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影片信息,導演後來拍了老九門番外之四屠黃葵。不知道自己以後能去幹啥。
13年拍的,我11,當時國運還不錯。
電影還是很熟悉的電影學院學生作品的感覺,破碎家庭、青春傷痛,每個角色都很焦躁不安,當然手法是傳達出了這種情緒,一種年輕創作者的生猛、焦躁、頹喪。

...

最生猛的鏡頭我覺得還是這個,被擠壓的豬,創作者正處于讀王小波的年齡,豬既是劇情裡母親的同事,也是角色的隐喻。片中的構圖用了不少門框構圖,很經典也很好用的構圖,被擠壓的生存空間。
跳剪、手持攝影晃晃晃也傳達出了作者的情緒。
劇本有點短闆了,京味兒台詞有些老套,除了對于性的大膽展示和非血緣“母女”的親密關系的探讨之外沒有太多意外之喜吧。
片外來看可能更有意思一點,導演現在回看13年的自己是那麼的少年心氣,然後郭月确實是個勇敢努力的演員,現在還在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