嘲笑時隻會咬着牙齒罵回去,在東西被人偷走,爸爸把人帶到面前時還是放人走了,就像一隻被拔掉牙齒的獅子,隻能無奈的叫嚣卻沒辦法真正的和敵人厮殺。


...


哥哥也是,不過他和弟弟的表現有所不同,他盲從,沒有主見,崇拜父親那樣的男人,自己卻難以真正成長。當一個内心桀骜不馴,外表卻有些怯懦的男孩,一個盲從軟弱的男孩,遇上強硬專制的并且還在他們生命中缺席了整整12年的父親時,擦出的是一聲聲悶雷似的不滿,抱怨在伊凡心底滋生,而安德烈則是将父親的形象高高舉在頭頂。

一個星期裡,父親給他們帶來的更多的或許不是細膩,溫柔,而是一種父權專制形的教育,不僅是為了彌補這十二年來父愛的缺失,還想讓兒子們鍛煉成為真正的男人,這是一種鋼鐵般的教育方式,像是以剛克剛,也是以剛克柔,沉默剛硬的父愛面前,孩子們表現得抗拒不屑,卻又何嘗不包含着孩子們對這個父親缺席整整12年的心酸與不滿呢?一個星期的旅行在即将回歸之時卻以另外的一種悲劇式結局收尾,父親死了,兩個孩子的成人式便如此的,如此的殘酷與凄涼,但雖然父親死了,卻回歸了,沉入深海時在兩個孩子嘶吼的“爸爸”當中剛回歸,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回歸,回歸在這片海,回歸在這兩個孩子心中。

而兩個孩子,也在這殘酷的成人禮中回歸,回歸了作為一個男人該有的,回歸了他們的責任。


...



坐在歸家的副駕駛上,伊凡從父親車裡找到的一家人的合照,是這個父親藏起來的柔情,對家的眷戀。

而那個島裡的黑匣子和父親消失十二年的秘密,都和父親一起帶着那份藏起來的柔情沉入深海.......

這國家的曆史,宗教,和父親這特别的愛,便這樣的融在了影片的青灰色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