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不懂小武,那你一定很幸福 ”
英文名字叫the pickpocket 估計是受布列松的《扒手》的影響。還有上課講過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與中國電影的親密關系,這部誕生于世紀之交的現實主義電影也受其影響頗深。
提完了電影史上的衣缽相傳,還不急分析影片本身,再講點題外話。《賈想》裡賈樟柯記述了他與馬丁斯科塞斯的一次會面,馬丁看完《小武》出奇地驚喜,“我想到了我的舅舅”馬丁被這部電影給打動了,于是乎他想見見這個大洋彼岸的中國小子。(不少人說這片是中國的出租車司機 搶了謝飛老師的名頭 達者為先吧算是)後來看了老馬丁的處女作《窮街陋巷》和他最有名的作品《出租車司機》,我明白他為什麼如此喜愛賈樟柯的《小武》,他們都在講述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的故事,關懷底層青年人的精神困境,這一困境是普世共通的。
現在回歸正題,賈樟柯的劇作首先很紮實,親情友情愛情三次挫敗讓小武走向毀滅,這是老生常談,我最為賈樟柯折服的是他的感受力和洞察力,準确的捕捉并描述出了時代情緒。電影中對環境的塑造:不停播放的嚴打政策、港台流行音樂、小鎮嘈雜街道。這些是關于控制與被控制的,欲望與壓抑,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設置。環境決定人,不知在嚴格文化管制時期能否生出好作品。還有裡面對媒介的反思,原來的扒手搖身一變成了當地著名先進企業家,在當下這個“機人時代”,媒體的欺騙性質越發被忽視的時候顯得愈發迫切。
更麻煩的還不是電影裡的現實,而是當下的現實,被禁止想象的現實,我之前給楊鑫說“你看二十年前小武裡的人們是什麼樣子,現在還是什麼樣子”這是最令人沮喪的,更何況小武裡的98年的中國還是人文氣息尚存的年代,大家還講講體面,站台裡的80年代末還是文學青年詩歌熱“一個朋友,普希金”,到現在确實不太行了,真不是我悲觀灰色人生觀,隻是現實不容樂觀,反思減速刻不容緩,看《汾陽小子》裡賈樟柯說“現在什麼都快,快了就看不到風景了”,最近這幾年的作品也跟不太上時代了,可能也有些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昨天是王小波先生忌辰25周年,今天看了句話“如果人不去管豬,豬完全知道該怎樣生活,它們會自由自在地閑逛,饑則食渴則飲,春天來時還會談談戀愛。可是人偏偏就喜歡對動物進行種種設置。”我們這代人都是在控制教育下長大的一代,他們老是想教你做什麼,老毛說未來終究屬于青年,我暫時聞不到任何新文化運動提倡的新青年的氣質精神在當代青年身上有一點氣息,不知道我們這個早熟早衰的一代人後去何從,未來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希望是我的感覺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