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陸軍不是瘋子,但被社會定義為瘋子,他也是聾啞人。方陸軍的妻子由頭到尾除女兒意外身故後發出過哭喪的聲音,和在此之後有她的全臉鏡頭出現外,也是聾啞人。方陸軍的父親由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隻有面前翻閱的一本書,他也是聾啞人。他們聽力說話均正常,但都是那個社會的聾啞人。
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是社會給出的希望和承諾,已經遠遠大于個體本身應該自己去看見更多的。
那些“幸福來自于你的奮鬥”“堅持不懈奮發圖強”的标語,已深深植于那個時期的人們對自己,也是對社會所寄予的期望與厚望。
最後的告别這個主題是在我看來,是方陸軍和方陸軍的妻子,他們代表着那個時期的社會做出的,對他們來說由始至終都不知其名啥的方陸軍的兒子做出的既然是告别,也是選擇。
隻是這種“告别”(選擇),是一種對不願意去接納事實的否認,但同時卻是一種對于“幸福來自于你的奮鬥”的轉身肯認。
留給我的思考還蠻多的。尤其是一個母親在一個家庭裡所扮演的角色,不管她那時的社會環境給予她怎樣的一個社會地位,哪怕是不被看見和承認,但對于不管什麼階層的家庭而言,都是極其極其重要,以至于重要到這得許多年以後,才能被整個社會所看見。
因為她是在以一種隐形且潛移默化地方式影響着所有家庭的孩子的成長,母親不單單是孩子的港灣,還是當他們被逼退到牆角最深處時,心理最後那道防線的堡壘。這個堡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并影響着這些孩子們會以怎樣的性格和态度去與他們的社會相處,包括如何被社會看待,而在這種心理和情感成長方向上走入社會的孩子,會用他們的一生來書寫與社會的互動和表現呈現。而這一切又都會以代際承繼的方式延續下去……
我并不會單純把這部影片當作是一部關于聾啞人的故事,相反我會将其看作是一部以聾啞人這樣一個無法去講述,同時也聽不見國家和社會給出的單聲道,相反更能聽見和看見自己内心深處真實需求和社會需求之間更多面相的電影。
若非是聾啞人,在面對雖然已有一個小孩,但長得算是很出衆的女同事時,可能已然已是另外一個結果和發展了,而這些所有的可能結果和發展,都出自于一個家庭與他們的社會之間的所做出的互動(選擇)。
這在我看來是一部對于社會做出最大控訴的無聲電影。方陸軍的兒子由頭到尾沒有名字就是對社會的一種隐喻。