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杉姐
01
窦靖童、王傳君、顔丙燕、宋妍霏,很難想象這幾個名字居然被一部劇串聯起來了——《她的生存之道》

沒有傳統母女關系、狗血戀情,有的,隻是小人物衆生相,煙火氣含量200%的愛與欲。
窦靖童化身當代兒女典範。A面佛系擺爛,随遇而安、不争不搶,精準演繹存在主義消極。
B面微觀精緻主義,在可控的小生活模塊裡,将每一餐飯打磨到極緻。
偶爾的偶爾,也有卷王的C面,紮着娃娃頭和比自己大三倍的大塊頭KO。
喪燃喪燃的。

《她的生存之道》上線鵝廠和桃廠,首播熱度突破17000,登頂新片熱度榜第一。
從陣容到故事内核,都驚喜!
02
女主劉鹽(窦靖童 飾),人稱鹹姐,刷新國産劇最慘女主下限,地獄開局。
鹹姐生在單親家庭,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爸爸去世了,沒留下什麼财産,但留下了一屁股債。
媽媽江芳(顔丙燕 飾)雖然在她身邊照顧她,但基本和“靠譜”二字不沾邊,鹹姐過生日,她拿買蛋糕的錢買彩票。
鹹姐生日吹蠟燭,媽媽第一時間代她許願:祝江芳發大财,越大越好,五百萬不嫌多,五塊錢不嫌少,打麻将把把和清一色。
鹹姐小時候沒少去遊樂園,全靠媽媽換了一任又一任的新男友。
鹹姐因此記錄下了很多次媽媽和男友們的照片。


江芳有個大毛病,喜歡打麻将,喜歡賭。
為此,她玩兒麻将要帶暖壺,寓意把把和。
她不允許别人摸她的頭,因為摸頭擋運氣。

她不允許女兒叫她媽媽,因為可能會被催債的人盯上,為此,劉鹽一直叫媽媽“江芳”,而江芳一直叫女兒“鹹姐”。
但這些和媽媽接下來做的事相比,都不值得一提。
因為,媽媽在鹹姐12歲那年,直接把她送到體校,走了。
說好安頓好就來接她,結果鹹姐一等就是13年。
再次有媽媽的消息時,鹹姐已經25歲了。
但她等到的,是媽媽去世,留下巨額債務的消息。
03
媽媽走後,鹹姐過着怎樣的日子?
以校為家,一到放假,隊友全部回家,隻有她留在體校,幫大家的綠植澆水、關窗戶、收衣服......
是所有人的免費勞動力。連收破爛的大媽,都能忽悠她。

因為沒身份沒背景,她成為了俱樂部的最底層,每次都被隊裡領導騙,一而再再而三讓出赢的機會。
最後的結果是,徹底丢了參加世錦賽的機會,被隊裡掃地出門。
最紮心的時刻,是鹹姐拿命給母親還債的時刻。
她說“累了,不想躲了”,可她分明才25歲。


她的生存之道》,不是那種大開大合的時代劇。
它是把時光、市井煙火、人性掰碎了,揉進了每個細節裡。
鹹姐确實慘,但整部劇沒有刻意突出她的困境,而是非常寫實的描摹出了她的狀态。
知道母親去世的消息時,她哭着哭着就笑了。
不是不想媽媽,隻是太無奈了,被生活磨的沒脾氣了。

去異國他鄉上墳,結果哭錯墳,還挖了首富媽媽的墓。狼狽裡,自帶搞笑BGM。

以及鹹姐雖然沒有媽媽陪在身邊,但總是遇到各色各樣溫暖的人。
汪洋,鹹姐青梅竹馬的鄰居。
就算所有小孩,都罵她是沒爸爸的野孩子,汪洋也總是護着她。
連别人罵鹹姐的媽媽,他都不允許。

江芳丢下鹹姐的這些年,汪洋是鹹姐唯一的“親人”。
兩個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每年都一起過清明節。
每年的清明節,都要一起聽鬼故事。
一年一年,一起長大,産生了比朋友更深刻的情誼。


李瓒,江芳離開鹹姐後,嫁給了李瓒的爸爸。
李瓒最初要找鹹姐,是為了拖鹹姐下水,把她騙來為江芳還債。
十幾歲的高中生,靠坑蒙拐騙讓鹹姐簽下債務合同,本該是狹路狹縫,雞犬不甯。
但兩個同樣被抛棄的孩子,很容易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雖然自己無力還債,但李瓒會想“姐姐活不下去了怎麼辦?”
雖然被騙,但鹹姐會想“弟弟不能因為債務,前途盡毀吧”。
于是,得知學習很好的李瓒要退學,鹹姐就努力打工,供他讀書。
看到姐姐受傷,李瓒哪怕未成年,身體瘦弱,也想為她撐起半邊天。
兩個不掐不相識的冤家,超越了血緣關系,羁絆在雙向救贖裡,越來越深刻。

鹹姐打黑拳還債,他第一反應不是債還清了,而是“我差點,就剩一個人了”。

鹹姐生日的時候,李瓒不僅送上自制超長長壽面,還送上了媽媽結婚時的項鍊。
此時此刻,姐姐在他心中的地位,不言自明——如姐如母。

陸天馳,表面看上去是精于計算的無良商家,打官司、拍照,什麼活都接。
商人皮囊之下,滿臉寫着頹廢,蜷縮在巴掌大的出租屋裡渾渾噩噩。
但他從來也沒有為了賺錢去坑騙過誰,雖然是劉鹽的法律顧問,但一次次出手相救,從業務之内,到業務之外,早就把劉鹽當成了朋友。
善良的人,不管經曆再多,也還是沒辦法把工作和人情分開。

而且,兩個人一個大叔,一個蘿莉,弟弟李瓒直言,你倆在一起,完全不搭,站在一起那就屬于“見義勇為,勇救落水小孩”的畫風。

(李瓒評價姐姐長相“一言難盡”,笑不活了。)
鹹姐打拳受傷,陸天馳日夜守在病房,還在輸液架子上挂了一個小烏龜。
結果,鹹姐醒來沒有感動流淚,反而是直接問了一句“誰挂了一隻王八”。
陸天馳情急之下說了一句“我丫就沒這麼慫過”,結果鹹姐半天才冒出來一句“丫不是這麼用的,沒有我丫”。
陸天馳面對鹹姐,完全就是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但靈魂相同的人,不管拐幾個彎兒都能相遇。鹹姐半夜想坐摩天輪,陸天馳前一秒拒絕,後一秒為他設計了專屬燈牌+觀光電梯路線。
兩個成年人,瞬間回到小孩的狀态,沒有比這一刻,更讓人欣喜。

潦草男人陸天馳,也忽然開啟了對生活的向往,在鹹姐的影響下,種了一排蔥。

與唐霜霜的友情線,也是一大看點。
鹹姐樸素的就像飯桌上的鹹菜,但唐霜霜卻是職業撈女,以高嫁為人生最大目标。
兩人都有對方沒有的特質,卻因此相互仰望,互為參照。
04
劇中,所有觀衆最大的疑問,來自鹹姐的母親江芳。
她為什麼一别十三年,一而再再而三的抛棄鹹姐?
鹹姐為了給媽媽還債,堵上性命。但媽媽呢?
媽媽隻敢在她被打到面目全非,進了醫院後,偷偷躲在角落看她一眼。
她不阻止女兒和猛獸比賽,卻悄悄買下鹹姐赢。
那句“我愛她是真的,愛錢也是真的”,振聾發聩。

在傳統認知裡,母職的意義大過一切,甚至大過了母親本身。
母女關系、母子關系裡,最普遍的狀态是,媽媽用血肉之軀喂養孩子一生,無怨無悔。
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很少有母親,真的能做到完全無私。
這些媽媽們,雖然沒有離開,但她們會将自己的觀點強制灌輸給孩子,會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冷臉壓制,甚至洩憤打罵。
母女關系有多無私,就有多變形,光鮮的外表之下,爬滿了各種蟲蟻。
江芳和鹹姐的關系,雖然極端,但媽媽一直在每一個細枝末節裡,把最好的一面傳遞給女兒。
她教她做飯,連回家的路上,都不放過考試她的機會。
鹹姐和媽媽一邊回家,一邊通過氣味辨認各家各戶的菜肴。
第一家是清炖蘿蔔羊肉,鹽姐一聞就知道不是綿羊肉,是山羊肉。
第二家是蒜苗炒肉,還加了郫縣豆瓣醬。

她教鹹姐用食物,累積人生。炸薯片火腿腸、青紅椒剩飯炒餅,蜂窩糖、土豆餅卷鹵煮、蒸方便面、炸醬面......剩飯剩菜,在她的一頓操作之下,也成了撫慰人心的神仙美食。

鹹姐跟着江芳東躲西藏,追債的都打到家門口了,江芳還端着給鹹姐做的帶魚。
鹹姐展示出的蓬勃的生命力,也來自江芳一言一行的示範。

所以,關于母女二人的回憶越多,就越能明白,江芳給女兒的,或許是比陪伴更重要的東西:樂觀、生命力,以及“走投無路,先吃一頓”的凡人生活智慧。


消失的江芳,像一把刀,劃開了傳統母職神話的殼子,在那之下,是更複雜、也更真實的聲音——一個母親,首先是一個有欲望、有缺陷、會逃避、也會在絕望中奮力掙紮的“人”。
越看到後來,越明白,鹹姐為什麼如此愛自己的母親——因為她傳遞的,是松弛、是快樂、是人味兒。




鹹姐和江芳的母女關系,其實在每段親密關系裡都适配——我們總想給對方最好的,卻常常力不從心,想做到完美,卻暴露了一身破綻。
我們笨拙地愛,跌跌撞撞地活,在責任與自我、犧牲與欲望的夾縫裡,努力喘氣兒。
所以,别再審判江芳了。
她隻是把“母親”這尊神像,拽回了人間。
讓我們看見,母愛可以很狼狽,但那份想讓所愛之人“好好吃飯、好好活着”的心氣兒,足夠在廢墟上,炒出一盤熱辣生香的人間百味。
好好吃飯,真的就拿捏了一切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