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期待與你一起,在電影裡創造故事~
首發:石墨社(smshe189)

上海,真是電視劇的寵兒啊。
今年年初,我們迎來了上海電視劇四部曲。
《愛情公寓5》《下一站是幸福》《完美關系》《安家》。

這四部劇,出奇一緻的選擇了上海作為劇情發生地點,而且都是現代劇。
不過,從目前的結果來看,除了《愛情公寓5》最終迎來逆風翻盤,口碑逆襲,目前評分6.9。

而其餘三部的評分分别是:6.1,3.9,6.2。
你品,你細品!
這算不算基本撲街了呢?
其實近幾年來,國産影視劇的品質逐漸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觀衆似乎也對作品的質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評價标準,這也反向推動影視行業自省與升級。
但是,這四部劇的播出,似乎在告訴我們,他們還想再掙紮一下,冒個險。
四部劇中,《愛情公寓5》的評分最高。這也算是矮子裡拔高個,不過比起其他三部,《愛情公寓5》要良心太多。
《愛情公寓5》作為一個長達十年的IP續作,原本就承載着固有觀衆群體的超高期待,而且從立項、開拍到播出之初,都備受争議。
一開始,大家對這部劇的批評聲居多,随着後來劇情狀态漸入佳境,張偉、大力等角色的驚喜表現,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表達,都帶給觀衆滿足感。

雖然都是以上海為背景,但是《愛情公寓5》和前四季一樣,并不過分依賴上海的地點屬性。
它更強調的是故事創意與角色靈魂。
因此,我們記得賤萌的曾小賢,霸氣的胡一菲,扣到極緻的張偉,理想型女友大力等等。
其實,完整看過《愛情公寓》系列的觀衆就會發現,這個IP雖然是荒誕搞笑畫風,但是每1~3集就用一個腦洞大開的故事,将現實生活中的人生哲理,婉轉講給我們聽。
《愛情公寓5》後面的故事,聚焦了流行文化代溝、戀愛結婚、為事業奔波、為房子苦惱等現實問題。
這也是為何,觀衆願意為《愛情公寓5》買單的緣故。
這樣的優秀基因,并沒有在其他三部劇中有所體現。
《下一站是幸福》,其實就是一部愛情片,而且簡單到無腦。
我之前有寫過這部劇的點評:開年熱劇《下一站是幸福》雖已完結,但它引發的讨論從未停止
估計主創就是想撓一撓當代觀衆對于婚姻的價值觀思考以及當下熱門的年下戀的“癢處”。
所以這部劇簡單到,充斥着各類跨年齡的戀愛,以賀繁星為核心,輸出“我要選擇愛情,而不是合适”的主流婚姻價值觀。

這種價值觀沒有錯,但是主創在強行灌輸雞湯的時候,似乎忘了去豐滿人設,而使得女主賀繁星在愛情面前搖擺不定,最終傷害了兩位優秀男生。
這種劇情走向,讓女主被打上了“讨厭”的标簽。
同時,雖然女主口口聲聲唯愛情至上,劇中卻并沒有真正去讨論過什麼是合适,什麼是愛情。
就像很多網友會認為賀繁星與小奶狗并不合适,他們的愛情也缺乏基礎。倒是霸道總裁葉鹿鳴,從各個方面來看,都與賀繁星更配。
這種尴尬的結果,俗稱歪樓。
同時,《下一站是幸福》,很好的利用了上海的城市背景。
劇中,賀繁星、元宋、葉鹿鳴三大核心角色,完美诠釋了什麼是高富帥與白富美之間的高端愛情,配得上上海這座城市的底色。
資深行政主管,大學教授,知名企業老總,江景豪宅,隐形富二代···

出入都市CBD,早早下班遛狗談戀愛,咖啡聚會保齡球等等,構建了一個普通人眼中難以企及的“上海職業戀愛怪圈“。
觀衆親切的稱之為“懸浮劇“。
看《下一站是幸福》,你會發現:
總裁往往閑得沒事做,滿腦子充斥着愛情。
富二代可以為所欲為,這叫個性鮮明。
上班輕松,大家都在聊八卦。
每個人都住得起上海的房子,每個人都隻需要考慮找不找得到愛情。
于是大多數上海普通人,開始質疑,這是我所處的城市嗎?
而《下一站是幸福》的這一優秀特質,在《完美關系》和《安家》被完美繼承了。
特别是評分墊底的《完美關系》。
雖然與《安家》一樣,都是以上海為背景的職場劇,都出自同一個導演,劇中多位演員串戲頻繁。
但是,《完美關系》将一個本該很出彩的公關職業,拍出了“居委會大媽+警察+私家偵探“畫風。

驚不驚喜?
關于其中對于公關的基本常識就不說了,很多行業大咖都做過分析。而且,這類題材也不算首創,國内外都有優秀案例在前,但是給了答案竟然都抄出了不及格。
意不意外?
而且,作為職場劇,這部劇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假大空。
公關人的霸氣,讓全行業隻會裝孫子的乙方歎為觀止。
黃軒飾演的衛哲,背負着劇情帶來的光環,怼天怼地怼自己,但是全劇并沒有賦予他足夠的實操,表現角色實力所在。
作為對比,一個從小富養的富二代女主,公關專業碩士留學生,不遠萬裡在國外學習房産中介知識,帶着内心的那份純粹與正義感,在國外播撒價值觀。

這是何等的精神啊?
精不精神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女主成功與隔壁《下一站是幸福》中的賀繁星肩并肩,位列“最讨厭女主“榜單首位。
佟麗娅積攢多年的女神地位,竟然敗在了劇中龇牙咧嘴的演技,以及竭盡全力坑隊友的無腦人設。
前者是,佟麗娅自己的問題,無論何時,都喜歡瞪眼、尬笑、搖頭晃腦,這是演員的不專業。
而後者,就是主創需要背鍋的。
為了凸顯男主衛哲的專業,為女主江達琳後續成長做鋪墊,同時也為他們兩最終發現對方即所愛做布局,主創瘋狂地将女主江達琳塑造成為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
遇事不冷靜、原則立場不堅定、缺乏是非判斷力等等,都是這個角色的原罪。
這一切,都在劇情推着她當上了這個莫名其妙的總裁之後,變成了毫無邏輯的魔幻職場劇。

江達琳的所作所為,從彈幕上來看,想手撕這個角色的大有所在。(坦白說,如同被硬推上總裁之位,她和衛哲最終成為一對,也是劇情推着走,兩人不僅沒有CP感,也缺乏情感基礎)
《完美關系》和《下一站是幸福》一樣,對總裁有一定的誤解。
說句比較打擊人的話,往往有錢人的家庭,會更有意願注重也更加有能力注重孩子的雙商培養,無論是學習還是從小的耳濡目染,他們要遠比同齡普通人人顯得成熟穩重。
這一點,在各類懸浮劇中,為了滿足觀衆意淫進行的魔改,很容易造成認知偏差。
所幸的是,随着觀衆群體的藝術水準逐漸提升,他們也漸漸發現各類影視劇中的不合理。
因此,觀衆的聲音,其實有時候是有利的,能夠促進創作者提升作品質量。
此外,《完美關系》可以理解為一出真善美的宣講課,然而主創用了假大空的簡單思路,應付了之。
《完美關系》與《安家》其實是有一個故事模版的,那就是“西天取經打怪升級”。
他們會遇到各類的客戶案例,在其中遭遇困難,然後發揮團隊力量,攻堅克難最終赢得勝利,實現個人與團隊成長。
隻是,《完美關系》每一次打怪都隻注重真善美價值觀的輸出,卻忽略了職場基本邏輯。
無論是讨薪案、裁員案、閉店案、性騷擾案等等,都用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宣示結果,老闆良心發現,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于是,觀衆發現了公關的另一大使命:勸人從善,廣施善緣。
簡單,完美。你再品!
與《完美關系》同屬一個導演的《安家》,評分還算看得過去。
其一,是孫俪的演技很抗打。
其二,是房産中介的故事,稍微與社會話題有關。
同樣是打怪升級的路數,房似錦的靜宜門店團隊,以賣房的手段,帶領觀衆見識社會衆生。

奇葩鄰居、不孝子女、惡毒父母、教育方式、房産争奪、騙子買家、競争對手等等。
行業亂象、人性揭露,《安家》其實找準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故事定位與切入口,在當下房子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所能表達的内容太多。
因此,《安家》中的每一段小故事的發生,都會在網絡上引發讨論,更有網友深挖故事原型。
可見,這些故事是真的觸動了大家的内心,引發共鳴的。
《安家》雖然和《完美關系》是一個導演,但是從成品質量上來看,前者都要高出後者好幾個層次,無論是剪輯流暢度,畫面觀感,劇情邏輯等,都更容易吸引觀衆。
隻是,《安家》最大的問題在于,在于取經打怪的這個團隊,其實處理的不夠。
孫俪飾演的房似錦演技過關(當然,相比起來,房似錦母親、太表姑奶奶、老嚴夫婦等角色的演技更為精進),但是顯得比較用力。而且,她的性格總是遊離于人設之外,讓人無法琢磨。
同時,這個團隊之間的相處,也超出了常規中介門店的現實。主創似乎是想故意讓他們特立獨行,然後表達着一群人的獨特性。前期,甚至還找了兩個競争對手進行比較。
而圍繞團隊中各個角色的成長,主創也是分别為他們創造了戲份,然而也正是因為角色繁多,所以單一角色的成長并不連貫,顯得跳躍。
姑且認為是,為了讓每個角色都有存在感吧。畢竟,一旦完全成熟了,這個角色也可以領盒飯了。
年初的“上海電視劇四部曲”,算是一種巧合。
不過也可以看出,以大都市背景的現代影視劇成為主流,這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是大勢所趨。
隻是,創作者們也一定不要忽視創作的本質。懸浮劇的紮堆出現,揭示了行業中對作品和觀衆責任感的匮乏多麼嚴重。
現代背景的影視劇,是需要深入生活和現實的細微場景,來觸動觀衆内心的。
不說滿足所有人,但是,至少自己要問心無愧吧。
-END-
關注我,一起探索更多電影吧!
喜歡的話,記得小手點一下擴散出去哦~
更多影評:石墨社(smshe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