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真實的古代生活如何,但視覺上我更願意相信劇中所布置的那種真實感,那種高雅而不俗,瑰麗而不豔,素雅而不凡的東方之美。

         我想着,大約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才會主動費盡心思去認真做,吹毛求疵,追求完美。我以一顆真摯而炙熱的心熱愛着攝影,熱愛着東方古韻美,故而一張張截圖下來,一張張删減,雖然過程繁冗漫長,卻是樂在其中。

第六集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夜景圖,随着圓弧的拱形門望去,景一重又一重,空階上,望不盡,遠處明晃晃的燭光獨閃,給人以無限遐想。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張純妃沐浴的特寫鏡頭很美,無一絲珠翠裝飾,雲髻輕輕挽就,花顔如水,清透的水珠夾雜着桃粉色的玫瑰花瓣,濺起的瞬間宛若水晶宮殿中的清透琉璃一般,定格的刹那恰似晶瑩的冰晶,倒讓我想起了迪士尼的影片《冰雪奇緣》。原來,攝影或許還能将生活童話化。


...

公衆号:MinnasCamera

...

公衆号:MinnasCamera

        我很喜歡皇後娘娘這身煙青色衣袍,刺繡精緻而不繁雜,點綴得當,配上鵝黃色精緻刺繡團扇,渾然一個畫裡的古典美人。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璎珞上樓梯圖的構圖我很喜歡,我個人也愛拍傾斜的樓梯處的人物,能表現出一種抽象美,然而很難遇到合适的角度與場景。橫平豎直間有一方直直的斜階,這樣的抽象美的構圖結合古典美,深得我心。


...

公衆号:MinnasCamera

        劇中很少有無人的繡坊全景圖,這幅姑且算一個吧。整齊的繡架上,五彩斑斓的繡線,酞藍、深镉綠的繡布和劇中人物相符。遠遠望去,每一幅繡圖都精緻無比。

        我生于江南水鄉的蘇州,對于蘇繡也是格外喜愛,家鄉傳統幾乎家家戶戶牆壁挂飾都會有蘇繡。古時的蘇州,家家養蠶,戶戶繡花。繡莊坐落于小河邊,青石碧柳,雕欄花窗,臨窗有水,水上有橋,橋下有船,青煙翠霧,氤氲缭繞。女子坐于繡架前,劈絲走線,溫婉娴靜,輕柔優雅。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皇後翟衣圖,溫和端莊,雍容華貴,襯着背景刺繡帷幕,一派母儀天下之态。一颦一笑間,滿是溫柔娴靜,端莊大氣。

        乃其正位坤甯,克贊乾清。奉慈闱之溫凊,為九卿之儀型。克儉于家,爰始缫品而育繭;克勤于邦,亦知較雨而課晴。

        乾隆的《述悲賦》讀來的确感人肺腑,這幾句的描寫裡,劇中的富察氏幾近原型。

第七集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傍晚長春宮遠景圖,依然采用對稱式拍攝,青磚朱門,紅柱碧聯,珠簾輕卷,黃燭微照,如曆史重現一般。


...

公衆号:MinnasCamera

        帷幕被殿内的燭光照亮,顯得金黃通亮,劇中甚少見到這樣明亮的後景,襯得卸了珠翠的皇後衣袍素雅,出水芙蓉一般。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璎珞出門的場景圖,仍采用對稱式構圖,宮門深深一重又一重,太監煙青色的衣袍和璎珞煙粉色的衣袍成了建築場景裡幾抹恰到好處的點綴。


...

公衆号:MinnasCamera

        夜色下,紅牆綠瓦内,潔白如雪的花樹下,獨站一襲粉衣的俏皮可人兒,纖纖玉指輕撫青碧灌木。本是如花一般的芳齡,如畫一般的美人,天真無邪如純白無瑕的璞玉一般,無奈被這紅牆内的暗箭一招緻命。這棵生長于繡房前的純白花樹劇中經常見到,不由讓人感歎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花開花落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對稱的繡線特寫鏡頭透着一種清冷孤傲之美。五色絲線裡,傾盡了多少豆蔻少女的芳年華月,又飽含着多少妙齡繡娘的芳魂豔骨,那一件件精美刺繡,大約也是觸手生涼于前,觸目驚心于後。


...

公衆号:MinnasCamera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是兩幅繡娘挑燈夜繡圖。一針一線間,以針作畫,以線當墨,都說繡娘玉指如芊,心中長蓮,蓮開微半,一半清風,一半月圓。繡娘的手指是直接與心靈相連的,纖纖玉指飛動如蝶,針線輕舞意蘊缱绻。隻可惜劇中有些陰毒人設實在當不起“繡娘”這樣美好的稱呼。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宮廷侍衛巡視圖視角我很喜歡,暗色調的剪影前景,襯着紅牆金頂的後景,對稱式的拍攝,連宮殿都是對稱的,甚是好看。

第八集

...

公衆号:MinnasCamera

        以這樣的視角拍攝繡坊在劇中較多見,潔白如雪的花為前景,大約也是暗示繡女們的如花容顔和芳華歲月吧。白色的花朵,純淨孤傲,卻又凄婉動人。


...

公衆号:MinnasCamera

        我對宮廷劇裡紫禁城的遠景鏡頭依然愛得不可自拔,尤其是這種透過宮門向外,對稱式滿滿的遠景拍攝。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圖的拍攝視角很别緻,镂空的朱紅窗棂一層又一層,重重疊疊間,紅花綠樹相襯之景,一重又一重,無序卻有章,錯綜複雜間卻有條不紊。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璎珞獨自黯然神傷圖,像極了古畫裡的樣子。赭石焦茶相間,獨一縷燭火微芒,璎珞一襲绀碧色花紋衣袍,好似古代紮染布制成,素雅清秀,蹙眉低頭間,憂傷凄然,幽暗昏黑的屋裡,孑然一身,黯然銷魂。縱然白日裡笑靥如花、慧心巧思,夜裡仍是擋不住的悲傷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圖是高貴妃與嘉貴人同入長春宮的場景。對稱式的拍法加上素雅清麗的配色顯得場景瑰麗而不失低調。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高貴妃宮内圖,抛開劇情,一重又一重碧色落地罩内,以同樣一襲綠色衣袍的女子為中心,四名古代女子相間伫立,真真如古畫般素雅精緻。


...

公衆号:MinnasCamera

        皇上見臣子的場景也是對稱式拍法,黃黑相間的配色,極顯皇權天威。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娴妃刺繡圖真是清麗動人。娴妃一襲碎葉翠袍,穿針引線間,滿是溫柔情思,陽光透過窗棂大片大片照進來更顯得屋内明淨透亮。明暗相間的冷色調,給人以一種高潔與聖潔之感。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張承乾宮遠景圖,對稱式的拍法,金頂朱門,也是攝影佳作了。

第九集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圖呼應了片頭的畫面,大約暗示了整部劇以璎珞對長春宮的眷戀為主線吧。除兩名太監外,璎珞一人獨站中間,景牆一重又一重,每一重都如一段漫長的時光,今日在這一重裡,明日又在那一重裡。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幅娴妃寫家書圖,布景雅緻精細,娴妃依舊是碎葉翠袍,雙眉緊蹙,下筆躊躇。我挺喜歡娴妃黑化前的裝扮及神情,高潔如松柏,卻也迂闊得可愛。我截圖時也有着自己的偏好,或對人物或對場景。


...

公衆号:MinnasCamera

        皇後一襲精緻白衣配上精緻鵝黃團扇,一颦一笑間如同真實的古代女子,凝望的眼眸中滿是要溢出的款款溫柔深情。

        美人默無言,對之長歎息。

        白居易這句清晰地寫出了此情此景。我想着,世間許是再沒有比這更美好的古代女子了吧。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高貴妃作為跋扈得不可一世的反派角色,常常是飽和度濃重的衣着,連團扇也不例外,朱紅與明黃配上高貴妃的綠色衣飾,華貴豔麗,妖娆嬌媚。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又是另一重宮牆裡的故事,構圖上,連侍衛的站點都是對稱的。

第十集

...

公衆号:MinnasCamera

...

公衆号:MinnasCamera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幾幅表現皇後娘娘的圖,我一幅都舍不得删。一襲乳白長裙,襯之以精緻刺繡,沒有朱華玉翠,僅以簡單絨花為飾,淡然恬靜,氣若幽蘭。她的雙眸總如一泓清泉般澄澈透亮,氣質清雅高華。

        第一第二幅寫字之态,恬淡安靜,似有凡塵女子所沒有的靈氣溫柔,就像天使的羽毛,潔淨無暇,很想觸碰,卻不忍打擾這樣美麗的安靜。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故而“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若寫女子,大約便是如此芳姿了。

        第三幅微蹙的娥眉與雙頰淺淺的憂傷,更增添了一份我見猶憐之感。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張娴妃讀書圖和剛才的娴妃刺繡圖很相似,不過鏡頭稍遠些,陽光将窗棂的影子拉得綿長悠遠,此刻時光也如此這般無聲悠長,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隻可惜紅牆之内,這樣的日子從無法停留永駐。


...

公衆号:MinnasCamera

        這張紫禁城的鏡頭宏大雄偉,寬闊廣博,和此前的侍衛巡視圖是一樣的視角,隻是少了前景的侍衛,由此可對比遠處渺小的侍衛,更加可見城樓之高地面之廣。

        我以攝影視覺的視角重新觀看《延禧攻略》,多了一些視覺美感的體驗,同時通過以自己的視角解讀劇照更增添了對各類人物紅牆内一生的感慨,對秦岚演繹的富察氏皇後更是憐愛有加,恨不能把每一幀畫面精心截下。

        我不知真實的古代生活如何,但視覺上我更願意相信劇中所布置的那種真實感,那種高雅而不俗,瑰麗而不豔,素雅而不凡的東方之美。

PS:以上皆為藍光4K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